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破产的银行,都不会是一场意外,剧情极为相似:
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导致客户信心不足,信任危机展现苗头;然后,情绪开始传导,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引发恐慌性挤兑,银行走向倒闭结局。
某种程度上,信任危机也是一家药企会遭遇的挑战。在资本市场,当药企的股价不断下探,也将使得投资者的信心不断丧失。
极端情况下,在当任何利好都不足以提振股价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企业融资功能的彻底丧失。
所有人,都要提防最坏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在当下。在经历了年初的“小阳春”之后,医药行业迅速走入谷底。大部分药企的股价,不是新低,就是走在新低的路上。
6月8日,20%在港股上市的药企,股价同时创下年内新低纪录。
但药企们没有坐以待毙。中国生物制药早5月底接连巨额回购;康诺亚、基石药业等公司的核心高管均下场增持。
一场轰轰烈烈的,挽回投资者信心的大战开始了。
01 20%药企在同一天股价新低
新一轮至暗时刻。
6月8日,港股医药板块共有22家企业,股价创下年内新低。
要知道,港股整个医药板块企业数量不过105家。这意味着,在一天之内,港股20%的药企跌至新低,可谓惨烈。
受伤的药企与新生代企业为主。22家在6月8日股价新低的企业中,超半数为18A企业,包括德琪药业、三叶草生物、康希诺等。
另外,还包括医药创新行业的上游,诸如康龙化成等CXO企业。与此同时,包括先声药业、复星医药等传统老药企也未能幸免。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下跌危机,囊括了医药各领域的所有成员。
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年跌幅数据。截至目前,共有44家在港股上市的药企跌幅超过20%,德琪药业、歌礼制药、开拓药业等少数企业跌幅甚至超过50%。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跌幅是建立在过去几年已经充分下跌的基础上。没办法,市场的变化再次出乎所有人意料。
这与大环境有关。在人民币贬值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导致下,国内资本市场表现走弱,各板块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例如,恒生科技指数年跌幅接近5%。这一背景下,医药板块也同步下跌。
与此同时,部分药企又因为自身临床、内控等因素,导致股价进一步低迷。*代表性的是康宁杰瑞和康诺亚。两家公司均因为临床设计的问题,使得核心管线节奏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了股价。
也有企业,因为管线商业化预期走弱,造成股价持续下探。例如核心管线是新冠疫苗的三叶草生物、康希诺等。
不管怎么说,面对不断走低的股价,行动在所难免。
02 经营之外的手段
对于诸多医药企业来说,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是:如何熬过2023年?
部分药企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以账上现金余额/去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计算,共有8家药企比值低于1,包括中国再生医学、永泰生物、开拓药业、三叶草生物等。
这意味着,若这些企业不能得到有效的开源节流措施支持,将难以安然度过这一年。
艰难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下跌的股价,导致融资功能丧失的结果。显而易见,对于大部分药企来说,需要未雨绸缪,免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如何稳定市场预期变得尤为关键。预期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企业的经营与态度。
企业经营方面,取决于业绩能否改善。本质上,经营层面需要由管线价值驱动。诸如在美股上市的传奇生物、亘喜生物等,因为CAR-T疗法较好的商业化表现或临床数据,推动股价持续上涨。
但管线预期兑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时间去成就。
眼下,绝大多数药企处于管线难以在短期内兑现预期、而又亟需给投资人带来信心的阶段。这时候,企业的态度变得尤为关键。
在态度层面,没有任何动作,比企业或企业管理层真金白银的回购、增持更有说服力。
企业或企业高管增持、回购,一方面能够体现对当前市值的认可,另一方面更能说明他们对股东的尊重。
也正因此,包括中国生物制药等账上资金雄厚的药企不断大力回购;而基石药业等18A企业的高管们,也都希望用实际行动给市场注入信心。
03 被环境改变的兴奋点
在创新药行业兴起之初,没有人认清整个行业潜在的残酷结局:成功上岸的必然只有少数者,大部分企业面临的是被出清的局面。
很长时间里,所有药企的*目标就是做大,核心策略是通过不断融资、堆砌管线的激进打法,把估值撑起来最终完成上市,比谁跑得更快。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在经历极限加速测试,企业高管、投资者都把预期不断往前推。也正因此,PPT融资盛行,没有核心资产的小企业也能完成巨额融资。
只是今天,这列曾高速行驶的列车,正在缓缓变慢。这也导致,市场从一个极端走进另一个极端:
市场对企业的预期不断后置。生态各方对药企的忍耐度,看似都更少了一点。
6月7日,康诺亚发布公告表示,创始人陈博博士,增持2.7万股,增持金额110万港币。
创始人耗资百万下场扫货,却没有马上扭转公司的股价走势。6月7日,康诺亚股价依然下跌了0.12%。换句话说,如此大力度的回购,在投资者看来,依然“不够刺激”。
这也对所有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给市场带来信心,需要洞悉人性,读得懂不同环境里各方的兴奋点。
看上去,前路依然颇多坎坷。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更多药企一切顺利。毕竟,在当前行业的现状下,信心比金子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