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药明生物暴跌17%背后

2023年上半年,最棘手的问题是,资本寒冬到底何时过去?2023上半年,中国医药行业的故事讲到哪了?

6月20日,资本寒冬再次波及到了CXO行业,药明生物用暴跌17%侧面印证着这个事实,其投资者开放日透露出来的一组数据挑动了市场的情绪。截至2023年5月31日,药明生物共有项目613个,2023年前五个月新增25个综合项目,而2022年前四个月新增47个项目,同比明显腰斩。

视角如果来到上游创新药企,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Biotech似乎也在适应逼仄的形势,在“赚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两大枷锁下继续创新成为它们上半年的主要基调。和黄医药的出海策略由自建商业化团队转向与武田合作,君实PD-1等待FDA结果,上半年*出海的PD-1是谁的问题仍然待解,不过百济神州与艾伯维的专利纠纷也给出海的药企们提了个醒:出海要面对的将是跨国药企严密的专利布局。

在政策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内市场,Biotech上半年刚刚经历MAH“B证历劫”风波,新一年的医保谈判调整又降临,虽然没有亮眼的调整,但没有调整就是*的调整,面对越来越多的新药,医保基金如何*化使用也是监管部门的“考卷”。

2023上半年,中国医药行业的故事讲到哪了?

CXO:创新药寒气集显地,进入阵痛期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示,创新药寒气和疫情后遗症正在扩大,已传导至昔日有着“旱涝保收”之称的CXO领域。

今日(6月20日),药明生物用暴跌17%正侧面印证着这个事实,其投资者开放日透露出来的一组数据挑动了市场的情绪。截至2023年5月31日,药明生物共有项目613个,2023年前五个月新增25个综合项目,而2022年前四个月新增47个项目,同比明显腰斩。再往前追溯,2020-2021年,药明生物当年新增项目数量分别为103个、156个,照此颓势发展,药明生物今年新增项目将远不如前。

增长放缓,究其原因,难逃整个全球生物技术融资环境疲软等因素。管理层也做出了解释,一是全球生物技术融资环境疲软,尤其是中国;二是2022年基数较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相关项目需求激增的背景下。

实际上,药明生物新增项目放缓仅仅是国内CXO行业的一个缩影。药明系的另一大成员早前也被寒气所侵蚀。

今年3月,药明康德细胞基因治疗子公司药明生基展开了战略调整,关闭临港基地,并裁撤部分员工。实际上,“细胞及基因疗法 CTDMO 业务”是药明康德目前*一个入不敷出的业务。2022年财报中显示,药明康德细胞及基因疗法 CTDMO 业务 (WuXi ATU)毛亏损1.06亿人民币,毛利率同比下降6%。对此,药明康德年报解释称,主要由于新启用的上海临港运营基地较低的利用率导致。

而今创新药投资较差,上游Biotech融不到资,不得不停掉某些临床前项目,部分下游企业CXO需求下降难以避免,尤其是海外订单少的CXO面临的压力则更大。

如前述CGT公司便是“药明生基们”的主要客户来源,其研发管线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后者的收入。其中,海外CGT公司占了更主要的部分。然而根据Roots Analysis数据,CGT主要管线掌握在中小型企业手中,比例约为91%,而大药企的管线占比仅4%。小型Biotech正在经历洗牌。据外媒统计,今年裁员、破产的新疗法公司中,CGT公司便占据较大比例。“截至3月,裁员的新疗法公司三分之一为CGT公司。”

在二级市场上,药明系一向具有指向标的意义,代表着海外研发生产业务向国内转移的景气度。药明系尚且如此,更多中小型CXO又当何处?

