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成果,正一个个从实验室「醒来」

尽管国内科研成果转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有一些企业脱颖而出,他们中有的成功跻身独角兽,有的走到了行业细分赛道第一梯队中。

不知从何时起,一股投资风潮兴起,刮向了正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的教授们。

尽管前几年就有“5年带动投资逾50亿”、“清华、浙大5年合同金额超百亿元”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喜人报道。但显然,这一次风潮不同凡响。

如同当年风投机构们纷纷押注共享单车、 O2O、二手交易平台等,如今,风投机构们将目光瞄到了实验室里科研成果转化上,纷纷进场,试图在下一个风口来临之前成功抢占到更好的身位。

随着风投资本的追捧和市场热情的高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教授受到鼓舞主动走出象牙塔创业,正成为“硬科技”创业的中坚力量,科学家创业蔚然成风。

尽管国内科研成果转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有一些企业脱颖而出,他们中有的成功跻身独角兽,有的走到了行业细分赛道*梯队中。

高大上的科技成果,正一个个从实验室“醒来”,真正走向生产线,飞入寻常百姓家。

万亿投入,90%水漂的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高校、科研院所等则是科学技术最重要的产地和摇篮。

在我国,截止2023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本科院校1275所。其中,有147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115所高校曾列入211工程建设,39所高校曾列入985、211工程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中央级科研院所259所,国家级科研院所199家,重点科研院所共计458家。此外,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3个分院、114家科研院所和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我国论文数量和科研人员数量均处于世界*,整体科研水平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如果说基础研究是科研成果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甚至10到N的跨越。

从基础研究到实现产业化,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一般来说,一个原创的成果转化,要经过技术原理构想、实验室小试、中试以及产业化商业化发展等多个阶段。

现实情况是,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只有30%,与发达国家相差一倍,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更是只有可怜的10%。也就是说,我们每年投入数以万亿计的科研研究专项资金换来的研发成果,有90%打了水漂。即便是处于成果转化期间的企业,大部分产品也都处于工程样机、原理机阶段,或仅仅只有一个产品雏形,产业化更是遥不可及。

结果是,很多基础科研的终点可能只是一篇静静躺在库里的论文,毫无实用价值;企业发展停留在产品样机阶段、难以维系。不仅造成了科研成果的巨大浪费,还拉低了整个社会技术进步的后腿。

如何破解实验室文章和专利内循环、基础科研低水平内卷、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成为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关键要素。

四端齐发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转化的闭环涉及技术、人才、资金、环境、市场等诸多要素。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转化向产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公司、风投机构围绕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政策端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来激励、激活、释放全社会的科研成果转化热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包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等。

这些政策内容涵盖成果转化实操、奖励与职称评定、科技成果评价、区域创新、创新转化服务、科研人员与机构创新、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等多个方向。

在成果转化链路中,政府不仅扮演着长期政策出台者,也是资金支持和技术资源的提供者,更是创新氛围和城市空间的打造者。

供给端

高校、研究机构是高新技术成果的主要创造者和开发者,也是整个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主力军,有丰富的政策优势、资源和人才优势,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桥梁。

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除了加快基础科研开发研发,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产业的紧密合作,争取广泛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转化策略,激发科研人员自主创新、自主开发、自我转化的能力,将成果转化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市场端

市场端包含创新企业、大企业和市场需求方。

创新企业是科研成果的主要应用者和推广者,其与研究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将高新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或商业产品,同时实现自身的技术升级和转型。

大公司则为创新成果价值实现提供平台支持和资源链接。阿里达摩院、腾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百度投资、药企孵化等都是大公司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方式。

市场需求方提供市场需求和反馈,引导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方向。

资本端

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普遍处于早期阶段,有的甚至处于原理构想阶段,所需资金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项目转化成功率也比较低。

而几乎全世界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资金,而主打长期主义的风投机构加入无疑为成果转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除了核心技术支撑还需要各方的通力协作,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科学研究没有快车道,但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有快车道。

03.

实验室长出的两家初创公司

当热门赛道不再代表高回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成为社会主流,以科学家为创始人或创始团队的科技转化型企业正迎来黄金时期。

近些年,各方正不遗余力地将一件件科研成果推向市场。

放眼当下,脱胎于前沿科研成果而成立的初创型企业或早期小型团队越来越多,科技创新迸发了新的活力,成果转化也按下了加速键。

本文选取了2个最新成果转化案例。

噬菌体科技型企业「格瑞农」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和格瑞农生物的校企合作潜力股,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噬菌体毒株选育、制剂研究、自主生产及市场推广的企业。

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喜亮,系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既是企业家也是专研噬菌体十余年的科学家。

在噬菌体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上,格瑞农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成立了“噬菌体联合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分两部分展开工作。一部分由王喜亮扎根高校,带领数名硕士、博士研究团队,负责噬菌体的基础理论研究;另一部分由格瑞农研发负责人黄金梅博士带领数十人组成的企业研发中心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石上探索应用路径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两头的共同努力下,产品取得了市场化突破和资本认可。今年还将组建渠道团队,开拓市场,并提高市场对噬菌体的整体认知度。

还有一家公司,孵化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中科搏锐」,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医疗器械企业,核心业务是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监测设备。

由中科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蒋田仔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在他的引领下,团队所在的脑网络组研究中心在脑科学领域积累了逾20年经验,提出了全新的人类脑网络组图谱、光电同步脑活动检测仪等脑科学重要成果,最终形成面向临床的医疗器械产品,在麻醉科、重症监护科、卒中中心等场景得到实际应用。

A轮财经的思考:科技创新链的九级说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若把科技创新链划分为9级,1到3级在实验室、4到6级是工程化、7到9级为产业化。

院所苦练内功、招才引资,政府全力支持、保驾护航,风投深度关注、持续加码......推动技术原理到实验室样品,再到可广泛应用的技术和产品,并最终实现利润反哺科学研究。

只有把每个环节落实到位,“科技之花”才有可能结出“产业之果”。

部分参考资料:

1.科技成果转化,如何加速?

2.一面迷途,一面澎湃,国内的科研成果转化真的准备好了吗?

3.科研成果转化率仅10%,卡在哪了?

4.华中农大科研支撑,格瑞农生物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5.中科搏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谊安医疗*投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A轮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先进制造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