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数万亿资金潮涌:银行开始追着给科技公司放贷了

1月末,中央和各地监管部门接连公布银行信贷相关数据,针对科创企业的贷款数据是其中重点,且增幅显著。

当信贷资金涌向科创,科技型企业有望在干涸的一级市场获得水源,银行则要在抢占自身并不熟悉的科创新版图的同时,控制不良修炼内功。

“从去年10月到现在,连续有几家银行主动找到我们,长期以来都是默认和投资机构打交道,对于来自银行的主动信贷服务比较陌生,甚至有一些不习惯。”

一位创业公司CEO向钛媒体App如此描述了近期见闻,“银行还提供了各种创新信贷产品。比如可以先参考当前的估值提供信贷,公司可以在3年后再还贷,也可以提前还贷。”这位CEO透露,其公司定位硬科技,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但仍在盈亏线上波动。

无独有偶,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也表示,在从事风投行业近20年以来,其投资的初创科技型企业在实现规模化以前,几乎从未有一家公司获得过银行贷款。但2022年至今,在所有投资的B轮前企业中,有30%获得了不同规模的银行授信和贷款。抵押物是知识产权、科技产权,而非固定资产。

李丰称,银行信贷投放方向的转变让他“体感上有一些诧异。”

银行信贷转向科创型企业的政策大背景是,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位列首位。其后,央行联合科技部等多个部委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要求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当信贷资金涌向科创,科技型企业有望在干涸的一级市场获得水源,银行则要在抢占自身并不熟悉的科创新版图的同时,控制不良修炼内功。

信贷资金涌向科创

1月末,中央和各地监管部门接连公布银行信贷相关数据,针对科创企业的贷款数据是其中重点,且增幅显著。

1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介绍,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其中,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

1月26日,央行发布的《202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中,首度单列“贷款支持科创企业”一节。《报告》指出,2023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2.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9%,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1.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3.64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5.2个百分点。

分地域来看:

北京:2023年全年,北京辖内科创企业贷款余额9577亿元,同比增长18.4%;

广东:2023年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22.4%;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27亿元、同比增长23.1%。

深圳:截至2023年11月末,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2.9%、26.1%,分别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24.5个和17.7个百分点。

上海:截止2023年三季度,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4.9%和31.7%。

相关新兴产业贷款规模及占比(单位:万亿元)

监管部门也连续发布相关细则,具体指导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

比如,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这份《通知》专门提到,“小微型科技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可较各项贷款不良率提高不超过3个百分点”,“要丰富融资模式,包括抵质押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供应链金融等几个方面。”

可以参考的是,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8539.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5.4%。

以上《通知》还提到,“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科技资源集聚的地区,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专注做好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

在这一方面,深圳于2023年11月出台《关于推进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支行建设的指导意见》,为*科技支行建设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提到,引导银行机构对科技支行适当下放授信审批、利率定价等业务权限,在信贷资源和绩效考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持续丰富科技信贷产品,提高科技信贷的获得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小企业中,科技型企业才是当前银行信贷资金重点倾斜的方向。

一位消费行业B轮创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告诉钛媒体App,其公司账上趴着数千万现金,并且有持续现金流,但近期在招商银行仅获得了500万元授信,在其公司注册地的城商行也仅获得了1000万元授信,“银行认为我们没有可抵押资产。”

新风险需要新风控

以银行传统的信贷服务标准来看,科创企业并不是优质的贷款对象。

核心原因在于,传统风控原则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是基于三张报表和抵押物,但现实中,绝大部分科创型小微都无法提供清晰的财务报表和合格的抵押物。

一位城商行对公信贷经理向钛媒体App表示,一方面是科创型小微的技术转化周期长,经营风险较高。另外,该类企业的最核心资产是人才、专利等无形资产,传统银行很难去精准评估其实际价值,也无法授信。

除此之外,科创型小微还时常面临着临时、大额的资金需求。例如在某个特定研发阶段,或原材料供应紧张时囤货等,他们必须迅速筹集大量资金。

对于科创企业的贷款风控,一些银行结合科创型企业的特点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以人行深圳分行推动辖内银行机构推出的“腾飞贷”为例,与传统信贷模式相比,“腾飞贷”在授信模式、利率设定上均有一定创新。

在授信方面,在 “腾飞贷”模式下,银行更关注技术、知识产权、科研人才等体现科技型企业价值的指标。在利率设定上,将贷款成本与企业发展成果挂钩,在更长的金融服务期间平衡风险溢价。

