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阿斯巴甜,迟早被淘汰?

阿斯巴甜“失火”后,其他人工合成代糖也被“殃及”,但天然代糖因为纯天然、无人工污染的属性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一位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喝12-36瓶无糖饮料,才会有损害健康的风险。

近日,有关“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在全网炸开了锅。

据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或将在7月份将阿斯巴甜认定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WHO对此回应称,IARC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将于7月14日同时发布相关结论。

公开资料显示,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代糖(又称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行业,多见于低热量或零热量的产品中,比如无糖可乐、无糖口香糖、无糖酸奶等。阿斯巴甜陷入致癌风波后,相关产品的安全性开始引发大众担忧。

舆情影响也进一步波及到了整个代糖产业。可口可乐表示暂时不对此事作声明,而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零售品牌以及莱茵生物、金禾实业、三元生物等上游厂商纷纷站出来和阿斯巴甜撇清关系,一时间几家欢喜几家愁。

01 可能致癌但不用担心?

在了解阿斯巴甜的致癌性前,先来看看其为何物。

根据公开资料,阿斯巴甜学名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是在1965年被开发出来的人工合成代糖。

所谓代糖,指的就是在食品饮料中取代糖类(如白糖、砂糖、蔗糖、葡萄糖等)而让产品具有甜味的添加剂。阿斯巴甜之所以能成为糖类的替代品,主要是因为具有和砂糖相近的清爽甜感,而且甜度约为蔗糖的180-200倍,属于典型的高倍代糖。

高倍代糖意味着在生产中添加少许即可获得足够甜度。这一方面使得阿斯巴甜为食品饮料附加的热量少到能忽略不计,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减糖”需求;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阿斯巴甜的“价甜比”(获得单位甜度口感的价格),有利于食品饮料厂商控制生产成本。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诸多食品中。除了中国外,阿斯巴甜在食品饮料行业的使用也获得了美国、欧盟、日韩在内的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可。

尽管阿斯巴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有关其安全性的争议却一直从未间断。

一个最初就确定的风险是,由于阿斯巴甜的代谢产物包括苯丙氨酸,所以苯丙酮酸尿患者不能食用相关产品,否则可能造成脑功能和神经损伤。而正常人群如果体内苯丙氨酸过多,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增加脑部疾病出现的概率。

正因如此,阿斯巴甜的神经毒性也引来诸多研究。但过往的实验报告只说明部分动物在注射大剂量阿斯巴甜后可能出现脑部损伤,而大量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均未显示神经行为方面的疾病和症状与摄入阿斯巴甜有关。

近期引发舆论风暴的致癌性质疑,也不是新鲜话题。

2006-2013年,包括欧洲拉马奇尼基金会、《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等组织都曾发布相关研究,表示阿斯巴甜可能会增加动物或人类患上包括白血病、淋巴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风险。不过由于这些研究存在争议,所以没有被JECFA等官方机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IARC计划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致癌物”一事,目前也是众说纷纭。

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和国际甜味剂协会(ISA)都发文质疑此事,理由主要是IARC不是食品安全机构,其研究不是基于阿斯巴甜的实际摄入量进行风险评估,而是以此前广受质疑的诸多研究结果为基础。

这确实是IARC的“一贯作风”。食品科普博主钱程表示,IARC的致癌物评级系统衡量的是“证明这种东西致癌的证据强度有多硬”,而不是致癌风险剂量。具体而言,IARC会收集对某种物质目前现有的研究文献以及相关数据,然后通过“证据等级”来做综合判断。

按照IARC的分类标准,具有致癌性的物质一般可以分为5类。而根据路透社的报道,阿斯巴甜有可能会被IARC划分到2B类致癌物中,同一分类下的还有咖啡、泡菜、手机辐射、汽油等等。无论是从分类标准还是同类别物质来看,阿斯巴甜的致癌性可能并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

所以目前业界都在等待IARC和JECFA联手之后将在7月14日发布的更加全面的审查结果。事实上,1981年及2016年,JECFA都曾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认为阿斯巴甜的每日摄入量应为40毫克每千克体重以内。

因为阿斯巴甜在食品饮料中的添加量往往不高,能做到摄入超标的也只有“真的勇士”。JECFA认为,一位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喝12-36瓶无糖饮料(具体数字取决于阿斯巴甜的含量),才会有损害健康的风险。这一观点得到了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各国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同。

02 阿斯巴甜还有不少替补

且不说抛开剂量去谈健康风险本就是耍流氓,即便是阿斯巴甜真被确定为“可能致癌物”,也不会引起食品饮料行业的地震,因为我们还有很多更安全的代糖可供选择。在阿斯巴甜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后,诸多生产企业和零售品牌作出的回应其实已经为我们列出了一张清单。

生产企业方面,人工合成代糖龙头企业金禾实业表示,公司认为甜味剂被多国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基于适量和特定应用范围,不可滥用,大量可靠的科学证据证明健康甜味剂是安全的,并且已获得世界各地安全机构批准;公司作为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甜味剂产品生产企业,以较高性价比推动公司甜味剂产品的下游需求增长。

赤藓糖醇生产主力军三元生物表示,目前公司产品中没有阿斯巴甜,公司赤藓糖醇采用生物发酵法制成,主要应用于餐桌糖、饮料、糖果、巧克力类食品、烘焙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等,依照其特性在医药、化学原料中间体等领域中也有应用。

