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涌氢能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GRC富华资本独家领投

涌氢能源立足于新材料和电化学测试技术,致力于高效率、低成本的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研发与生产。

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3日消息,近日,涌氢(深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涌氢能源”)获得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GRC富华资本为本轮独家领投方,光智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研发投入、市场拓展以及公司运营扩编等。

涌氢(深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两位电化学与材料领域的牛津大学博士发起成立。公司立足于新材料和电化学测试技术,致力于高效率、低成本的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研发与生产,力图提出制氢技术关键材料与核心组件的中国方案,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制氢属于基础化工行业的范畴,氢在合成氨、合成甲醇、航天、冶金、光伏、半导体、和医学、炼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用于合成工业原料的氢(甲醇、氨)占比超过三分之二。我国氢气年消耗量高达3300万吨,占全球消耗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消耗的氢气80%以上源于化石能源(灰氢),源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绿氢)比例不足1%。化工企业的减碳目标将会改变现有的氢气制备方式,未来能源端更多的氢的需求将是绿氢。

绿氢行业分为制、储、输、用四个方面。氢能行业目前在应用端(如燃料电池车等)已经初具规模,行业规模化发展需求在向制备和储运端转移。上游制氢产业的关键痛点,是制备出足够便宜的绿氢,推动全产业的发展,从而满足大规模用氢需求。

现有四种不同电解水制绿氢技术路线:PEM,碱性,AEM,SOEC。四种路线是竞争互补关系,各有各的优势适用场景。目前我国风光一体化制氢痛点正从“大标方”向“耦合绿电”发展,即:适配波动性电源,高效、大量的制备便宜的氢气。PEM电解槽电流密度高、可耦合绿电的特点满足“耦合绿电”需求,但仍面临初装成本过高的问题。其核心影响因素包括:1)催化剂贵金属用量大导致成本高;2)核心零部件(如膜电极)规模化生产工艺不成熟等。

涌氢能源自主研发新一代低成本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与膜电极组件,助力降低PEM电解槽价格,实现绿氢的平价化。

针对贵金属用量大的难题,涌氢能源通过对材料组分以及微观结构设计,今年实现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铱用量降低50%的目标。PEM电解槽的阳极催化剂主要为二氧化铱,目前每MW铱用量约为1公斤,原材料成本高。况且铱全球年开采量仅有10余吨。储量和价格难以支撑TW规模的电解槽装机远景。涌氢能源研发路线规划在催化剂的贵金属用量上实现1-2个数量级的下降,并且积极探索建立催化剂贵金属回收模式,提升催化效率,优化催化剂寿命,综合解决PEM电解槽的贵金属焦虑。

涌氢能源PEM电解槽催化剂示意图

图源:企业方提供

针对核心零部件膜电极规模化工艺问题,涌氢能源从配方出发,全方位优化催化剂载体、浆料、涂覆工艺。解决膜电极制备过程中,浆料聚集沉降,涂布均匀差,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界面不牢固等一系列问题。

涌氢能源创始团队表示:从材料科学与电化学出发,实现贵金属催化剂的快速降本,提供低成本、可规模化的膜电极解决方案,快速推进PEM电解槽装机成本下降,进而真正推动绿氢成本的降低;促进绿氢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大范围应用,并逐渐替代部分化石能源,完成行业脱碳,助力实现碳中和。

GRC富华资本合伙人董潇潇博士表示:“提高绿氢在能源结构上的占比,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但目前还面临着电解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其中电解催化剂是解决成本和效率的关键材料。涌氢能源团队由来自世界级科研机构的研发人员领衔,经过长期积累,成功掌握关键技术,具备全自主创新能力。投资涌氢能源是GRC富华资本在氢能产业中的重要布局,期待涌氢未来能够有效解决电解槽的核心技术难点,推动国内绿氢产业发展。”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投资界讯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新能源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