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迪拜前一天,24岁的李大卫(化名)在酒店设宴款待亲友。
这是温州人的传统,出远门前,家人要一起用餐告别。推杯换盏间,那些大展鸿图的祝福,让李大卫有一种即将奔赴人生新战场的兴奋感。提起温州人,外界的印象就是,很会做生意。潮汕帮和温州帮、莆田系,一起被称作当代中国三大“商帮”,均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李大卫能去迪拜,也是因为他的姐姐在当地做生意,几年前已经能年赚百万。
由于工作机会多、营商环境好等原因,迪拜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口,有数据显示,迪拜的外来人口占了85%,本地人只有15%。另外,1990年,整个阿联酋(阿联酋是由迪拜、沙迦、阿布扎比、富查伊拉、乌姆盖万、阿治曼、哈伊马角7个酋长国组成的联邦国家)大概只有2000名中国人,2023年,这一数据已变为22万。
李大卫出发的时候是2019年,距今已有4年。从24岁到28岁,他在异国他乡经历了疫情的考验,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但压力并没消失。尽管年入百万,但算了算结婚预算怎么都要300多万,他说,还得继续打拼。
01 “遍地的宾利、劳斯莱斯”
那是李大卫*次出国。飞机从温州机场出发,在香港中转,落地迪拜国际机场时,是晚上。李大卫在高空中俯瞰这座陌生的城市,灯火通明,心里既新奇又激动。
迪拜机场很大,李大卫在机场内坐摆渡车绕了一大圈才出去。出了机场,李大卫就在寻找大街上的豪车,遍地的宾利、劳斯莱斯证实了传说中的“土豪”之城实至名归。
从机场驱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姐姐为他准备的单身公寓。40平方米的空间,摆了一张床,一张沙发,一台电视,和最简单的家具。这与他想象中的居住环境差距甚大。即便如此,这套公寓价格也接近5000元/月。
李大卫很快接受了这种落差。“我就是过来赚钱的。像我们这种没什么学历的人,除了兜里有点小钱,在国内其实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干。”
高中毕业后,李大卫一直没有太固定的工作。起初,他会时不时去父母在温州的店铺帮忙,做一些打杂的活。机缘巧合下,喜欢打游戏的他和朋友一起做游戏直播,碰巧赶上直播的风口,一年能收入十几二十万,小日子过得十分舒坦,几万块的奢侈品包说买就买。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9年。从迪拜回来的姐姐告诉他,自己有新开的店铺,来帮忙的话,可以给一些股份。得知姐姐能年入百万,李大卫心动了。
在迪拜的*年,李大卫每天两点一线:公寓,店铺。每天在店里待的时间达到10小时,甚至更多。
店铺主要销售厨房及家居用品,货是从义乌拿的。李大卫最常待的地方,是迪拜*的小商品贸易城龙城,也有人称之为“迪拜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数据显示,龙城容纳了两千多家华人商铺,年贸易额达数百亿美元。
“*年就是适应环境,学习英语和阿语,还有学习如何与当地人做生意。”李大卫说。由于语言基础近乎于无,学习比较吃力,他每天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自学。“我们是卖东西的,只要不是做特别大的生意,语言用到的地方其实并不多,主要应用场景就是简单的讨价还价。”
除了语言,对于李大卫来说,*的难关是,适应枯燥乏味的环境。不比在国内,由于语言不通,不同国度人群之间的隔阂,再加上当地娱乐消费高,李大卫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其实大多数人在国外不是赚不到钱,而是适应不了环境。”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李大卫都会默默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暂时苦一点也没关系。
02 意外做电商,*年赚了40万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李大卫“大展鸿图”的设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埋怨自己运气不好,计划着,如果到了2021年年底,生意还不见好转,就打道回国。
转机发生在2020年下半年。一个福建朋友在当地开网店吸引了他。这位朋友与他同龄,家里在迪拜开店铺,他负责网店的销售。在疫情前,网店日销量最多几百块,但疫情来临到,网店销量暴涨10倍,一天能卖几千块。
李大卫用了半年的时间考察朋友网店的经营数据,他自己判断:中东互联网已经到了一个接近成熟的时候。