由此,裁员、欠薪、重组……各种优化调整开始显现。如老牌CRO企业保诺-桑迪亚裁员约10%-15%,各个业务部门或多或少都有涉及;另一家老牌CRO春天医药也传出欠薪等事项,总裁余四详在致离职人员的一封信中坦诚“自2022年底以来,公司遭遇到资金流紧张的窘境,导致拖欠员工薪资的事态发生”;还有专注于基因疗法CDMO服务的企业抱团避寒,如近日锦篮基因实现对五加和基因的战略重组合并,并完成近亿元Pre-B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提升AAV制品生产规模和商业化能力,支持锦篮基因新药产品注册上市。

这股火烧到了更多的CXO公司身上。

创新药:逐渐分化的创新药企,正在实现“二八定律”?

创新药企“两极分化”的趋势似乎在这半年愈发明显。实现“自由”与囿于困境的创新药企,被二八之分,而接下来这一现象是否将延续、形势更为逼仄,还是春从冬来、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不好回答,但环境和教训,相信总会逼人自渡和成长。

极少数创新药企实现了有钱,会赚钱,掌握“主动权”,获取“高收视率”。这样的自由者令人艳羡,也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但其前提是要有扛打、打得动的产品。

已处于出海商业化阶段的两家药企,百济与传奇生物,有力验证了这一点。

百济经过头对头验证的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势如破竹,真正实现了国际化的最后一阶段——商业国际化,在海外自建商业化团队,真正打入国际市场,上半年在营收上的回馈也较可观,且享有千亿市值。传奇生物西达基奥仑赛出海第二年,相较*年有了更让人惊讶的表现:销售数据较好,还促使传奇生物的市值突破了百亿美元门槛。

但除了这两家,多数创新药企因产品波折、财务状况等诸多因素还处在市场认可度不太乐观、或被迫调整的境地之中。

如作为初代Biotech的贝达药业,即使罕见的实现了在短时间内获批两款产品,但自五月底股价大跌以来,情况并未有很明显的好转;康宁杰瑞核心产品临床未达预期暴跌;嘉和生物PD-1产品上市被拒,总市值不到10亿港元……

而多数创新药企正处于被动的调整期之中。自进入漫长的寒冬,创新药企裁员、砍管线、破产、重组、股价暴跌的故事屡见不鲜。但冲击波的顶峰到底在哪里?无人可精准预测出一个时间点。

投资者的谨慎让越来越多的Biotech开始担心自己的资金链,而为了改善自身财务困局、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和优化效率,只能作出裁员、砍管线等举措。

资本谨慎、余粮不多,这也正是国内众多创新药企已经面临、将要面临的事情。庞大的研发投入和尚未形成完全覆盖支出的资金来源,两者之间的矛盾在短时间内依旧是悬在创新药企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拿港股“18A”药企为例,根据财务数据,已经能看到某些药企的账面资金出现了吃紧的状况。长周期的研发与较短的融资窗口期存在矛盾,而在融资环境较紧的背景下,如果经营、融资状况未有改善,大约30%的港股“18A”企业在2024年将面临现金耗尽的境地,有的按照三费开支(行政开支+研发费用+销售及分销成本)来看,仅能支撑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甚至还有的企业仅能维持8个月的开销。无奈之下,诸多药企“破釜沉舟”,进入调整期,选择裁员、收缩研发管线、关闭或出售工厂……

而这样的调整期究竟是多久?这样的现象还有多少?或许一切都还远未结束。但综合来看,这样的调整周期,恰好是汲取经验和总结教训的好时段。

另外,出海能力也是现在投资人较多关注的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在疫情结束的*个半年,虽看到了约80%的创新药企有着逐渐发作的“隐疾”,但还是要看到国内创新药企身上的“韧劲”和“蜕变”,尤其是在License-out交易上,目前多数创新药企都在布局出海的前两个阶段,且形式趋于稳定:产品授权许可交易和临床国际化,尤其发生在2023年的License-out交易数量正快速提升,且大型交易金额屡有突破,最亮眼的案例之一如科伦博泰三笔交易与默沙东达成高达118亿美元的对外合作,目前这家创新药企在港股上市申请已经通过了聆讯。

