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蚌埠:昔日红极一时

蚌埠很清楚,眼前的“红”只是凭借网络流量带来的“眼球经济”而已,想要“长红”,就只能在提升文旅产业服务质量基础上,更加注重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的提升,展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

因为电视剧《长月烬明》的热播,蚌埠这这座城市在前一段时间突然走红。细心的网友发现剧中墨河蚌族公主与男主的蛟龙本体,居然与蚌埠的珍珠女雕像以及中国南北分界线腾龙造型隔空“撞车”。

河蚌姑娘和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是蚌埠的两大地标建筑。更巧合的是,蚌埠有个地方叫沫河口(谐音墨河),而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一侧,就是东海大道。

于是,一部仙侠剧的架空设定,出人意料地让安徽蚌埠成为流量经济的赢家。

2023年年“五一”假期,前来蚌埠寻找“桑酒”“冥夜”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仅假期首日就有超12万人打卡南北分界线柱和珍珠女雕像,创下蚌埠旅游纪录新高。

其实早在去年,一句“蚌埠住了”的网络热梗,已让蚌埠稀里糊涂成了家喻户晓的“网红”。但比起这种突如其来的“翻红”,蚌埠显然更希望凭借实力赢得持久的关注。

毕竟,蚌埠早年曾经扮演着蚌埠乃至安徽省经济火车头的角色,红极一时。

01 蚌埠也曾是“当红炸子鸡”

先纠正下读音,蚌埠(bèng bù),不念蚌(bàng)埠。

不过,蚌埠名字的由来,又确实与河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历史上,蚌埠起初只是淮河边一处无名渡口。被当地人称为“歪歪”的河蚌,是当地水系十分常见的物产。

千百年来,淮河沿岸人民剖蚌取珠,作为贡品和装饰品,古时便是著名的“采珠之地”,才让蚌埠被网友戏称为中国版的“珍珠港”(Pearl Harbor)。

蚌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久远的上古时期,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分封诸侯的“涂山大会”,便是此地。

大禹选择这里开会,是因为这是他的“丈母娘家”,他娶了此地的涂山氏为妻,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

春秋战国时期,蚌埠曾先后隶属吴、越、楚等国,故有“楚头吴尾”之称。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大批南逃的北宋百姓聚集在淮河南岸小南山的北麓渡口。传说人们看见沿岸河滩上,风化的蚌壳随处可见,便把这里称作“蚌埠”,意思就是遍布河蚌的码头。

南宋时,宋金以淮为界、南北对峙,渡口逐渐荒废。直到明朝初年,朱元璋设“中都八卫”,蚌埠隶属长淮卫,渡口再次恢复,“蚌埠”这个称呼才正式出现在史册中,但依然是个小镇规模。

清同治二年(1863年),凤阳府划凤阳、怀远、灵璧三县各一部,分置三县司,蚌埠直属凤阳府。这是蚌埠最早的独立行政建制,当时人口还不到千人。

1912年,津浦铁路正式通车,这条北起天津,南至浦口,贯穿半个中国的南北干线将蚌埠真正带入了历史的舞台。

上世纪30年代,出口海外的农产品和进口洋货,都要通过津浦铁路集散、转运、分销,南北交汇处的蚌埠随即成为“皖北大商埠”。

1947年,伴随南来北往的人口不断流入,蚌埠成为连通皖北水陆的交通枢纽与盐粮互市的商业重镇,人口超过20万,成为安徽*设市的城市。

由于蚌埠的形成、繁荣与近代铁路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蚌埠也被本地人自豪地称为“一座被火车拉来的城市”。

不过,蚌埠到底是南方城市,还是北方城市,一直众说纷纭。

因为淮河穿城而过,蚌埠恰好被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一分为二,成为了“亦南亦北”的城市。

因为南北交融,这里既种水稻,也种麦子、玉米,可在一日之内见证“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的神奇,使得蚌埠人的性格兼具北方人的豪爽与南方人的清婉。

