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最新人口数据的陆续公布,各主要城市的人口状况揭开谜底。与经济领域“万亿俱乐部”的再扩容不同,“千万人口俱乐部”在2023年暂未迎来新晋成员。
从人口数据来看,此前14座常住人口在900万以上的准千万人口城市中,已有6座公开了2023年末的最新人口数据。其中,合肥2023年新增常住人口21.9万人,常住人口数达985.3万人,成为目前距离千万级人口最近的城市。
第二接近千万人口的是温州,去年新增常住人口8.2万人,人口增量近7年来首次超越宁波(新增7.9万人),常住人口976.1万人,继续以*宁波(969.7万人),保持浙江人口第二大城市。长春则扭转了此前负增长态势,在2023年逆势增长3.65万人,常住人口达910.19万人。
邯郸人口数量连续5年下跌,2023年末常住人口917.31万人,较上年减少10.79万人,是已公布数据的准千万城市中*负增长的。而南京常住人口的增量从上年的6.8万下滑至去年的5.59万人,2023年末为954.7万人。
△ 合肥成为目前距离千万人口最近的城市
尽管各城市从人口体量上看,距千万人口仅差临门一脚,但在人口存量时代下,各个城市仍在试图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广州、武汉等超千万人口的城市继续放开政策,吸纳人才,福州、南宁等一众常住人口低于900万的城市也设定有千万人口目标日程,试图挤入“千万人口俱乐部”。
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这“最后一步的跨越”难言轻松。
01 合肥,最接近千万人口的城市
2023年,合肥常住人口985.3万人,较2022年增加21.9万人,增长2.3%。安徽交通广播官微指出,这一增量位居全国26个万亿城市首位。这也意味着,合肥人口增量反超杭州、长沙,成为人口增量*城。
毫无疑问,合肥正成这场“引才大战”的大黑马,其迁移人口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23年,合肥市迁移净增长人口实现连续三年持续攀升,2023年达创纪录的20.1万人,占净增常住人口的91.8%,其数量与比重都稳坐准千万城市*。
除了人口吸引力不断增强外,合肥自身还保持着较为可观的自然增长率。2023年,合肥出生人口7.8万人,出生率7.98‰;死亡人口6万人,死亡率6.16‰;自然增长人口1.8万人,自然增长率1.82‰,继续保持正增长。
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经济及人口体量过小,合肥被戏称为“中国*县城”。从过去的“大县城”到如今距离千万级人口最近的准千万城市,在合肥的跨越式发展中,2011年“拆分巢湖”是这系列转变的关键节点之一。
2011年,安徽进行了一次重大行政区域划调整。当时拥有1区4县的地级巢湖市被正式拆分为三部分,分别划归合肥、芜湖和马鞍山三市管辖。其中,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庐江县亦划归合肥市管辖,由此合肥面积增加近438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06万人。
而在这之前,合肥面积仅7000平方公里左右,常住人口570万人,远小于当时的省会城市平均值。
△ “拆分巢湖”后,合肥常住人口迎来跨越式增长。(图源:Wind)
“不仅是人口上的简单‘增肥’,更多的是产业空间的扩展。”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时代周代记者,受限历史原因,此前合肥工业基础与产业空间都存在不足,但“巢湖撤市”后,产业空间得以向南拓展,这使得合肥对内可联通芜湖、马鞍山等省内经济工业强市,打造合肥都市圈;对外能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承接产业转移,并为后续的新型产业预留了空间与基础。
合肥后续发展的情况,可以从其经济增幅上一窥究竟。
2010年,合肥GDP仅2701.6亿元,但到了2020年,合肥GDP便已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45.72亿元。十年间,合肥经济一路狂飙,经济增幅达271.84%,远超同期全国GDP的增幅(152.4%)。其GDP规模更是超越西安、烟台等一众城市,全国排名升至第20位,合肥城市地位也一举从中部“大县城”上升到区域性特大城市。
有了经济产业,就能提供就业、拉动人口增长。
目前,合肥的GDP增速上已连续3年高于有着“徽京”之称的南京,而伴随着合肥的崛起,安徽不少外出务工人员、技术人员回流至合肥。
2020年,合肥常住人口数量反超南京5.03万,目前这一优势扩大到了30.6万人。在合肥人口增长的同时,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6121万人,比上年减少6万人。这意味着,强省会政策目标下,合肥城市人口集聚度进一步增强。
△ 随着合肥的崛起,南京或难再称“徽京”。
目前,合肥距离千万人口级仅差14.7万人,根据2016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预计合肥市域常住人口到2030年将达1000万人。也就是说,合肥每年仅需新增2.45万常住人口,即可完成这一目标。
从短期来看,合肥已将目光投向了大学生。据合肥日报报道,2024年春节,合肥已派出10个工作组走进54所高校,发出“合肥行”活动邀请,邀请高校领导携师生代表、人才团队来肥考察交流,并给予学生往返路费补贴。
而从长期来看,合肥的规划是布局量子通信、计算、生物技术等系列前沿科技。根据合肥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将围绕合肥滨湖科学城(滨湖新区),建设全国重要的科创资源集聚中心,打造“科大硅谷”等一批“科大系”“工大系”“中科系”创新集聚区。
02 温州,流动人口再度涌入
在2023年的引才大战中,表现同样亮眼的还有温州。
与合肥不同,作为老牌的准千万城市,温州常住人口早在2010年就突破了900万,成为浙江省*坐拥9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但此后,温州人口增速缓慢爬坡,十年间人口增量仅有45万,排在全省倒数第五,增幅倒数第二。
