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11学霸假扮专科生,这面试比爽剧上头

“扮猪吃虎”式的面试视频,成了打工人的爽剧平替。而回归面试本质,本是求职者与面试官双向选择的途径,怎么就成了企业的单向凝视?

“但你是专科啊兄弟,要12k不合适吧。”

视频中,正在面试的HR语气颇为傲慢,不等应聘者回应就继续提问,“我们应届生一般都是五六千的。你说你熟悉VUE对吧?那我问你,VUE的响应式是什么?想在VUE里做响应式更新,数据在哪里定义?什么是MVVM?”

本以为一连串考问会达成压价的目的,应聘者却游刃有余,既给出了定义,还拓展分析了相关的利弊。

HR显然也没有料到,面前的这位专科生不仅理论扎实,也颇有实践经验。但本着省钱的原则,还是不得不继续在鸡蛋里挑骨头,“你毕竟还是零工作经验。这样吧,我给你申请一下,九千。”

应聘者显然不吃这一套,“不好意思,我暂时接受不了。我这边待会还有个面试,就先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说罢,转头走人,只留下HR错愕的表情。

而以上的一切,都是一场半真半假的面试——面试是真的,但应聘者的资历是假的。

不同于以往的简历作假——虚高学历、杜撰经历、薪资造假,这位应聘者原本是一位211毕业,在大厂有过丰富工作经验,甚至是带过团队的行业大佬,通过简历反向造假的方式,伪装成专科应届小白,并把整个面试的过程都记录了下来,直接演了一出求职版的“扮猪吃虎”。

除了一部分有明显摆拍痕迹以外,大部分的记录还是相对真实的。(图/抖音截图)

这类反向造假的面试视频,并非某个账号的专属,参与拍摄的博主,也大多都是高学历群体。看着视频中hr被反向拿捏,“苦面试久矣”的打工人在评论区催更的同时,也不忘高呼“解气”。

只可惜,把面试拍成爽剧,看似是扳回了一局的职场反击战,结局反而会沦为职场环境恶化的加速器。

扮猪吃虎,

永恒的流量源泉

从古至今,扮猪吃虎在各种叙事中都不缺观众。

主人公在最初被围观者低估,但最终逆袭的情节,不仅仅是一种叙事技巧,也符合观众所期待的情节发展,因为它给予观众一种被满足的“复仇”心理。

拿去年就开始爆火且捞金无数的短剧来说,其本质也无非是售卖“逆袭感”。而相比动辄消费大几十块的短剧,假装面试的视频则是打工人*的爽剧平替。

无论是在工作中被无情打压,还是在求职中处处碰壁,都能靠“假装面试”里的反转,短暂地享受扳回一局的快感。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不公与欺压常有,而反抗不常有。

只可惜,假装面试的视频有多解气,现实中的面试就有多闹心。

键入“离谱面试”之类的关键词,你可以轻易在互联网上观摩打工人的求职血泪史。如果非要把糟心程度量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档:

*档:毫无遮拦的性别与年龄歧视、HR不专业的提问、帮HR冲KPI的敷衍面试等行为。这类企业常见的骚操作,见惯不怪的打工人已经懒得吐槽。

在三轮面试后才被告知真实工资会严重缩水。( 图/微博@白鹿视频)

第二档:频繁变卦的口头offer、通过面试白嫖方案、通过多轮面试后才告知真实工资会严重缩水、单方面毁约应届生等。应聘者为了获得offer付出了极大的成本,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反倒利益受损。

而相较上述行径,最能让人血压飙升的,莫过于侮辱性面试了。

有网友分享了她近期面试某互联网公司的经历。整场面试堪称职场PUA的典型样本:应聘者的每项成绩都会被质疑, 每个观点都会被反驳,每段经历都会被考问。面试过程中,她完全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尊重,处处都充斥着来自上位者的打压与凝视。

点开图片“欣赏”面试的窒息瞬间。(图/脉脉截图)

或许会有人认为,面试官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测试应聘者面对压力和质疑的真实反应,也可以达成压价的目的。

但实际上,被滥用的“压力面”,只会暴露企业的不专业:HR在面试过程中展现出的不真诚和傲慢,不仅不能有效评估求职者,还可能损害公司的形象和吸引力。

一方面,如果因为质疑的方式就同意减薪,招到的人也只能是内核不稳、不够自信的应聘者;另一方面,若应聘者只是因为低估了自己的“市场价”而接下offer,那在入职一段时间后,了解到真实的行情时,很难不跳槽。

相比节省下来的工资支出,频繁的人事变动,对一家公司的损失可能更大。

被玩坏的“压力面”

在谈论“压力面”的滥用的情况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压力面”?