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蚌埠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奠定大汉基业,让西川霸王项羽悲歌的垓下古战场,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战场的大部分都在蚌埠周边。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时期,蚌埠被中央确立为重点工业发展城市,*台空气压缩机、*块手表、*辆自行车、*台冰箱……安徽工业多个“*”均出自蚌埠。

当时,蚌埠还拥有闻名遐迩的空压机厂、机床厂、拖拉机附件厂、柴油机厂以及水利机械厂。“五大机”不仅代表了蚌埠机械制造的最高水平,也让蚌埠始终是安徽经济的佼佼者。

上世纪80年代,蚌埠工业结构进行了“加轻减重”的调整,扩充轻工业门类,新增诸如卷烟厂、酒厂、火柴厂、肥皂厂,完善了当地的工业体系。蚌埠当时的工业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合肥,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位。

巧的是,蚌埠的车牌是“皖C”,似乎也体现了那时蚌埠在安徽的经济地位。

02 经济突然失速的皖北“带头大哥”

然而进入90年代后,随着传统工业遭遇时代变迁,蚌埠连续陷入工业转型难、发展降速、结构失衡的困境,经济渐渐“蚌埠住了”。

1990年,作为皖北的“带头大哥”,蚌埠经济体量尚在安徽省排第五位。但仅仅十年时间,蚌埠的经济排名就滑落至全省第八,别说赶不上合肥、芜湖、安庆这些“后起之秀”,就连皖北的阜阳、宿州也相继越过蚌埠,跑在了前面。

相比新生产业,蚌埠在老工业基础上裂变新产业的过程中缓慢又迟钝,蚌埠诸多大型企业要么改制,要么往外迁走,蚌埠再也不复往日辉煌。

虽然蚌埠也曾努力拼搏,但经济总量始终上不去,随后的二十年里,只能无奈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一个接一个越过自己。

直至2019年,蚌埠GDP艰难达到2000亿元,而此时的合肥GDP已近万亿,连同处皖北的阜阳也比其早了两年达到这个规模。

但站上2000亿这个台阶,蚌埠已“精疲力竭”,增速放缓;同年安徽省16个地市,蚌埠GDP增速为5.7%,倒数第二,仅比铜陵稍强点。

2020-2021年,蚌埠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20年的经济增速还能勉强保持增长势头,但2021年,蚌埠经济增速全年实际完成为0。

如果放到长三角区域来看,蚌埠的表现更令人失望。2020年,蚌埠的经济总量在长三角41个城市中位列第29位;2021年,滑落至第30位,经济总量仅约为宁波的1/7、合肥的1/5、芜湖的1/2。

虽然蚌埠的经济疲软与国内当时疫情等大环境有关,但在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背景下,蚌埠这份成绩单显然“不合格”。

与此同时,蚌埠还面临着“标兵跑远,追兵逼近”的紧迫压力。

因此,2022年安徽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郑栅洁会见蚌埠代表团时,毫不客气地指出:去年以来,蚌埠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凸显,已经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

曾经引以为傲的皖北老工业基地,“千里江淮*城”到底为何沦落至此?

虽然蚌埠在自己的工作报告中提到,蚌埠GDP增速放缓,源于“产业转型升级不快”以及“统计核查及统计数据质量”,但最主要的,蚌埠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与经济发展出现落差,没能做强做大相关产业,尤其是工业上。

蚌埠并非不重视工业,但就是有些“选择困难症”,造成主导产业定位不清晰,发展迟缓。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蚌埠曾希望转型轻工业,打造轻纺城;21世纪之初,电子信息产业火了,蚌埠又开始大力发展电子科技和产业园;2010年之后,蚌埠又盯上了高科技领域的硅基、生物基产业。

