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一年转化金额飙升262%,低调南大如何惊艳科转圈?

除了为成果寻找落地空间外,南京大学还逐渐意识到,成果产业化需要资金支持。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在任何时期都是一座华彩绽放的城市。南京大学,这座以城市命名的高校也因此透露着烟雨江南的书卷气。但这只是A面。B面,南京大学是蜚声中外985院校,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更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2023年12月18日,南京大学带着12项成果转化项目现身第三届(2023)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现场,副校长陆延青院士还介绍了学校从基础研究、创造技术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科研与转化模式。

在这一年早些时候,南京大学修改了《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5项政策。新修订的政策特别强调两件事:一是以差异化收益分配比例促进更多原创性成果在苏转移转化;二是以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的形式,降低转化成本。

这次修改也给南京大学成果转化建设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2023年,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同比增长了262%。

#01

转化的底层逻辑是“科研”

1901年,清政府试行“新政”,颁布《人才为政事之本》的兴学诏书,喻令各省督抚学政兴办各级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经历两度改名,一度院系调整,凭借其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学校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方阵。

从人才队伍来看,南京大学拥有两院院士共3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近400人次。强大的人才优势也为南京大学在科研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7月,南京大学姜宝玉教授团队取得重大突破,确认了我国5.18亿年前澄江动物群中云南虫是脊椎动物最原始类群,这一成果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南京大学在2022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第7篇论文。自1985年起,南京大学就将SCI论文发表作为科研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衡量科学家的研究水平。为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科研实力,南京大学还多次调整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树科研高峰”的科技工作新思路,并实施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和“*研究计划”。

在“崇质”的评价体系下,南京大学在学科群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长,从2015年的47篇增加至2019年的149篇。2022年,南京大学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发文数量更是高居国内高校第三位。

事实上,南京大学科研优势的背后,还在于打造了一系列高水准的科研平台。据统计,南京大学共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

用先进的基础建设为*的科研成果奠定基础,南京大学涌现出一批优质科研成果,其中包括万贤纲团队在Nature上发表的“拓扑材料全面搜索”;祝世宁院士团队全球首次实现了基于芯片化移动机平台的全天候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基于超高像素成像芯片的“南大眼”......

据《部委直属高校发明授权专利排行榜》,截至2023年10月南京大学发明授权的有效专利数量达到5102件,这为学校成果转化打下了基础。

#02

内部转化模式:“政策+资金”

南京大学不仅是科研创新的践行者,更是科转的践行者。在成果转化的路上,南京大学一直秉持“技术+人才”双要素转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简单来说,技术的转移即是将科研成果通过合作、转化等方式,转移到产业界,而人才的转移即是将高素质科研人才输送到行业中。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谭海仁教授团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团队在实现“高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后,成立公司“仁烁光能”,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战略融资。

而这项成果转化的背后,是南京大学内部成果转化办公室搭建的“政策+资金”模式。

2017年,南京大学成立了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为办公室),办公室作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运用的桥梁和纽带,首先在政策端上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转化。

截至目前,办公室共颁布了《南京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南京大学校企产学研合作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评估备案管理条例》、《南京大学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公示办法》等10部校内相关政策。

其中,赋权改革是这些措施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其核心在于学校赋予在校外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团队职务科技成果的长期使用权,同时,还降低许可费门槛和放宽许可期限,对科研人员创办企业许可知识产权的费用采取“入门费+提成”的方式收取,并允许授权许可期满后,受让方有权利继续申请签订长期许可协议。

这项举措不仅提高科研人员实施成果的自由度,还减轻科研人员创办企业的早期资金负担。2018年-2020年,南京大学以此种模式许可专利或技术184项,占总许可转化项目数58.2%。

不仅如此,为了打通“(基础研究+创造技术)-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模式,南京大学还设立了“技术创新基金”。学校按照科技成果产生和发展的阶段,将成果分为创造技术类(A类)和成果转化类(B类),前者是创造性技术开发、小试的项目,后者则是需要进行科技成果的优化、中试、工程开发并进一步落地的项目。

在成果转化早期,由于不熟悉资本市场,科研人员往往缺乏项目资金来源,而“技术创新基金”通过分类资助转化项目,能够有效帮助科研人员走过早期验证阶段。2020年,“技术创新基金”资助创造技术类(A类)37项,共510万元,资助成果转化类(B类)3项。

#03

外部合作载体:“校校”、“校企”与“校地”平台

对成果转化来说,在学校搭建内部“政策+资金”模式还远远不够,为了实现人才和专利一同从学校到企业的流动,南京大学还积极搭建外部合作载体。

作为2016年首批入选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南京大学依托校内学科优势,积极建设四个相互支持的运行平台——产学融合“校园众创实训平台”、校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校企协同“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国际合作“创新创业支持平台”,形成“五四三”双创服务体系。

“五”代表着南京大学构建的“五位一体”创新教育体系,其核心在于从源头上孕育和滋养创新人才。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自2006年起,南京大学便启动了“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改革注重分层培养,使学生经历大类培养、专业培养,最终进入多元培养阶段,自主选择个人的发展道路。

在“三三制”中,特别设置了就业创业类路径。针对选择这一路径的学生,南京大学进一步打造了“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支持,助力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四”则是学校搭建“四创融合”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助力原创研究成果产业化。具体来看,南京大学与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很多实验室更是直接建在科技园区或企业里。

2023年,南京大学共建设41家校企联合实验室,总合作经费超4.8亿元,2023年到账额超过1亿元,其中南京大学-中国移动联合研究院协议金额达1.5亿元,是南大校史上*校企合作项目。

“三”是学校建设“校校”、“校企”和“校地”的“三协同”服务体系,提供优质资源支持。如南京大学与英美高校联合成立国际创新创业学院,与腾讯、百度等企业共建研究中心,与各地政府权属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在这些外部合作平台的支持下,南京大学不仅能将科研优势与地方的政策、空间优势紧密链接,更重要的是,其校内研究成果还能找到更加清晰的转化路径。

#04

新起点:设立转化基金,聚焦四大方向

2024年4月10日,南京大学校领导参加“无锡市市校合作座谈会”。会议现场,南京大学与无锡市政府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签署了全面深化合作协议。

其实早在2006年,南京大学*校外产学研平台就落地无锡。时至今日,无锡多个板块都与南京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滨湖区与南大携手共建大气前沿技术和高端装备创新研究院,新吴区与南大联合打造集成电路创新联合体,宜兴与南大合作部署水环境领域重大创新平台,惠山区、市大数据集团与南大共建产业技术AI赋能中心……

除了为成果寻找落地空间外,南京大学还逐渐意识到,成果产业化需要资金支持。

如今,高校进军VC圈已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资本市场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纷纷设立投资基金,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运作。南京大学同样紧跟步调,积极拥抱资本市场,与锡创投共同签约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聚焦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创新创业项目。

而从组建产学研合作载体到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成果转化,南京大学逐渐加码,升级全链条科研与转化模式,鼓励更多科研人员进行创新转化。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橙果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