在该模式下,平安银行推出了适用“停机坪”企业的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所谓的“停机坪”企业,指的是处于中间阶段的高成长期企业。产品期限为2年期及以上;贷款利率以“固定+浮动”方式计息,约定前期收取固定的基本利息,贷款结清当年收取浮动利息,挂钩企业的营收增长率并设置上限。如企业营收实现增长,则按约定进行发展成果共享,否则无需支付浮动利率。

总而言之,“腾飞贷”试图在前期先通过利率定价和收息上的灵活安排让利于企业;在企业盈利能力增长后,银行再适当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从而实现整体贷款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评级模型也在升级。一家城商行客户经理向钛媒体App表示,在对一家物联网企业的服务中,他们没有按照传统企业完全靠资产抵押的信贷模型,而是通过与企业共享数据,在贷前、贷中、贷后实时监测企业运营数据,把握企业现金流动情况,动态追踪企业规划的进展情况,确保资产的有效性。

不良容忍度也在提升。上述客户经理表示,一般而言银行贷款的不良率都是限制在1%左右,最高不超过2%,但是对于科创类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科创类企业,往往对不良的容忍度会提升到3%以上。他还表示,其所在银行内部在强调,在做科创贷款时会落实“尽职免责”。

一家股份行分行行长向钛媒体App分享了实操经验,在他看来,对于潜在风险暴露问题,可以通过几种手段来降低:

一是通过额度来控制风险。建立额度分级审批机制,比如500万以内的融资,银行建立风控模型,采用线上审批模式;1000万要增加线下流程,随着额度提升则风控标准也提升。

二是通过标准来控制风险。把科创企业的共性标准找出来,比如国家认可度(如小巨人,国家高新等标准)、资本认可度(如股东中PE、VC的层级)、税务情况(反应经营情况)、舆情信息等标准的划分,在经营单位展业营销中予以指导,过滤掉高风险企业。

三是通过行业来控制风险。首先是判断行业成长性,比如商业航天、量子计算、AI、大数据等领域,这是结合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才做出的判断。其次是关注行业供应链,定位核心企业、链主企业,用供应链金融切入科创企业服务。再次是关注资本投资链,将股权投资作为行业的风向标,提升银行对行业的认知。通过投贷联动的方式深化对科创企业服务。

“与其抱怨监管环境,不如着重锤炼内功”

除了直接提供信贷资金外,银行业也在围绕科技型企业提供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服务。

微众银行科创金融部总经理助理梁焕向钛媒体App表示,除了提供科创贷,微众正在试图出传统银行的思路,用非金融的服务来帮助科创小微企业获得更多资源。

比如,政府希望把优惠政策传导至产业,但企业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一项贴息政策。微众银行接入深圳南山区、香洲区等政务平台,企业通过一键贴息功能即可完成备案。再如,在创投方面,微众推出了微创投平台,帮助科创企业深入了解创投机构的偏好赛道、风格和过往战绩,也能为企业精准匹配合适的创投机构。甚至微众银行还在与招聘平台合作推出科创企业人才招聘等服务。

长期以来,企业、政府、投资平台与银行之间缺乏可直接对接的有效平台载体,以上的探索正是为了试图搭建起这一平台。

“投贷联动”模式也在加速推进。所谓投贷联动,是融合银行信贷和股权投资的一种业务模式,商业银行和VC/PE等投资机构合作,或通过银行自身的投资子公司,以“股权+债权”的模式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

2023年5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文件,鼓励银行机构创新开发信贷产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外部投资机构深化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大型银行要做投贷联动,同时要向一家企业进行贷款和股权投资,可以轻松实现。当然,我国这一业务目前处于试点阶段。”

以民生银行为例,其与下属子公司民银国际已在宁波设立科创母基金,并在苏州、杭州成立科创股权投资基金,与母行协同为客户提供投贷联动创新产品服务。目前已完成对多家中小科创企业的股权投资。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通过对比中 美之间关于科创金融的监管条件指出,“我国银行在目前的监管条件下,从事多种类型的科创金融似乎障碍并不大,甚至有些细节比美国还宽松。”例如,以上我国大型银行可以从事的投贷联动模式,在美国并不允许。

王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的银行们有没有能力完成对各种科技企业的行业和个体的深度研究,掌握这个行业最新的技术前沿,及其行业前景。同时员工‘个人能力’能不能转换为‘组织能力’,比如一线经营人员搞清楚了科创企业,行内有没有顺畅的业务流程去完成审批、投放和管理。”

在他看来,“与其抱怨监管环境,还不如着重去锤炼内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