选择这些产业并非不好,但重点是政府肯投入,更肯花时间培育。由于蚌埠在这些产业领域的“摇摆”,使得这些年,无论是纺织城与电子城,蚌埠都没有从中取得良好效益。

03 摇摆不定的“后遗症”

工业布局“摇摆不定”,造成了蚌埠整个产业发展都面临掣肘,提出的增速目标不仅未能实现,甚至还出现负增长。

2021年初,蚌埠制定第二产业增长值为9.2%,但到了年底,实际增速非但没能增长,反而出现增长-8.3%,严重拖累了总体表现,导致第三产业5%的实际增速也没有完成年初定下的9.2%的目标。

对比下周边省市,就能理解蚌埠到底有多“尴尬”:2022年,蚌埠二产增加值为661.8亿元,仅增长1.2%;合肥二产增加值为4394.5亿元,增长5.3%;芜湖二产增加值为2135.58亿元,增长5.3%;阜阳二产增加值为1221.3亿元,增长5.0%。

工业发展离不开企业,根据安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省16个城市中,有7座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在千家以上,蚌埠以952家位列全省第九,不到合肥2045家的一半,也比芜湖少了839家。

其中,大型工业型企业,蚌埠只有4家,比其他皖北五市都少,更不及芜湖的45家、合肥的70家。即便这4家大型工业企业,加在一起的总产值也只有185亿元。

蚌埠在产业发展上的“力不从心”,也进一步减弱了蚌埠的城市能级。作为皖北“大哥”,蚌埠的城市首位度不高,始终无法实现规划中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都市圈效应,更不如其他城市那么“左右逢源”。

因此,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皖北的阜阳、宿州竭力打造自己的“城市圈”,直接绕开蚌埠,希望融入合肥“都市圈”;蚌埠身边的淮南,已经跨入合肥“都市圈”;附近的滁州更是死死盯住南京,拼命要挤入“南京都市圈”。

正如蚌埠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自我剖析的那样,“蚌埠处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以及多个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地理边缘位置,高端人才短缺和用工成本上涨并存,融资需求大和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并存,基础设施保障效率不高,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比较,尚未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激烈竞争。”

蚌埠经济迟缓的关键性问题,是头部企业明显不足,无法实现从龙头企业到企业集聚,再到产业集群,最后形成产业链基地的规模化格局。截至目前,蚌埠全市除了蚌埠卷烟厂外,产值超50亿元以上的企业还没有一家。

其实,蚌埠并非缺乏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资源。

作为安徽省三大科教集聚地之一,蚌埠拥有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等6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中国电科40/41所、中国兵器214所等一批国家级研究院所,同时还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一极。

面对蚌埠经济迟滞不前,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城市知名度,蚌埠都没有坐实安徽第三城的位置,蚌埠颇有些“秋风淮水白苍茫,中有英雄泪几行”的苍凉感。

重要的是,赶紧动起来,不能再被“蚌”住。

04 转型,一直在路上

就皖北地区来说,尽管当下蚌埠的经济总量已被宿州、阜阳超越,但蚌埠依然是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成为皖北地区和淮河流域的中心城市。

蚌埠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崛起,更重要的是关系皖北地区振兴、淮河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全局。对于蚌埠来说,关键是找到属于自身发展推动的合适“引擎”。

2022年,蚌埠市委书记多次带队赴上海、济南、青岛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定向邀约”与蚌埠产业契合度高的企业。目前,蚌埠已经与宁波实现省际产业合作园合作,以甬蚌产业新城共建模式,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

不过,“借”来东风,还需积极提升自身内力配合。

蚌埠的工业转型,虽慢,但一直在路上。

这些年,蚌埠在工业领域沉淀了许多*价值的创新成果,特别是围绕硅基、生物基两大领域均有了可喜突破。

蚌埠的硅基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三链一群”的产业体系,其中新型显示产业链中0.12毫米的超薄玻璃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是世界上最薄的玻璃。先进光伏玻璃产业链中,3AGS备电级玻璃生产线为国内*一条,技术位居世界*。