主营天然代糖的莱茵生物证券部工作人员曾对外表示,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是甜菊糖、罗汉果糖,两个都是天然甜味剂,近期阿斯巴甜的消息对非人工甜味剂的企业和市场肯定是利好,但也要看下游品牌方是否愿意选择其他甜味剂来代替原来的配方。

零售品牌方面,可口可乐相关负责人表示,可口可乐方面暂时不对此事作声明。但同时,该负责人援引了一份ICBA的声明公告,其中称“ICBA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充满信心”。

元气森林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元气森林全线产品不含阿斯巴甜。”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则对外表示,2022年11月,奈雪的茶已经宣布全部产品使用升级的天然代糖“罗汉果糖”。

图源:微博截图

其实按照生产技术划分,市面上常见的代糖可以分为人工合成代糖、天然代糖糖醇类代糖三个大类,具体的分类更是超过20余种。

人工合成代糖主要是以化学方式合成,至今已有6次产品迭代,分别是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和纽甜;天然代糖是从植物中提取,市场上主要有甜菊糖与罗汉果糖两个品类;糖醇类代糖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得来,常见的有赤藓糖醇、木糖醇等。

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人工合成代糖在中国代糖的市场份额为52.38%,是应用最多的代糖;天然代糖和糖醇类代糖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9.41%和18.21%,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是世界*的阿斯巴甜生产国,年产量约1.92万吨。但由于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存在风险,近年来许多企业都开始弃用阿斯巴甜而改用安全级别更高的代糖,这一点在代糖产业*的下游市场饮料市场已经有迹可循。

此前,有媒体统计了41款涉及“无糖”、“低糖”概念的饮品,包括市面上常见的碳酸饮料、气泡水、茶饮料及其他饮品。其中,只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旗下饮料的配方中有阿斯巴甜的存在,而其他产品主要是采用了安赛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甜菊糖、罗汉果糖等新生代代糖。

03 天然代糖成*赢家

阿斯巴甜“失火”后,其他人工合成代糖也被“殃及”。

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人工代糖市场份额TOP3分别是甜蜜素、糖精钠和阿巴斯甜,占比分别为44%、28%和12%。尽管第四代人工代糖安赛蜜和第五代人工代糖三氯蔗糖有望逐渐取代前代的人工代糖,但显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过渡。

而且随着阿斯巴甜的致癌性被业界盯上,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的安全性也再次遭到质疑。此前有一些科学研究表明,安赛蜜含有致癌物二氯甲烷,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头疼、恶心、精神错乱和癌症;三氯蔗糖有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和肠漏的风险。

今年5月,WHO也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等代糖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WHO指出,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存在潜在不良影响,如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成人死亡率的风险。

对比以阿斯巴甜为代表的人工合成代糖,以赤藓糖醇为代表的糖醇类代糖和以甜菊糖、罗汉果糖为代表的天然代糖,因为*、无人工污染的属性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自从被元气森林的气泡水带火后,赤藓糖醇的概念就开始日渐深入人心。由于人体内没有代谢赤藓糖醇的酶系,赤藓糖醇进入人体后,几乎不会产生热量和引起血糖的变化,因为被普遍认为是“零热量”的代糖。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数据,近年来受益于下游市场对于赤藓糖醇的认可,中国赤藓糖醇的消费量增长快速,从2018年的约5500吨增长至2020年的约4.1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73%。不过由于入局玩家过多造成竞争加剧,行业也出现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现象。

据Mysteel数据统计,目前已建好并投产的赤藓糖醇产能约22.5万吨,已建好产线但尚未投入使用产能在13.5万吨左右。而机构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总需求为17.3万吨;到2025年,全球赤藓糖醇的市场需求量才接近30万吨。

正因如此,赤藓糖醇相关生产企业已经开始感受到寒气。行业龙头三元生物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6.7亿元,同比下滑59.7%,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滑69.4%;保龄宝财报也显示,2022年实现营收27.13亿元,同比下滑1.89%,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滑33.94%。

综合来看,天然代糖或许才是阿斯巴甜危机中*的赢家。

事实上,天然代糖比人工代糖历史更悠久。早在几百年前,南美洲的巴拉圭、巴西居民就开始食用甜菊糖。目前,甜菊糖已经是全球市场份额*的天然代糖,有“世界第三糖源”的美誉。罗汉果糖比甜菊糖更具健康价值,是目前*食药同源的天然代糖。

根据英敏特数据,2010-2020年间,全球天然代糖在替糖产品的应用占比由8.16%迅速增长至29.41%,市场份额正在稳步提升。

得益于赛道的火热,相关企业近年来也赚得盘满钵满。莱茵生物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天然代糖业务实现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40.36%;晨光生物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甜菊糖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1.35%,2021年的增速更是高达181%。

写在最后

甜味是人类很难戒掉的一种追求,但过量摄入糖分对人体有害无益。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觉醒,加上国家对居民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日益重视,减糖、控糖已经从新的消费趋势上升成了政策限制,由此带动了代糖市场的崛起。

长远来看,兼具“安全”和“无糖”双重优势的天然代糖取代可能造成健康隐患的人工合成代糖只是时间问题。如果阿斯巴甜的致癌性被盖棺定论,显然将为这一进程按下加速键。

参考资料:

《人工代糖“跌倒”,天然代糖“吃饱”》,看头条网

《事关“阿斯巴甜” 多家上市公司紧急回应了!》,证券时报

《国际饮料协会:阿斯巴甜致癌结论有误导,更全面审查尚在进行》,新京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