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千万海产从业者,正在恐慌“核污水恐慌”

目前国内所出现的对海鲜、水产品的非理性应对,恐将给中国海洋捕捞行业蒙上一层阴影,这背后可能直接影响一个数千亿的市场,及上千万人的就业机会。

目前国内所出现的对海鲜、水产品的非理性应对,恐将给中国海洋捕捞行业蒙上一层阴影,这背后可能直接影响一个数千亿的市场,及上千万人的就业机会。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响,“囤盐潮”这两天又在国内上演。来自媒体的报道称,一些地区商超的生活食盐货架已被抢购一空。有媒体记者在多个生鲜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低钠盐、无碘盐等仍显示“缺货”“补货中”。

核污染水排海作为一个专业问题,大家对其安全性表示担心,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反应。尤其是在相关存疑的危害性于各类社交媒体上被渲染后,很多人就更不淡定了。

但是,从一种普遍的担心上升到集体的“抢盐”行动,这里面又很难说是理性的。正如有网友调侃的:上一次囤的盐,吃完了吗?

对此,多地盐业集团也及时回应并提醒:食用盐充足供应,市民不必恐慌,更不必效仿“囤盐”。比如,中盐集团就表示,当前中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其实,相关常识在12年前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所引发的那一轮抢盐、囤盐风波中就已有普及。时至今日,再次上演,确实引人深思。

如果说非理性的跟风抢盐囤盐,尚可能带有一种防御性的生活习惯驱动,那么,另一种明显过度的反应,则更值得警惕。那就是对海鲜、水产品的“色变”。

有媒体采访到的广州一家中端日料店主表示,进入8月,其店内客流量比起6、7月减少了50%。而来自上海的一家日料店经营者则表示,“还没有确定开始(核污染水)排海的时候,店里的生意就不算好,最近两个月销售额下滑差不多有两成,以后的情况可能会更差。”

他对未来的预判或并不算是悲观。可作为参考的信息是,昨日已有部分网民在线上攻击直播间卖海鲜的中国渔民;还有部分带货主播主动下架了全部的海鲜产品。

很显然,在目前的形势下,这样一种拒所有海鲜于千里之外的架势,并非是对现实风险的应对,而更多是一种源自心理层面的过激反应。

这在韩国已有先例。据央视网7月的报道,受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事件影响,韩国海鲜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五到七成,逾27万相关从业人员受到灭顶之灾,“有些客户甚至放弃了定金,也不愿食用海鲜产品”——是的,这种恐慌情绪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之前就已出现。

对中国来说,海关总署在昨日就已发出通知,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按理说,此举就意味着将大家隔离在日本危险水产品之外了。

退一步说,按照目前的信息,核污染水要在240天后才到达中国沿海。那现在就开始远离所有水产品(主要是国内的),究竟有何必要性可言?

当然,有人或许会说,不吃水产品是个人自由。从个人角度而言,这当然成立。但是,如果仅仅因为日本核污水排海,大家就彻底谈水产品“色变”,不惜对所有水产品进行污名化,甚至把卖海产品的国内商家都打入“对立面”,这真的理性么?它带来的影响和代价又有多大?

根据大众点评2023年6月的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内地有79324家日本料理店,是排名第六的菜系,也是*的国外菜系。如果自此一味排斥日料和海鲜,这对相关就业和消费的冲击,恐怕不是个小数字。

更进一步,这种对水产品的无差别的恐慌情绪如果进一步蔓延,它还可能给中国渔业的发展添加难以承受的压力。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中国渔业人口达1619.45万人,2022年全社会渔业产值15267.49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值2488.91亿元,海水养殖产值4638.84亿元。此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

波中就已有普及。时至今日,再次上演,确实引人深思。

本月初,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就《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时指出,发展深远海养殖恰逢其时,对于加快国家“蓝色粮仓”建设、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目前国内所出现的对海鲜、水产品的非理性应对,恐将给中国海洋捕捞行业及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蒙上一层阴影,这背后可能直接影响一个数千亿市场的发展走势,及上千万人的就业机会。

事实上,已有机构注意到了这种非理性情绪的蔓延。江苏疾控日前就明确表示,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由此,该机构提醒大家要保持警惕,但不必过度担忧,“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大家对海鲜的食用可能会多一些担心,这算人之常情。可如今所出现的种种情形,明显超出了合理关切的范畴,演变成了一种立场优先的站队游戏。

它是情绪化的,与科学、理性相悖的,也是最应该被警惕的。因为这不仅无助于我们应对真正的风险,反而会人为放大本不不该有的“代价”。

尤其是放在当前经济形势之下,这样一种非理性的集体情绪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的“灼伤”,着实不容轻视。为此,对于那些过度渲染夸大核污水排海危害性,并直接伤及中国相关产业、消费的行为,相关部门就应该及时澄清、纠偏,并加大科普力度,引导社会早日形成理性认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凤凰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餐饮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