生物基领域,蚌埠以丰原集团为龙头,成功投产国内首条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线,上市的聚乳酸制品达200种。预计到2025年,聚乳酸年产量可达到100万吨级,年产值预估可达3000亿元。

此外在新型显示领域,蚌埠已成功下线全国首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8.5代TFT-LCD玻璃基板、0.12毫米世界最薄玻璃;蚌埠还依托曾经的传感器产业基地优势,着力打造“中国硅谷”“中国传感谷”,计划与“中国声谷”“中国视谷”形成“三谷联动”的发展态势。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基石,是推动城市转型的主动力,对于老工业基地城市蚌埠来说,工业产值的提升最能说明一切。

2022年,蚌埠生产总值为2012.3亿元,同比增长2%,比前三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产业增加值289.4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61.8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比前三季度提升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61.1亿元,同比增长1.8%。

2021年,科技部公布支持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一批25个城市名单,蚌埠位列其中,被纳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

安徽同样对蚌埠寄予厚望,在安徽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蚌埠时表述为:“支持安庆、阜阳、蚌埠、黄山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同时,安徽省明确表示,支持蚌埠机场建设,支持蚌埠硅基、生物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支持蚌埠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支持蚌埠自贸片区启动建设联动创新区带动沿淮、辐射皖北。

因此,曾经在安徽工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格局中逐渐被“边缘化”的蚌埠,也喊出了“重回C位”的口号。

05 蚌埠“长红”有底气

要让地方发展“动”起来,首先要让这座城市“热”起来。

一座城市外在形象的塑造和曝光度的增加,不仅能够促进地方服务业发展,带动居民消费,更会吸引大量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而汇聚成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势能。

机会总是眷顾那些勤奋又努力的人,今年4月,随着电视剧《长月烬明》的热播,蚌埠迅速成为一座“网红城市”。

短视频平台上,“网友花式宣发蚌埠”“蚌埠美食攻略大全”等话题已经成为热点,“盖章打卡攻略”更是登上“种草榜”TOP12,点击率合计超千万。

面对蚌埠的突然爆火,蚌埠相关部门反应虽稍有些慢,但好在通过及时调整策略,主动借力、用力,通过不同媒体的密切配合,吸引了大量自媒体和年轻人参与,相关话题总曝光量达24.7亿人次,推动城市“热度”持续“在线”。

客观上说,蚌埠这次“爆红”,是政府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也是主动作为、谋篇布局的必然结果。

早在2021年,蚌埠市委就把“靓淮河”“促文旅”“创幸福”作为工作重心,将文化旅游发展摆上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加以推进,从而为承接这波“网红流量”打下了足够坚实的基础。

经过两年的治理,蚌埠的淮河两岸不仅让市民亲水近水的愿望得以实现,还让蚌埠多了龙子湖游船、篾匠街、花鸟市场、禾泉农庄、启书房等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网红景点。

借助“流量”带来的“高人气”,进一步变为长久的“吸引力”,是蚌埠的发展谋略。

为此,蚌埠市主动提出,要将“网红”变“长红”。

蚌埠的底气何在?

实际上,这不是蚌埠的突发奇想,早在2020年,蚌埠就提出打造出“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新城市名片。

蚌埠的底气来自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的目标,来自依托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工四大产业集群。

不仅如此,蚌埠在打造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同时,还谋划通过连接淮河沿岸城市,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加速集聚,形成长三角区域新的产业集群。

眼下,这些目标已经或正在实现中,让蚌埠看到了曙光,也更为自信。

蚌埠很清楚,眼前的“红”只是凭借网络流量带来的“眼球经济”而已,想要“长红”,就只能在提升文旅产业服务质量基础上,更加注重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的提升,展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

对于刚回到“舞台”中央的蚌埠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未来之路依然道险且阻,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旅游户外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