“*天做了7单,卖了三四百块。”一开始,李大卫单纯把网店当作额外的收入,没有太高的预期。没想到,电商越做越成功,到年底的时候,李大卫靠线上赚了30-40万,而线下店铺只能保本。
到2022年,线上生意超过线下,李大卫就把线下店铺关掉,专心做线上。现在,李大卫租用了几百平的仓库,8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雇佣了两名巴基斯坦籍的员工负责打包装箱和发货,他主要负责线上运营。现在,网店每天的单量在50-80单,遇到当地的节假日,销售会更好一些。
在李大卫的观察里,未来5-10年,中东互联网的消费能力和接受程度都会越来越强,而这也将是自己事业的上升期。“我现在30岁不到,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是一个*的状态,想趁这几年把生意做好。”
李大卫很珍惜在迪拜的日子。“我现在做生意,不会考虑在哪个国家,而是考虑哪里好赚钱。”他将出国务工视为“穷人版的留学”。
在迪拜,李大卫可以100%独资注册公司,只需要交5%的增值税,这是他坚定在这里发展的原因之一(虽然同时他要忍受比较高的运营成本,包括营业执照和用工成本)。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外国人注册公司要在当地找“保人”,外国人只能占股49%,当地人要占51%。“赚到的钱可以带回家”,对于他们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虽然在外界的印象里,温州人几乎就是生意头脑的代名词。但李大卫坦言,父母对自己的最初期待一直是成为一位老师,稳稳拿一份工资。毕竟做生意的话,今天赚100万,明天就可能全赔出去。即使是已经发家了的上一代温州人,也会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个稳定工作。
03 年入百万,不敢随便消费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迪拜除了豪,还是豪。但在迪拜生活4年后,李大卫深感自己的收入水平,仅仅是“刚刚好”。
2021年,阿联酋人均GDP超4.43万美元(约31万元)。在中文的互联网里,有着“在迪拜捡垃圾也可以月入过万”等传说。李大卫说,在迪拜也有很多工资只有几千的外籍人口,“住最拥挤的房子,吃*的食物”。
面对动辄消费3-5万起步的娱乐场所,李大卫选择不消费,“在这里去一趟KTV就要2万块钱,够我在国内玩一个月。”迪拜终归是有钱人的天堂,租个游艇出海这种事,对有钱人是日常消遣,对他来说想都不敢想。
“包子要5个迪拉姆,比国内贵三四倍呢。”按当下汇率,5个阿联酋迪拉姆相当于9.7924人民币。在当地吃一顿快餐的价格在50块左右,如果要去餐馆,少不了三五百。多数时候,李大卫选择自己做饭,平均下来,一顿饭只需要花二十几块。
来迪拜的第3年,李大卫从刚来时的公寓搬了出去,新的公寓环境更好,一年房租5万,除了租房,每个月吃饭和购物的开销在10000元左右,总体来看,一个月的固定开销在15000元左右。做游戏主播的时候,李大卫还会对奢侈品感兴趣,但现在,他觉得自己更讲究实际。
李大卫今年28岁,在考虑娶媳妇,*件事就是攒钱。虽然父母一直做点小生意,但也没有什么大钱,他认为父母能从农村到县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接下来,只能靠自己。
前段时间,李大卫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生,对方提了一下想结婚得有房有车。他算了算,在温州市买套房要准备200万,车子50万,彩礼+婚庆花费要50万,装修新房50万,加起来,自己至少得攒够350万。
现在的电商公司一年能给李大卫带来80-100万的收入,但他没能攒下太多存款。去年过年回家,算上2万多的回国机票钱,加上走亲戚、给父母钱、请朋友吃饭,李大卫花了十几万。事后回想起来,多少有点心疼。
今年6月,李大卫在温州老家盖的新房子竣工了,他高兴地在朋友圈宣告了这一消息。新房花了70万,还没有装修,这是过去几年他*的一笔开销。
来迪拜的第4年,李大卫终于如愿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会利用这些时间去逛商场,消遣,和朋友打篮球。李大卫觉得终于活出了点自我。
社交平台上,总会有网友前来咨询李大卫在迪拜的生活,他们普遍关心当地的安全问题。李大卫只能告诉大家,自己的亲身体验是:当地法律健全,有事也能找警察,他半夜出门也没什么心理障碍。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出格的娱乐活动,接触的都是做生意的朋友,更没有碰过灰色产业。
“老一辈的移民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语言不过关,不会报警,也没什么朋友,只能吃哑巴亏。”他遇到的当地人也比较平和,不难相处,“人家比你有钱,没必要跟你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