而无论是出海举措还是和砍研发管线,实际都是精益运营的体现。

此外,不仅要从行业面剖析创新药企的生存状况,更要从时间纵向来看其进步与成长。产品或临床数据是创新药企实力的*映射:得益于在底层创新技术上的逐步积累和前沿技术的迅速挖潜,国内创新药企在全球技术实力上渐渐崭露头角,在今年上半年所开展的AACR和ASCO大会上,中国药企及其创新产品的较好表现,便是一大验证。

资本市场:创新药资本寒冬百态,曙光初现?但破发仍是常态

经历了2022年凛冽的寒冬后,随着疫情的放开,生物医药产业界、投资人都忙起来了,谈合作看项目,官宣的融资多起来,越来越多排队上市的企业敲开了IPO的大门。2023年过半,生物医药的资本市场“回暖”了。

此前,某Biotech公司CEO在公司上市路演时见了上百家VC/PE,他发现现在投资人不是不投了,一级市场也不是没钱了,而是出手变得愈发谨慎了。

一组数据表示,2023年Q1国内共发生融资事件92起,平均每天1起,同期减少47起,减少30%。而据药智数据投融资市场格局数据显示,2023年5月,新药领域共有26个项目完成融资,与4月数量持平。其中,3月底,康龙化成子公司康龙生物获9.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给业界打了一针强心剂,若按该轮融资情况计算,康龙生物估值约85亿元。

当下,新药领域越来越多新技术出现,站在投资机构的视角,2023年医疗需求都已恢复,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融资似乎开始稳健增长。

一级市场投资热起来了,正在业内翘首以盼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现象,“现在进投决会的标准高了,我们合伙人一直强调要投有差异化、有竞争力的项目,说白了市场上有的项目我们看不上,但藏在水下的项目又很难挖到,挖到了也抢不到额度,太早期的项目也看不懂。”关注创新药方向的投资人陈凯吐槽道。

“我们现在喜欢IPO快能赚钱的项目,现在退出压力大呀”,创新药投资人杨羽向E药经理人表示。经历2020、2021年创新药的繁荣发展,2022年资本寒冬给行业浇了一盆冷水,几乎所有的创新药项目都面临估值高、上市预期不确定,退出“堰塞湖”的难题。

2023年IT桔子数据统计的Q1数据让人触目惊心,A股和港股暂无一家生物技术和制药企业IPO过会,Biotech裁员、破产、重组持续不断,硅谷银行的破产更是让行业情绪降至低谷。转折点在5月8日,绿竹生物成功登陆港交所,打破今年港交所上市企业的空窗期。然而绿竹生物一上市股价就奔着腰斩去,更是引起外界波澜。

创新药研发是一个投入高、风险高、周期长的产业。此前“开发一款新药究竟需要多少钱?”的话题引起热议。德勤报告显示,若计入失败临床成本,全球TOP药企将一款新药成功推向市场的平均成本已从2010年的11.88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22.84亿美元,被称为“吞金兽”不足为奇。

今天(20日)在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药公司智翔金泰,主攻银屑病和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创新药,上市即破发7%。更引人注意的是,成立7年公司没有一款产品上市。在研的12个产品,仅有1个获得了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创新药研发有的时候真是靠“运气”,在投资前,即便投资人做足了尽调的功课,可能最后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我们肯定不希望管线失败或者推迟临床”,陈凯无奈的表示。

但IPO确实是投资人项目退出的主要渠道,无论选择在哪里上市,背后可能都是企业资金匮乏的体现。2022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将“沪伦通机制”扩展至“中欧通机制”,从政策层面给予中国企业出海融资大力支持,这引发了一轮赴瑞上市潮,譬如乐普医疗、康希诺、健康元以及近期拟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君实生物。

多地上市“求生”,生物医药企业可以自救吗?随着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数量不断增加,此前一位知名投资人曾公开表示,“中国医疗行业的现状是,市场尚未回暖,但未来发展趋势确定”。

