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卖不出去衣服的美特斯邦威把卖房当救命稻草?

有人曾靠着房地产飞升,有人曾因为创业走上人生巅峰。现在我们刷着“创业是中产返贫第一步”和“买房有风险,贷款需谨慎”的短视频,看着大企业们靠卖房堵窟窿、甚至活得还挺滋润,只能感叹一声:世界可真是个草台班子。

只不过这回不是因为老客户端木磊,也没有华丽蜕变的楚雨荨。12月4日上午,美邦服饰发出正式公告,拟以现金交易的方式,向宁波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出售了公司所持有的成都春熙路核心地段房产,交易价格为6.8亿元。

在一众不解声中,美邦相关人士回应,这一举动是为了通过盘活资产的方式持续压缩负债。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没钱了,得卖个楼救个急

这已经不是美特斯邦威*次卖楼自救了。

01 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这几年,美邦的日子着实是不太好过。曾经90后心中的时尚殿堂越做越垮,连店都关差不多了。

又是被曝出拖欠员工薪资,发不出钱,又是满世界卖股权,搞得沸沸扬扬。截止到今年4月,美邦在全国的门店数只有1153家,这个数字连*时期的四分之一都不到。时尚品牌必争之地的上海,目前也就剩了3家门店。

就这样头破血流还能坚持不破产,美邦咋做到的?

小红书上网友表示“感谢高中虚荣的自己”,不然频频消费降级的大学哪有好鞋穿。美邦也得感谢曾经爱买大厦的自己,不然现在哪有楼能卖

这回卖出去的成都春熙路“京都大厦”是美邦在流星雨爆火的2009年买下的,一万多平方米的大手笔,现在拿出来卖,每平方的单价已经突破了6.5万元。而这次盘回来的6.8亿这个数字,已经是美邦最新净资产的双倍不止。

去年10月,美邦还用1.9亿卖了自己在武汉光谷世界城西班牙风情街的店铺。紧接着12月,用1.3亿卖了在贵阳的房产。今年年中,又向雅戈尔卖了沈阳的两个店铺,交易额3亿元。对于这几次交易,美邦宣布的理由都是为了盘活自己,救急用,搞点现金流出来用用。

哎,在美特斯邦威最绝望的时候,身边只有冰冷的几套亿元房产。

这边是卖出去了,另一头能拿出几个亿接二连三来接盘的雅戈尔,又是哪路神仙?

你以为雅戈尔是冤大头接盘侠,是连你二大爷都懒得逛的过气男装品牌,实际上人家手握设计师钟情的亚历山大王,真实身份还是房地产大亨,服装品牌只是其中一个业务罢了,典型的扮猪吃老虎。

图源小红书:@零售那些事

虽然确实是靠着卖衣服起家,但从妈妈辈起,雅戈尔就已经开始做房地产和金融投资了。2004年时已经在苏州、杭州、上海拿下地王项目,没过几年它的房地产预售金额就破了100亿。看似这回雅戈尔对美邦出手相救,愿意拿几个亿出来陪它玩,其实它也有自己的考量。毕竟这可是春熙路的黄金地段啊,这地产谁看谁不眼红。

做到今天,房地产已经是雅戈尔的主要营收来源,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2022年,雅戈尔营收148.21亿元,其中房地产板块收入就有85.5亿元,净利润是服装业务的三倍不止。

创始人李如成曾公开表示,“通过投资房地产和金融证券所赚取的利润,是雅戈尔服装做30年也赚不到的。”

但也不是每个走投无路想到卖楼的品牌都能像美特斯邦威这么好运,能碰到雅戈尔江湖救急。

今年年初同样想到卖楼自救的古早少女品牌拉夏贝尔,也在紧巴巴财务的无奈下拿出来自己在天津的工业房地产进行拍卖。资产评估3.25亿,但拉夏贝尔急着用钱,直接给打了七折,2.28亿就能出手。

就这样,截止拍卖结束时间,都没人来出价,拉夏贝尔的一腔希望只能破灭。

甭管是卖不卖得出去,我算是悟了,做品牌的宇宙尽头是搞房地产。品牌们现身说法,一言不合就卖楼。

看来这年头手里没几个大厦,还真不好混了。

02 不想搞房地产的品牌不是好大厂

每个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的牌子,都曾听说过来自过来人嘴里的神秘传言,“没有什么亏损是卖一套房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卖两套。”

企图靠手里的不动产盘活自己的品牌不在少数,美特斯邦威也不是试水鸭子。

今年3月10号,名震沪圈的“烘焙*股”克莉丝汀在上市连亏十年后欠了5700万,暂时关闭了自己所有零售门店。昔日千禧年*一家接近千店的烘焙企业,如今狼狈离场,总部人去楼空就算了,还欠下店铺租金、员工薪资、供应商货款等5700万的黄历债。

图源小红书:@快乐小狗

这咋办呢,卖房呗。克莉丝汀卖了自己在上海西藏南路的两层办公物业,又卖了人民东路的住宅物业,结果套出来的1689万还是杯水车薪。

这波没救回来,是传言出了问题吗。那必然不是,克莉丝汀没法靠卖房起死回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房还不够多、不够值钱的问题。

你看人家乐视,2016年爆发资金链危机,直接转头把自己最值钱的乐视大厦押了,换来了中泰创展的14亿贷款。虽然不能助乐视重回*,但还是解了燃眉之急,成功让断了的资金链重新续起来。