强硬的态度、无止境的质疑和步步逼问?这种做法其实离专业相去甚远。“压力面”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在双方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合理施加压力,而不是单方面的高压态度。

此外,“压力面”更适合部分高管,或是薪水高于市场价30%的岗位。如果是普通员工级别的工作也玩这套的话,聪明的应聘人一定会绕道走。

正如一位HR在知乎的提问:求职过程中发现不少同行都会使用压力测试,上司解释说这是短时间内,用极端的方式来了解候选人能力最有效的办法。但个人并不喜欢这种方式,同时也觉得,这反而会让候选人在短时间内对公司产生不好的印象。“公司并没有牛到非来不可,一旦求职者同时拿到多个offer,多半会被*个排除掉”。

来自招聘顾问公司华德士发布的白皮书《优化面试流程选聘优秀人才》,同样印证了这位HR的推测:相较薪水、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内容,61%的*人会根据面试来判断一家公司真正的风格。同时,有67%的候选人,会因为糟糕的面试体验而放弃工作机会。

无数网友在面经中也总结道:“这么缺心眼的做法,只有低自尊老板才喜欢搞。职场PUA同理,请自卑的领导们乖乖对号入座”。

其实,面试本就是一个双向筛选的过程,既是企业评估应聘者的机会,也是应聘者了解公司是否符合自己期望的机会。

理论上来说,这个过程中的交流应该是平等和双向的。然而,由于职场文化、面试环境以及面试双方的角色定位,通常会出现面试官凝视应聘者的情形。

问题的根本,或许依旧来自于面试中权力结构的错位。面试作为一种选拔机制,本身就是权力和能力的展示场。面试官代表着公司,拥有职位的决定权,而应聘者则处于寻求机会的位置。

这种结构使得面试官在交流中占据了更主导的角色,而应聘者则更多地处于回应和展示自己的位置。面试官(主体)始终是优于应聘者(客体)的存在。

也因此,如今大部分的面试中,面试官都在担任主体,是感知者和观察者,而应聘人则是被感知、被观察的角色。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搜索平台键入“面试”,与之相关的大多都是“怎么通过细节判断自己面试有没有戏”“读懂面试官的暗示”“应聘者如何向面试官展示自己”这类完全以面试官为主体的讨论。

说回文章开头的“假面试”视频,正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逆转传统权力结构的快感——面试者与被面试者的主客体颠倒,面试官成了被观察的客体,所以爽感呈几何倍数增长。

可是,爽归爽,假装面试的剧本,看似是为低学历群体打抱不平,但实际可能只会加深公众的学历歧视。

从流量的角度来说,这类视频之所以能火,代表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常见,也意味着大众默认,大专毕业的群体很难在如此咄咄逼人的面试中,表现得如此对答如流,更别提这位“大专生”其实是一位拥有211学历的行业大佬假扮的。

同时,它也设定了一个前提——只有表现得像视频中的那位大佬一样挑不出毛病,低学历群体才有资格要求和能力匹配的薪资。

真正值得讨论的,是如何让面试从单向的审视变成双向的选择。或许,只有当那些沉浸于旧有游戏规则的企业,因为短视和固执,一次又一次错过心仪人选后,面试才能回归其本质。

毕竟,一个戾气太重的求职环境,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伤害。

参考资料:

[1]求职季,你被“压力面试”冒犯过吗,2023年02月24日 ,中国青年报

[2]《优化面试流程选聘优秀人才》,华德士,2020年4月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新周刊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互联网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