往事不堪回首,2020年夏天的时候平均3.75天一家药企上市、Biotech数亿美元融资并不罕见。难熬的2022年已过去,2023年已过半,资本市场也进行了新一轮的洗牌。一位投资人对E药经理人表示,就资本市场而言,当下极度理性的资本市场的确对中国Biotech如何“杀出重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于行业和投资者而言这却是一次去粗取精、挤压泡沫的机会。我们认为中国Biotech做到创新为上、聚焦管线、擅于合作以及适应监管会有利于达到“新一阶段”。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对Biotech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资金使用效率即是首当其冲的新标准,新药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创始人/管理层做高度战略性的资源调配,如何排兵布阵制定管线先后顺序、如何调兵遣将协调各团队以最高效率推进项目、又如何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即使调整资源,以如期达成企业和管线推进中的一个个里程碑。”上述投资人再次补充道。

政策:三医“效率”进一步提升;基药更新仍悬而未决

2023上半年政策依旧是围绕“效率”二字展开,医保局如何完善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卫健委如何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效率?药监部门如何提高药械监管效率?

科技部“重组”,遗传办(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加入卫健委麾下是今年两会给产业界的*大惊喜,给到产业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精准与协同,未来国家卫健委将直接负责“遗传办”在中国境内从事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等事项的规范和管理。当然,对于制药企业而言,审批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将面对与产业更加契合的卫健委作为监管方,合规工作的挑战将会难上加难。

紧接着,《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也在6月1日得到正式施行,相较于之前征求意见稿中第十二条对于外方单位的认定标准,此次实施细则对于外方单位认定标准的*变化莫过于新增了“设在港澳的内资实控机构视为中方单位”的规定,这对于部分VIE架构的药械企业或许将是利好。

上半年*的一场风波莫过于“加强MAH监管”的“B证历劫”风波。4月份,一份关于要求生物制品MAH自建产能的征求意见稿在业内流传,不过随着5月底《关于加强委托生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监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正式出炉,流言不攻自破。该文件虽然并未对除疫苗、血液制品外的生物制品持有人自行生产能力有强制要求,但对其做了更为详细的强化委托生产的质量管理要求。

2023年作为医保局成立的第五年,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依旧是行业内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三医联动之间的矛盾也穿插其中。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言,五年来,卫健部门与医保部门两方的职能联动矛盾一直在调和,调和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解决药品进院“最后一公里”难题。

这位专家指出带量采购便是三医联动的“*”范例,即药监部门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保部门组织开展药品带量采购,卫健部门监督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使用中选药品。

3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为2023年的药品采购工作定下基调,其中提出,到2023年底,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量已经累计达到450中,化药、中成药、生物药均有所覆盖。

基于此,带量采购的形式和风格基本定下:越来越卷,截至今年上半年进行的第八批集采,院内使用量较大,占用医保基金较多的化学药已经纳入333个品种,并且多数品种都是5家及以上的竞争格局;采购类别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国家组织化药、胰岛素集采,上半年还进行了由湖北牵头的第二批中成药集采,将于6月21日开标,覆盖30个省级行政单位,96家企业参与申报,16个品种,296个品规。此外在医用耗材方面也规定“一品一策”集采,各省份至少开展1批省级耗材集采等。

6月初,《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宣告了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即将展开,但其中并未涉及被产业界热议的“药品上市审批与医保谈判准入的动态衔接”话题。但是其实也可以看到医保局已经在一些特殊性药械方面试行过动态准入,比如此前在新冠治疗药物的医保准入方面。未来还将有那些药械品种可以试行动态准入?或是动态准入还可以探索哪些形式?仍然需要时间来回答。

当然,还有一些问题在2023年悬而未决,或许将在下半年揭晓答案:基药目录何时更新?IIT试验的下一步将会走向何方?北京“DRG+集采”模式落地成效究竟如何?又将何时会扩展至全国乃至药品?

(文中陈凯、杨羽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E药经理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医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