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退市的美国新造车菲斯克(Fisker),再次亮起红灯。
最新消息是,宣布停产六周。
停产原因自然是没钱造车了,为了应对现金流紧缺,菲斯克打算通过出售可转换债券,筹集1.5亿美元(约10.8亿元)的资金。
但这些钱对于菲斯克来说杯水车薪,在此之前就因股价过低,收到了纽交所的退市警告。该公司近期曾警告称,今年可能面临现金耗尽的风险。
曾经的菲斯克,信誓旦旦称要来中国卖车,如今在本土都自身难保,并且已经处于破产边缘。
如今股价仍在继续下跌,截至发稿,股价仅为0.122美元,市值仅6500万美元,还不到一亿,相较于*时期,股价蒸发超过99%。
新造车的寒气,终究是吹到了美国。
01
停产、清库存、筹钱
为了避免可能到来的破产,菲斯克宣布从3月18日起将停产6周。
停产带来的好处,除了可以缓解现金流紧缺,还能通过这一举措调整库存水平,从而推进战略融资计划。
是的,这家风雨飘摇的新势力,还有不少库存车没卖出去。
菲斯克官方表示,他们在今年1月份没有生产任何一辆Ocean SUV(旗下*量产车),但其生产合作伙伴麦格纳,在奥地利工厂于2月1日至3月15日期间,共生产了约1000辆新车。
今年一共交付了约1300辆,看似是供不应求,但去年剩下的实在太多了,除去今年交付的订单,目前还有大约4700辆库存车,这些库存整车的价值超过2亿美元。
对于今年的产量,菲斯克预计在20000至22000辆。为了达成这一规划,菲斯克就需要额外的融资,没有钱就只能减产加裁员。
为了筹钱,菲斯克打算出售优先担保可转换的债券,将以原始发行价折价10%的价格发行,总收益额为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
根据菲斯克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强制性文件,这些债券将以折扣价出售给波兰的一家投资基金CVI Investment,CVI则通过Heights Capital Management运作,可以将债券转换为菲斯克的股权。
只不过这看似救命的1.5亿美元,却并没有那么容易获得。
这笔融资承诺由菲斯克2025年到期的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提供,将分四批进行,还得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提交推迟的2023年年度报告,以及继续与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就潜在投资进行谈判。
菲斯克在周一的时候表示,正与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就可能的潜在交易进行谈判,包括投资、联合开发电动汽车平台及在北美生产等方面的合作。
但菲斯克没有透露这家大型汽车制造商究竟是谁,以及具体的投资金额。这桩扑朔迷离的合作,似乎很难听到回声。
02
股价已蒸发99%
菲斯克的境况一个月前就被摆到了台面上。
2月16日,菲斯克官方发布一则公告称,因公司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收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不合规通知。随后称,公司可能无法继续运营,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撑未来12个月的运转。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菲斯克已经在为可能到来的破产做准备了,甚至聘请了重组顾问来帮忙。
不过菲斯克也表示,他们现在还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只不过为了获得与投资者谈判的时间,才没有在3月15日当天,为2026年到期的债券支付共计840万美元的利息而故意违约。
据悉,截至3月15日,菲斯克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余额为1.209亿美元,低于去年年底的3.959亿美元。
简单来说,就是菲斯克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实际的财务状况已经很糟糕,需要额外的资金注入。