期间,温州常住人口还在2014年一度出现下滑。当年温州人口减少12.9万,直到2017年年末,温州才追上自己在2013年的水平。2022年,温州常住人口967.9万人,仅*宁波6.1万人,随时有被反超的可能。
△ 2014年,温州常住人口一度出现下滑。
“近些年,温州大力推进‘三改一拆’,整治了一大批危旧房,相当一部分外来人口出于成本考虑选择新去处。”温州市统计局一位工作人员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温州人口一度下滑的原因之一。
“人口规模迫切需要再上一个大台阶,”在2022年印发的《温州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温州表达了对当前人口难以提供充足经济支撑力的担忧,并提出力争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人。同年8月,温州对全市迁移政策进行统一,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全面取消县市落户门槛,使得出租房也能落户。
随着温州加快了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强都市产业补短跃升力度,流动人口再度涌入温州。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温州市流动居住人口总量为363.24万人;2023年底已经达到422万人,增长了58.76万人。
目前来看,在2023年的引才大战中,温州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新增常住人口8.2万人,人口增量近7年来首次超越宁波。未来,温州将继续招才引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将聚焦“五化建设”,持续打造宜居城市。
03 人口流失短期内或难以扭转
在人口存量时代,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尽管准千万城市中,目前只有邯郸公布了常住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但从趋势来看,南阳、保定、徐州、哈尔滨的常住人口已经连续多年下跌。根据CEIC以及官方统计数据,哈尔滨常住人口数从2019年的1076.3万,下跌至2022年的982.4万,4年间减少约94万人,跌出千万人口俱乐部。
同样跌出千万人口俱乐部的还有保定与南阳。2013年保定常住人口尚有1141.6万,南阳有1019.5万,但近10年过后,2022年末,保定常住人口剩有914万,南阳剩有961.5万。
而此前常住人口增势相对迅猛的徐州,在2021年和2022年也接连下跌,2022年末的常住人口为901.9万,较2020年的高点减少了6.5万人,距离重回800万区间,仅一步之遥。
“这和地区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曾刚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近两年来,中国经济整体上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城市,经济相对低迷,再叠加本地的出生率下滑,以及引才大战中被临近城市的吸虹,这也导致了部分城市的人口外迁较为严重。
从GDP增速上来看,曾刚指出,近些年,上述城市的经济增速均在国家线上下浮动,鲜有经济增速能稳定*全国GDP增速的。具体产业上也多以钢铁、机械等传统重化工产业为主,受经济周期影响大,产业总体产量也存在过剩风险。
而地理位置上,上述城市无一不靠近新兴经济城市。以南阳为例,南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省内跨市流动人口中,流出人口60.11%去往郑州,总人数达到35.08万。
如何突破?人随产业走,是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和规律。而从规划来看,不少城市都将传统产业转型视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出路。南阳也不例外,在2024年的地方两会上表示,将抓住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持续突破的关键之年,推动产业升级上攻坚突破的愿望。
邯郸市政府高层也指出,未来将大力实施钢铁、焦化、煤炭、建材四大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让传统产业由跛行的巨人变成快跑的强者,以产业重塑锻造新的竞争优势。徐州市方面也明确表示,将继续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断扩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机制,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但人口流失很难在短期内将情况扭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周福林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产业转型在短时内难以完成,而更为重要的是,转型升级需要有适配的劳动人才,当前各城市人才人口引进政策“能出尽出”的背景下,传统人口流失地区的竞争力明显偏低。
曾刚还补充道,城市能级越高的城市,越能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与政策扶持。“中央财政近些年力度虽大,但产业投资领域的资金基本流向高新技术领域,这也恰巧是大多数人口流失地欠缺、人口流入地擅长的。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间有可能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能否打破这一僵局?在周福林看来,合肥的成功突围就是很好的学习样板。“每个地方都值得去借鉴,至少可以做到优化营商环境,提前完善配套措施。但具体项目落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