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阿里「新秩序」的期待与挑战

淘宝、京东的动作频频,主要是为了抵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力量。

上半年完成“1+6+N”组织变革的阿里,在24周岁当天,迎来了新一届“划时代”掌舵人的交棒。

9月10日,张勇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卸任后,始料未及的是同步卸任了阿里云董事长与CEO职务。

接下来,由蔡崇信接任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职务,吴泳铭出任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在上任后的首封全员信中表示,阿里必须自我变革,才能找到打开未来的“钥匙”。

其实,阿里从最初的十八罗汉,到蔡崇信与吴泳铭掌舵,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和关键贡献。

01 阿里“交棒”的烙印

阿里成立于1999年,在最早的B2B时代,阿里十八罗汉靠着人力逐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四年后的2003年,凭借2C获客的淘宝在全球互联网泡沫中活了下来,并成为年轻人线上购物的选择之一。

到了2013年,阿里再次启动了美股上市流程。与此同时,马云宣布“退休”,选择陆兆禧接班做CEO。彼时张勇接任COO,带领淘宝完成无线化转型,阿里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到了2015年,张勇接替陆兆禧任阿里CEO一职。回顾张勇在进入阿里巴巴之前,他曾任职普华永道、安达信,后出任盛大首席财务官。在2007年8月30日,张勇才出任淘宝网CFO。

张勇上任后,马上带领团队进行了B2C之战。2009年3月,兼任淘宝网COO的他接手淘宝商城,“当时去做商城很简单,不是我想做,而是我不能看着它死掉,因为我坚信B2C在未来是一个大趋势,是阿里巴巴不能失去的一块。没人管,那我就自己去管。”

几个月后,商城事业部重新重新组建,张勇出任事业部总经理。日后更名为天猫、为阿里带来丰厚收益的淘宝商城由此开启了上升通道。

同样在2009年,张勇希望淘宝继续发挥作用,便创造了“双11”。尽管在当年,仅有27个商户参加了“双11”,销售额也不过5200万元。次年,整个淘宝的年GMV达到4000亿元,淘宝在双11销售额便达到了令马云也惊讶不已的9.36亿元;到2011年,淘宝双十一成交额共52亿元,淘宝商城贡献了33.6亿元。

2015年12月,张勇发表员工公开信,宣布阿里巴巴进行组织升级,调整为“小前台,大中台”的组织架构。在这一战略下,盒马、钉钉、淘宝直播等创新业务在大中台的支持下诞生。

今年3月,张勇“小前台、大中台”的组织架构被打破,他宣布了阿里巴巴成立以来的*组织变革“1+6+N”之后,于6月20日,张勇再发全员信,宣布将于9月10日卸任董事会主席与CEO职务。此后张勇再退一步,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直至此次从阿里云淡出。

与张勇退出相反的,是出现在大众视野的蔡崇信与吴泳铭。

其中,蔡崇信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已是瑞典AB投资集团香港分部从市私募股权投资,年薪70万美元。在1999年,蔡崇信以投资经理的身份与马云见了一面,便决定以500元/月的薪资,加入阿里巴巴,成为创始团队成员之一,担任CFO一职。

阿里几乎每次在资本层面的关键一棋,都是蔡崇信引领完成的。作为阿里巴巴的CFO,蔡崇信主导了收购雅虎、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等影响阿里进程的大事件。在阿里巴巴国际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蔡崇信也贡献了很多力量。

另外一位吴泳铭,也是从1999年就跟着马云一起创业,曾担任过B2B、淘宝、支付宝等多个重要业务的首席技术官,领导构建了相关业务的底层技术架构。

更值得关注的是,他曾带领团队创建了集团的核心业务“阿里妈妈”,孵化了手机淘宝,让阿里巴巴电商业务迈向无线化,在公司内有极强的号召力。

02 用户+AI=新方向

此次吴泳铭担任阿里CEO,外界议论纷纷。

就在外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际,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新任CEO吴泳铭发布全员信,宣布确立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吴泳铭表示,会根据这两大战略重心,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未来,阿里将对三类业务加大战略性投入:一是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二是AI驱动的科技业务;三是全球化的商业网络。

毕竟如今的互联网竞争,已有严重同质化的趋势,并且已进入存量竞争。阿里面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和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都亟需找到战略重点,寻找更多可能性。

信中的用户为先、AI驱动,也基于吴泳铭的思考,所有业务的根基是用户价值以及带来的用户留存。“我们必须更加坚定转向用户视角,多维度满足用户需求,用户需求的优先级高于一切。更多用户才能给商家带去更多市场机会。同时,在新时期,想要创造行业*的用户体验,我们必须更加开放。”

