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科宇航杨毅强:正在开启的商业航天 2.0 时代

商业航天发展到今天,内因是用户的变化,过去主要是政府和国家战略需求,现在是TO B和TO C,面向企业甚至是个人。

2023年7月12-13日,由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州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清科创业承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创投峰会”在广州举办。

大会将以“探索·WE来”为主题,盛邀创投、创新、创客、高校各方头部相聚广州,以创投之力剖析广州机遇,助力产业发展,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和具有精彩魅力、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会上,中科宇航董事长、总裁杨毅强做了主题分享:《正在开启的商业航天2.0 时代》

以下为分享实录,

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杨毅强:很荣幸今天能够给各位嘉宾汇报中国航天的一些进展情况,大家也注意到最近央视等主要的媒体密集在宣传航天,一个是盘点我们上半年中国进行了25次航天发射,当然美国更多,马斯克一家就是44次。

今天我想把我们商业航天发展八年以来,我们的发展历程、我们现在的情况和我们未来的发展,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汇报主要脉络是:我们已经走过了一个初创的1.0时代,现在正处在一个成长的2.0时代,即将迈入成熟和规模的3.0时代。说起商业航天,为什么用商业航天这个词,中国航天创建已经60多年了,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过去我们的航天是计划经济的航天,主要是为了完成国家的任务,现在的商业航天主要是以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以盈利为目的,遵循市场规律的航天活动,主要还是要发挥市场和创新两个要素。

从2015年开始,国防科工局发布了第一个关于发展国家民用基础设施的规划,从那个时候算起,商业航天走到了第九个年头。主要的变化还是鼓励除了央企和军工单位之外,民营企业能够进入到商业航天,开始进入到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

经过八年多的发展,中国商业航天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业态呈现了多样性和丰富性,就火箭来讲,昨天大家看到了蓝箭航天第二次发射成功。目前,商业火箭头部企业已经有四家公司,获得了飞行的成功,其中,中科宇航去年1.5吨运载能力的火箭首飞,以一箭六星,将一吨多载荷送入太空,开始提供常态化的发射服务。仅仅火箭行业就有四家企业先后发射了固体和液体火箭,其中中科宇航已经开始提供常态化的发射服务。卫星行业来讲,前两天央视主要介绍了几家航天公司,还有国内头部的卫星公司发展的一些成果。

我们走了八年,1.0时代已经即将过去。我们的商业环境从无到有,火箭的运载能力大多较小,特别是小的固体都是在百公斤级。液体火箭大概是400公斤到700公斤级,中科宇航是1.5吨的能力。从技术的角度来讲,1.0时代的我们创新性不够强,复制技术比较多,自主性不强,成本控制还有一些问题,市场竞争力比较弱,质量不稳定。有的企业火箭发射成功少、失败多,有的卫星在天上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卫星入轨之后再也没有找到。

从整个形势分析来看,各位投资人可能对航天都比较了解,前几年的商业航天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形式大于内容,炒概念,PPT火箭和PPT卫星,这种现象是存在的。第二是企业普遍缺乏系统、整体和清晰战略思考和战略谋划。第三是技术创新比较弱,商业航天企业之间内卷比较严重。今年我们成立了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商业航天分会,试图通过行业协会的形式能够约束和鼓励大家同舟共济,抱团取暖。第四是应用端和消费端比较薄弱。第五在国家层面来讲,关于商业航天的总体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我们到现在为止一个航天大国还没有《航天法》,商业航天在航天中的地位也没有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示。

通过八年的努力,中国商业航天最好的发展机遇来了,我们已经从基础制造和产品研发的1.0时代,向现在的市场牵引和应用主导的2.0时代,可以说我们已经走进了2.0时代。2.0时代意味着什么?一个就是我们基础性的航天业务阶段性的目标的变化,拿火箭来讲,我们开始逐步形成了可靠、经济、稳定的发射服务,运载能力达到了一吨以上,也就是说运载的可靠性提高了,成本得以降低,还可以承担一部分国家任务,也可以支撑起现在的商业卫星的发射。从技术角度来讲,形成了自主的技术路线和研发能力。从创新角度来讲,逐渐形成了批量化的生产能力,开始强调注重服务的意识,蓝箭在湖州和嘉兴建了生产线,中科宇航在南沙区建立了我们的生产线,上个月发射的力箭一号遥二火箭,就是在广州地区生产的。我们正在建立商业航天的供应链。

再就是从商业航天产业生态的这个角度来讲,正在进行变革和塑造,我们也试图通过航天科技的转化,二次开发,把应用和大众消费能作为商业航天整体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和一个归宿。

从大的环境来讲,政策加持是商业航天发展的一个关键点。第一,中国的各地包括广州有十几个省会城市,出台了关于支持商业航天的政策,特别是广州南沙第一次出台了《探天九条》,这是操作性最强、无需细则解释的特别好的政策,也吸引了部分的上下游企业落地南沙,广州也明确提出来要打造中国航天的第三极、商业航天的第一极。第二,新兴举国体制。一个是白皮书,再一个就是在中国深改委27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新型举国体制,这对商业航天是一个强大的制度手段。

刚刚进入2.0时代,我们现在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来讲,在上游已经有了遥感卫星,通信卫星也有很多,低轨通信有中国星网,还有银河航天,导航卫星有火眼位置、未来导航等,科学卫星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包括卫星的这些载荷和配套。中游卫星的运营也初步形成,现在天上的商业卫星有300多颗,由新兴的几家民营测控企业对火箭和卫星开展测量,并布局了大量的地面设备。这样一个大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基本的轮廓就已经勾勒出来,所以2.0时代的航天整体发展更加理性、务实、创新和纵深,总体而言更加成熟了。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加快航天建设的明确目标,对商业航天来讲就是九个字,增效益、降成本、可持续。所以我想总结一下2.0时代,商业航天既不是传统航天的附庸,也不是航天简单的一个商业化,而是作为航天产业社会化大发展的一种基本形态,构建太空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这也是商业航天一个必然的实践途径和发展的远景。

最后展望一下3.0时代,3.0时代的关键词就是成熟和规模,在未来三到五年之内,3.0时代就会到来,其标志性有以下几个:第一个是卫星星座,卫星星座大规模的组网,不光只有星网,还有其他互联网卫星,初步能够稳定向公众、向社会提供数据服务的能力。在卫星发射方面,随着大运力、高可靠、低成本乃至重复使用的火箭投入使用,可为我们国家大规模的组网提供经济可靠的发射服务。

商业模式上,出现独属于商业航天的商业模式,比如说太空旅游,还有其他大规模的商业应用都可以实现。在技术上,导航定位、导航增强、低轨互联网能够为大众和企业提供服务。太空旅游方面,中科宇航也宣布了计划,我们也已经开展了三年的论证和研究,今年我们开始不载人的亚轨道飞行,预计2028年经过十几次连续成功,我们的飞行可靠性能够到99.9999%,我们就可以提供载人亚轨道高度的服务。

如果这些到来了,我相信那个时候中国商业航天3.0时代就来了,到那个时候中国的商业航天将就成为传统航天之外的一支新的战略力量。

最后用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报告。商业航天发展到今天,内因是用户的变化,过去主要是政府和国家战略需求,现在是TO B和TO C,面向企业甚至是个人。从内在规律来讲,也是我们航天回归工业化本质的体现。传统的中国航天是国家的一支战略力量,中国商业航天同样也会成为国家一支新兴的战略力量,中国航天应该是是多元化、开放的,其发展建立在我们国家40年改革开放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实力基础之上。

再次感谢大家对商业航天的关心,谢谢大家!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先进制造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