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杨悦:政策引领,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

我国的新药研发创新成效显著,然后近年来靶点扎堆,高水平重复研发的问题相对突出。

2023年8月18日,由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投融资服务专委会指导,约印医疗基金投资界、药渡经纬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清科创业承办的“第三届约印医疗创新产业大会”在北京举办。

大会以“聚力创新,远见未来”为主题,力邀行业专家、领军企业、高成长企业以及投资者相聚北京,共同探讨医疗创新产业的热点话题,为深化融合数字经济与医疗创新产业、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悦发表嘉宾致辞。


from clipboard


以下为演讲实录,

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杨悦: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接到这次的邀请,谢谢司总的邀请,来参加第三届约印医疗创新产业大会。

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跟最新的医药政策有关,因为今天来的很多嘉宾都是在创投领域,然后还有产业界从事创新药物研发,器械研发领域的嘉宾,大家对政策应该是非常得关注。首先说一下政策生态环境,生物医药产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是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主题。

我会回顾一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就是从2015年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应该说是非常显著的一个变化。然后,从创新药价值评估的净限值模型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从三个方面的政策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一个是医保的政策,第二个是推动和拉动、激动型的企业,像独占期的这些政策,第三是持有人制度的变化,这三个串起来就是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就是所谓的政策生态。

习主席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论述,从现在开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那么高质量发展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我觉得现在政策上有很多借鉴国外的,也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医保这个领域。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不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共同富裕为目标,特别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那么对药品行业来说,大家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心,健康这个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因为生命也好,疾病也好,有很多没有攻克的这领域,中国目前是全球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二大国家,这是事实。在“十四五”规划当中,生物医药产业都是战略性的产业地位,这里在国务院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概要当中,04是科学和内脑研究,05是基因和生物技术,把基因组学应用,遗传细胞和遗传物种等划为的重点。06就是临床医学与健康,在这里的癌症、心脑血管等基础的研究和药物的研发,也是其中主要的核心关键。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是八大部委联合发布,其中有五大工程,都与药品创新、产业的现代化有关。国际上也是一样的,生物医药是美欧日国家的战略必争之地,美国在2022年就签署了一项重要的行政命令,启动了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像欧盟、日本都有类似这样的,不只是中国重视,全球都是非常重视生物医药,是永恒的这样一个战略性的产业。所以大家要坚定对生物医药的信心。

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从2015年开始,作为改革的元年,后续在持有人制度,临床试验,制度的系列改革,以及优先审评审批这些制度领域,都基本上把2015年的44号文件和2017年的42号文件,这两个国务院层面的文件都进行了落实。

但是还有一些在42号文件中提出来的,比如说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议题,目前还没有落实,所以还有很多政策想象的空间。

我国的新药研发创新成效显著,然后近年来靶点扎堆,高水平重复研发的问题相对突出。在2015年到2021年这样同样的时间段,美国FDA批准的323分子实体当中,first-in-class占40%左右,我国同期占比是10%左右,从原创性来说我国相对低,me too和me better的多一些。如果政策可以加强鼓励原始创新,凭借中国企业的能力和中国人的智慧是没有问题的。

再看净现值模型。对于创新药价值的评估,在研发阶段净现值都是负的,随着投入的增加肯定是越来越负,什么时候净现值逆转上行呢?肯定是从上市开始。那么,什么时候能实现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就是净现值到0的时候,才能收回前期的投入。后面的红线陡峭的程度受很多的影响。比如说政策的影响,如果仿制药上市的时间快,那么净现值曲线上升的坡度会迅速的平坦下去,也就是收回投入的速度会变慢,甚至收不回来投入。很大程度上,创新药预期的收益受独占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此外,定价也影响净现值,如果新药价格下降过快,比如说谈判政策,谈判定价的效果跟仿制药快速上市有相同类似的效果,相当于独占期缩短了,价格提前降低了。

2018年之前那个时候投资就非常火热,我们对未来的预期是非常好的,比如说集采,还有谈判,50%以上的降价模式给行业带来很大的压力。目前,医保目录调整,共有三种途径,第一个是直接调入;第二就是独家创新药谈判调入,谈判的价格就是市场价,第三是2022年开始又增加了非独家竞价准入路径,接近于国际上的所谓医保支付标准,实际市场价可以与医保准入支付标准不同。

在医保品种的续约政策方面,新的政策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主要调在哪里?就是对于长期谈判进入医保的品种,到八年的时候就可以简化续约,续约的时候降价又跟医保基金的影响相挂钩的,最高降幅是15%。对新增适应症的品种,如果降价幅度过大,意味着不鼓励增加适应症,现在也把这个规则进行了优化,所谓的新增适应症处方降价的,在医保降价幅度0-15%之间它的二分之一。

但从整体看,降价仍然是医保准入制度的主题。

从创新药进医保的速度来看,速度是非常快的,只要价格符合医保局的预期,都可以进去。医保支付标准,有的是公布,有的是不公布,不公布的就是替企业保密的。

第二个方面影响的就是临床试验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就是研发投入的影响。在药物研发中,成本最高的环节就是临床试验,现在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2022年,CDE发布了一个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的临床研发的指导原则,其中增加了对照组选择的这样的要求,当时应该说市场是发生了非常大的振动,解读为要收紧抗肿瘤药的研发,因为PD1太多了。未来要关注CDE在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方面的一些动向,CDE最近发了好几个指南,比如说风险获益的评估指南,今年的7月31日正式转化实施的ICH E8指南,这个指南对未来临床试验的潜在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要关注在临床试验的质量和数量要求上,与以往不太一样了。

在推动和拉动型政策领域,推动型激励就是把所有的研发投入的成本抵销的政策,就是增加投资。拉动政策就是给企业一个积极的获利预期,数据保护和市场独占已经写入《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就差落地实施。另外,给予罕见病用药七年的独占期,儿科用药也是国家局特别鼓励的一个领域,目前是要设定给予18个月的独占期。

最后,关于持有人制度,持有人制度是给行业一个非常大的灵活性,所谓的药物研发创新可以轻资产去创新,不需要有场地,可以借用别人的场地,采取委托生产的方式,就可以成为MMH。6月份国家局发布一个针对委托生产的持有人管理的征求意见的通知,我们看到了一些变化。先说变化的背景,因为允许轻资产创新了,就有皮包公司出现,现在一些MAH,只有十来个人的企业,企业的质量体系参差不齐。其实监管机构也很担心,就出了这么一个文件,主要关注的领域就是在B证核发,总体看,B证的核发趋严了,两个省局配合程度趋严,第二,发B证的时间延后了,得是完成了商业规模生产验证以后做好的接受现场检查的时候,你才能去申请B证,B证核发的时间延后了,难度增加了。

再就是部分药品要求应当具备的自行生产能力,自行生产能力就等于有自己的生产场地。注射剂,多组份生化药持有人应该具备自行生产能力。生物制品委托生产要派人去入驻受托企业。持有人政策的变化比较细微,未来对产业的影响我相信是有的,但是它是一个良性发展必须的一个阶段。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谢谢大家!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医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