并且,阿里旗下各大产品的用户场景,可通过AI技术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吴泳铭坦言道:“我们必须在AI时代以再次创业的决心,重塑用户价值,才可能得到在未来十年继续服务客户的机会。”吴泳铭指出,阿里各业务有大量用户场景,必须让这些场景都变成AI技术*的应用场,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突破性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如果跟不上AI时代的变迁,一定会有新的物种将我们取代。”

另外,国内市场的流量红利已见顶,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吴泳铭的全员信也明确,全球化依然是阿里的重要领域之一。

根据阿里2024财年*季度财报显示,4-6月,阿里巴巴营收为2341.56亿元(约合322.9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055.55亿元相比增长14%。净利润为330亿元(约合45.5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净利润202.98亿元相比增长63%。其中,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1%,国际零售商业收入同比高速增长60%、订单同比增长约25%。

可以看出,阿里在全球化业务中已有诸多布局,不仅是自己出海,更要通过构建一张全球化的商业网络,协助更多中国以及全球中小企业在世界拓展商机。

在全员信的末尾,吴泳铭谈到了长期主义,并对管理团队年轻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目标。

“我希望阿里各业务要能对未来5年以上的趋势做出判断,并敢于提前进行战略投入和产品创新。与之配套,我们要建立起基于更长周期业务的激励机制和体系。”吴泳铭表示,“我们会坚决实行团队年轻化,4年内,要让85后、90后作为主力管理者刷新业务管理团队,创造让更多年轻的阿里人成为阿里的核心力量的机制和文化环境。”

03 新掌门之间的对决

阿里管理层之所以动作频频,主要是阿里的核心业务电商之路充满挑战与变数。

不难看出,今年淘宝、京东、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明争暗斗。

对内,各大平台不断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早期跟随马云的十八罗汉已陆续归位,蔡崇信在致阿里巴巴全员信中表示,从6月20日正式官宣算起,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一次高层“调整”与组织架构变革,经过近3个月的时间消化过渡完毕。而当前这个组织更敏捷、决策链路更短、响应更快的阿里,后续应该有更多想象空间。

京东也在今年密集进行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京东零售组织架构调整为取消事业群制、变更为事业部制,而原事业群下统管诸多商品品类的各事业部,则将按照具体品类拆分为众多采销作战单元。

对外,马云则强调了淘天集团所面临的的竞争严峻性,阿里此前的方法论已不适用,必须迅速调整。接下来,淘天集团应聚焦三大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也就是说,今后淘天集团会更重视将更多的客户留下,即服务好“中小商家”和提高用户粘性。

再看京东,今年年初,京东定下重磅新策略与新目标,上线百亿补贴,打造低价心智。经过一系列“重拾低价”的谈话后,京东开启从2022年末延续至2023年初的多部门变动,物流、零售组织架构和考核标准调整,将低价、用户体验以及降低成本纳入考核。

据许冉发言显示,在未来,京东将重点把握好三大方向,其一聚焦主航道,贯彻下沉市场、技术服务、国际业务三大战略;第二,恪守京东经营理念,持续优化管理体系和组织机制;第三,夯实企业价值底座,传承企业文化。

淘宝、京东的动作频频,主要是为了抵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力量。

根据快手2023上半年财报显示,快手其他业务(含电商等)的营收为 34.3 亿元,同比增长 61.4%;二季度的GMV 为2654.56亿元,同比增长38.9%。

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曾透露,过去一年,抖音电商GMV同比增长80%。有媒体估算,抖音电商2022年GMV达1.4万亿元左右。

小红书并未公布其电商GMV数据。据媒体报道,2022年小红书收入预期300亿元,广告营收目标为240亿元,占比超过80%,另外20%的收入来自商业化服务、电商等其他业务。小红书在电商领域的收入虽不及其他平台,但由于小红书种草能力强,流量表现较好,其他平台不得不重视。

此时淘宝、京东降门槛,就是其反击抖音、快手、小红书的一种形式。不过淘宝、京东的基本盘仍在,其他平台在短时间内较难打破。

阿里巴巴2024财年*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淘宝、天猫集团营收1149.53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来自于中国商业零售业务的营收为1098.28亿元同比增长13%。京东2023年Q2季度财报显示,京东零售营收2532.8亿元,同比增长4.85%。

这意味着,未来各大电商平台比拼的是口碑、服务、性价比、物流等综合能力。看哪个平台能“投消费者所好”。而头部平台各出奇招,对电商的新理解、新操作,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鲸商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互联网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