再瞧隔壁贝因美,作为著名奶粉品牌长期亏损,差一步就要被摘牌的时候,毅然决然卖了29套一线城市房产,换来的1个多亿保住了自己上市公司的名头。这不,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哎,克莉丝汀你傻呀,当年在一线城市多买几个房产,也不至于走到如今这一步。

毕竟这年头苦苦耕耘业务一整年,赚的钱可能还不如倒卖一套房子来得多。

2018年就宣布退出中国的手机厂商LG走投无路时,咬牙卖掉了自己在北京的双子座总部大厦,直接到手80亿元。要知道当年拿下双子座总部也就花了32.8亿,这波直接净赚40个亿,比卖手机还挣钱。去年深圳广聚能源卖了22套自己在南山区的东岸花园房产,比起当年购入价格赚了5800万,几乎和企业自己老老实实干一年的净利润持平

明白了,这回我是彻底明白了。面子上的没钱那都是给外人看的,手头里的不动产才是金矿。况且要是以为卖楼只能用来填窟窿、在关键时刻保命,那你的格局就有点小了。

对大企业来说,卖楼还能回报漂亮的财报、美丽的业绩。利润不够,卖楼来凑。

电影《志明与春娇》里,志明曾说“来到兰桂坊,一定要来翠华”。香港的翠华餐厅曾经可谓红极一时,是林青霞等知名影星的推荐餐厅。但2016年,翠华狂亏了4450万港元,市值从80亿掉到了3亿,就差关门大吉。

图源剧照:《志明与春娇》

但三年后,它演了一出熹妃回宫。甩出一份漂亮的财报,表示自己活得好着呢,财报中显示净利润增长了近1.5倍,猛赚了5580万港元。

没错,又是卖楼。通过卖自己的不动产,翠华套现了8400多万港币,成功熬过一劫。海马汽车也学会了这招。通过卖了自己手头上的401套房产,它实现了归母净利润1.7亿元,成功交上了一份赏心悦目的财务报表。

瞧见了吧,这也就是为什么,不止品牌,互联网大厂们也热衷于买楼。毕竟你坐公交车路过的普普通通写字楼,其实都是大厂们的保命符。

三年前,字节跳动豪掷50个亿在北京方恒时尚中心拿了块办公地,一改往日租大厦的习惯,*次手握有产权的办公室。从这开始。陆陆续续又花了100多亿,又是买地又是盖楼,北京上海各投50亿,专拿值钱地。

两年前,B站也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黄浦江边花81亿买了地。隔壁就是正在建上海新总部的美团,谁也不能输给谁。房产这东西,握在手里就是一辈子的财力。

深谙这个道理的还有小米,这几年它光是建设投资总部就花了90.7亿,其中北京的小米科技园占了52亿。对此,小米创始人雷军曾感叹“北漂,奋斗9年多,终于买房了!”

图源小红书:@京城大雯儿

不止年轻大厂们在给自己的未来铺路,老一辈儿互联网大拿们也没闲着。

近三年腾讯花在买地买楼上的钱逼近400亿元,几个一线城市都有腾讯大厦;阿里巴巴也四处购买房产,又是分总部又是分园区,眼睛都不眨;更别提在北京亦庄单独划了个区域的京东总部,员工吃喝拉撒全解决,足不出园就能解决打工和娱乐,真有点“梦幻岛”的意思。

大厂们疯狂买地,也不完全是为了便捷的办公和住宿,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存上一笔“以防万一”小金库。

毕竟面前摆着搜狐这个前车之鉴。

这几年搜狐经常被人遗忘在大厂名单之外,虽然两年前登陆了纳斯达克,但如今市值还也就和小米科技园差不多52.9亿。之所以能继续在北上广屹立不倒,还是因为背后有雄厚的不动产撑着。

2007年,搜狐一口气买了北京威新国际大厦8层,连带着大厦命名权和停车位,统统用钞能力收进来。大厦改名了,叫搜狐网络大厦,在宇宙中心五道口高高耸立;另一头的搜狐媒体大厦如今总价超12亿;石景山的搜狐畅游大厦总价超11亿元。这三个大厦的房产如今就值67亿元,比整个搜狐市值还高。

现在搜狐都开始出租自己的办公楼了,100平大概在每天3万左右的价格挂在安居客上,每个大厦都有办公区出租。

手里握着这三个大厦,谁也不敢小瞧了搜狐。其他大厂们除了规避搜狐的业务错路,还一股脑儿学会了攒房产这套。

图源小红书:@好楼推荐大使

大厦就在这里,你买过来我买过去,谁有钱叫谁名字。大厂之间你来我往,几个亿的流水资金巡回运作。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楼塌了。没有资金问题的品牌和大厂们疯狂给自己买地买楼以备不时之需,就怕哪天自己碰到事没有黄金地段的楼可卖。

说不定不仅能救回资金链、保住挂牌。时候一到还能再赚一笔,做个*财报出来。

有人曾靠着房地产飞升,有人曾因为创业走上人生*。现在我们刷着“创业是中产返贫*步”和“买房有风险,贷款需谨慎”的短视频,看着大企业们靠卖房堵窟窿、甚至活得还挺滋润,只能感叹一声:世界可真是个草台班子。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