2023年全年和四季度财报显示,菲斯克仅在第四季度的净亏损就高达4.636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7亿美元,增加2.7倍,而营业额仅为2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1亿美元。
亏损增加、营收不够,自然是因为销量差事。2023年,菲斯克的产量有1万多台,但只向客户交付了4900辆,还不及产量的一半。
为了刺激销量,去年菲斯克还下调了Ocean的售价,目前该车*的版本售价约3.9万美元。
除此之外,菲斯克的股价也从今年开始暴跌,2020年菲斯克通过SPAC上市之后,股价一度高达32美元,市值超过88亿美元,但如今菲斯克的股价已下跌超99%,市值仅剩不到一亿美元。在此之前,2022年和2023年也已分别下跌了53%和75%。
此时的菲斯克,急需有人来救火,此前据路透社报道称,这个救世主可能是日产,双方已在商讨合作事项。
消息人士透露,具体的合作协议条款,可能包括日产对菲斯克卡车平台投资超过4亿美元、建造自己的电动皮卡,并从2026年开始在日产美国工厂为菲斯克生产阿拉斯加电动皮卡。
但这个说法也仅仅是虚晃一枪,双方都没有透露最终消息。
03
“这车免费送我也不开”
对于菲斯克是如何从市值88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走到濒临退市的,官方也给出了一些理由。
菲斯克目前旗下在售的车型,有且只有一款电动SUV——菲斯克Ocean,但是菲斯克并没有自己的生产设备,而是选择了外包这样的轻资产模式。
给菲斯克代工生产的合作方是麦格纳,负责在其奥地利格拉茨的工厂生产菲斯克Ocean。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菲斯克表示,从奥地利向美国运输车辆的物流问题一直是一大阻碍。
车造好之后还要卖出去,但在销售上菲斯克也遇到了麻烦,菲斯克称无法建立所需的分销和服务网络,所以不能快速将产品交付给用户。
和国内外大多数新造车一样,菲斯克最初也像特斯拉一样采用直营的销售模式。但在今年1月,为了扩大销售和交付网络,菲斯克放弃了直销模式,转向传统的经销商模式。
切换经销模式也是菲斯克此次不幸的开端,菲斯克称,公司突然过渡到传统的经销商网络影响了销售,遇到了经营困难。
到目前为止,Fisker已在美国签约了六家经销商,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拥有100家销售菲斯克的门店。
如果只是上述问题,菲斯克或许还不至如此。在最重要的产品力上,菲斯克的表现也一言难尽。去年五月,菲斯克*电动SUV被曝光软件容易出现故障,估计需要数月时间才能解决。
外网知名数码博主MKBHD此前在试驾过一辆菲斯克Ocean后称:“这是我试驾过的最差汽车”、“你把这车免费送我,我也不开”。
试驾体验过程中,MKBHD发现这台还没进行操作系统2.0版本更新、但已经交付的车,有非常多的问题,比如智能钥匙无法正常工作、存在溜车风险的坡起辅助、无法实时监测的太阳能车顶、各种警示灯在仪表随机亮起等。
除了软件上的Bug,MKBHD还认为车内一些空间布置也不够合理,比如托盘桌占据了大量手套箱空间、多功能方向盘上的按键极易误触等。
在MKBHD发布了试驾体验视频后,菲斯克立刻推送了新版本的OTA更新,解决了诸如驻车电耗、智能钥匙、太阳能车顶等软件功能上的问题。
此外,前不久,菲斯克Ocean还因刹车失灵遭到投诉,面临美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调查。投诉称,菲斯克Ocean无法切换到停车模式或预定档位,可能会导致车辆意外移动。
除了产品力拉胯,外部环境也经历着翻天覆天的变化。
如今电动车的需求已经不再强劲,2023年欧美纯电动车总销量虽然仍保持增长,但增速已经较之前出现明显放缓。而几乎是一夜之间,国外的纯电赛道上,似乎就剩下了特斯拉一个孤勇者,在丰田的带头下,多家国际巨头车企先后宣布推迟电动化战略。
SA分析师The Asian Investor表示,市场高估了电动汽车需求,低估了扩大生产的难度。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纯电动的热情也开始减退,北美《消费者报告》不久前发布了2024年消费者*汽车排名,前10名中有6款车型都是混合动力车型,而纯电车型只有一款Model Y上榜,其他的三款则是燃油车型。
菲斯克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需求的因素,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进军中国估计更是遥遥无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