又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随着新能源电力不断增长,如何破解其随机性与波动性?
答案是储能。
“目前储能以抽水蓄能为主,未来根据应用场景需求等驱动,会形成以电化学储能、氢气储能、抽水蓄能并举的局面。”在不久前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孙金华指出,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加持下,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发展迅猛。
2022年,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6.9GW/15.3GWh,超过过去十年装机量的总和,跃居全球*。据统计,我国涉及储能产业的注册企业已超8万家,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或突破万亿大关,到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元。
眼下,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小城,都在不遗余力“押注”这条未来赛道,希望借此重塑产业优势——
深度“绑定”特斯拉的上海瞄准“全球动力之城”,电池龙头聚集的常州锚定万亿新能源之都,更有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突破千亿,宜宾和贵阳等也瞄准千亿级储能集群……
大城市想要新的增长动能,中小城市则期待“逆天改命”。此前,新能源产业已经演绎过不少类似的故事,而处在爆发前夜的万亿级新型储能市场,又将成就哪些城市的梦想?
投资热潮
所谓“新型储能”,是相对于传统储能而言——后者的主要代表是抽水蓄能电站。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定义,新型储能是“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包括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以压缩空气为代表的机械储能、以氢储能为代表的化学储能和超导储能为代表的电磁储能等。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59.8GW,占全球25%,年增长率38%。其中,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占比分别为77.1%、21.9%。
中国电力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2000-2022) 图片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
在已投产的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又占*主导地位,占比约94.5%。
“从整个产业链发展趋势来看,磷酸铁锂的材料体系是最完整的。”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对城叔分析,锂离子电池从人才、产业规模到上下游供应链,再到回收利用,已经基本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其他方向可能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比如,钠离子电池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以及示范应用,氢储能距离商业化也还有较远的距离。
其间,不少城市都跃跃欲试,涌现出新型储能产业投资热潮。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今年1-5月,全国共有97个新型储能项目(3.021GW)投运。其中,山东、内蒙古、湖南、甘肃和山西前5个月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排在全国前五位,分别为507.8MW、316MW、300MW、293.5MW、269.5MW。
今年4月,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一座储能超级工厂——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亦成为年度标志性事件。按照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说法,“此次储能超级工厂的落地,将有望再造下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此之前,上海还成立新型储能专家委员会,提出加快固态电池电解质、大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等技术攻关和材料创新。
研究显示,强制配储与相关补贴两大因素,是储能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透露,各地储能投资的积极性非常高,“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地方政府已出台相关补助政策超过60项,包括按储能项目、充电量、放电量和储能产业或设备投资等方式”。
比如,深圳支持储能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推广,支持工业园区储能、光储充项目,按总投资的30%给予事后资助;常州支持光伏等新能源与储能设施融合发展,按放电量给与投资主体补贴。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都要求新能源电站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设施。2017年,青海首提风电项目强制配套建设规模10%的储能,一度引发争议。不过目前,跟进省份不在少数,普遍要求新建新能源项目配储达到10%-20%。
城市“押注”
按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的说法,随着风电、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作为配套环节必将点燃下一个风口,前景是“无边的”。
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此前联合印发的文件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储能将从商业化步入规模化发展时期。正如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壮大带动了一批“黑马”城市崛起,在这片尚未成型的万亿级市场中,也潜藏着城市“弯道超车”,乃至“逆天改命”的机会。
哪些城市有望上位?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年新型储能产业十大城市”,长沙、宁波、广州、杭州、常州、西安、南通、合肥、宜春、东莞位列其中。
纵观这十大城市,或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基础雄厚,或创新生态优势明显,具备较好的综合竞争力。
位居首位的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产值已突破千亿。目前,长沙已聚集超百家先进储能材料相关企业,成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最齐全、规模*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之一。
根据规划,2024年底,长沙将实现动力电池回收规模全球*,泡沫镍、钴酸锂、三元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等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 1200 亿元。
在动力电池领域异军突起的常州,早先便布局储能技术研究院,引进动力与储能电池生产及配套企业,目前已有300多家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
此外,有“亚洲锂都”之称的宜春,也将新能源及储能视作重点发展方向。根据2023年宜春政府工作报告,要重点推动“全国新型工业化锂电新能源创*”,力争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000亿元。
但这还只是新型储能产业“群雄逐鹿”的缩影。还有更多城市想要加入这场争夺战。
就在不久前,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宜宾同时收获“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和“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称号。去年,宜宾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14.5GWh,占全球出货量10.2%,全国出货量11.15%。
依托动力电池产业,宜宾已经积累起向光储充一体化转型的“资本”。“今年动力电池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明年光伏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很快我们数字经济产业也将超1000亿元。”如宜宾所言,新的“三驾马车”跟储能产业链高度耦合,也将释放出更大的转型动能。
因地制宜
不过,各地新型储能产业一路狂飙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有人比喻,如今的国内储能市场,“就像一个初生的小孩,成长迅速,但却令人担忧”。
研究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合计规划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已超6000万千瓦,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所设目标的两倍。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郑阿军直言,这两年储能市场国内外都是爆发性增长,确实已经是个“红海”。产能快速释放,也带来产能过剩的担忧。
在郑阿军看来,随着大批企业涌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能肯定上来了,但会不会导致产能过剩还不好说”。
中天储能董事长缪永华此前则分析,储能行业当下的确存在技术水平参差、恶性竞争导致“驱逐良币”的市场情景,说到底是过剩所致。
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储能高峰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及企业高管反复提及,安全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是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也是其走向商业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新型储能还要做到不囿于一隅,不执于一端,要结合当地电源结构、电力系统和资源产业特色,因地制宜谋划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刘勇进一步分析,从全国来看,每个地方都想搞储能之都,可能也会带来一些资源性的浪费,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比如,我们可能有一定资源,但是不一定有那么强大的市场支撑能力,要考虑能不能持续生存下去。
如何因地制宜?刘勇认为,自身资源匹配性,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人才支撑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衡量因素。资源方面,有没有丰富的矿产能否就地取材?供应链方面,有没有电池的正极、负极、电极或隔膜等配套?当地人才能不能支撑?
这些既是企业要考虑的条件,也是政府项目招引时要考虑的因素。
他进一步指出,地方对清洁能源的支撑也要考虑进去,碳足迹、碳声明等条件可能是未来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比如,欧洲的电池法规就要求电池生产的所有环节都要提供精准的碳足迹报告。
从这一维度而言,因锂而兴的宜春,磷矿富集的贵州开阳以及岩盐资源丰富的泰安,紧抱宁德时代的宜宾等中小城市,都有望成为竞逐储能之都的热门选手。当然,在新能源产业链上*号召力的上海、深圳等超大城市,也是强有力竞争者。
储能市场的竞争,其实也是地方综合要素的竞争。从项目招引就应该将资源匹配性、人才支撑、产业配套以及市场支撑能力纳入考量,这也是因地制宜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