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已经熄火了两驾。
近日,国家海关总署发布了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我国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规模创下了20.1万亿元的新高点。官方称,这在历史同期上是*次,是里程碑式的新突破,并且表示2023年全年有信心继续巩固市场份额,保持全球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
不过,在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我们也应该看到某些问题的严峻性。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先点个关注接着聊。
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49万亿,同比下降6%,出口1.99万亿,同比下降8.3%,压力明显比较大。
有人可能会不以为然:这只是一个月的数据,不影响整体稳定增长的大局。
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错了。我们现在把时间线拉长一点来观察。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3月份,我国出口总值为2.16万亿,同比增长23.4%,4月份是2.02万亿元,增长16.8%,5月份出口了1.95万亿,同比下降0.8%。
到了6月份,出口增速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降,而且跌幅超过8个百分点。
一个人心再大,这个时候都应该乐观不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内需、投资与出口一直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如今,内需乏力已成事实,出口又连续两个月下滑,是不是相当于三缺二了?
其实,投资也不太妙。
不含农户,2023年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18.88万亿,同比增长4.0%,有关部门没有给出5月份单月的数据,我换算了一下,该月实际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4.13万亿,而去年同期是5.21万亿。
也就是说,仅仅一年时间,固定资产投资就少掉了1万多亿。
这说明投资也不给力了,反过来说,内需和出口都不太妙,扩大投资生产的产品又卖给谁呢?
对于目前的局面,一位网友支招说:国家应该多印点钱让开发商继续盖房子,卖不掉就放着,先解决农民工的就业和建筑上下游产业链。
这些工厂是不是也应该继续扩大投资,生产出来卖不掉再砸了重新生产呢?
我在之前的《》一文中提到过,知名经济学家管清友在调研中发现,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一线制造企业都反映说自己在穷忙:
“订单还是有的,就是不挣钱。”
现在看来,他们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按照这样的态势,眼下有许多外贸类企业都很难过,包括生产企业,也包括依附于他们的各种中介服务商,不过,接下来难过的人恐怕会更多。
这是因为外贸与内贸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存在,至少在目前,唇亡齿寒效应明显,国内老百姓收入有限,加上房地产、教育、医疗、养老吞噬了他们绝大部分财富,还无法撑起整个国家的经济。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今年出口量暴涨,成为全村的希望。新能源汽车里面的电池可能是宁德时代的,电机可能是弗迪动力的,车身可能用的是宝武的钢铁,而宁德时代、弗迪动力、宝武又会牵涉到一系列的供应商。
显然,如果新能源汽车熄火,影响到的绝不只是外贸类企业,还波及到大量内贸企业,当他们干不下去了,轻则降薪、削减奖金,重则裁员、倒闭。
这些员工收入减少了,失业了,又会减少消费,进而影响到各行各业。
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所以,出口持续下滑让人非常紧张,上个月的固定投资数据还不清楚,过几天才会出来,我们需要结合起来观察,总的来说,大概率不会发生什么奇迹。
我们期待,下半年,官方能够放出一些大招,来扭转当前的局面,不过,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以前透支得太多了,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一条路可选,那就是勒紧裤腰带,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最近,广州市律师协会都发布了厉行节约,坚持过苦日子的若干措施。
你看连不差钱的人都要过苦日子,咱们又有什么资格继续大手大脚花钱呢?
当真正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再多的准备都不会嫌多。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