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汽失利45亿

燃油车时代的成功经验,让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有底气通过自主研发直面市场竞争。

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曾有四家合资车企的年销量突破过200万辆,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都来自上汽集团的合资板块。

如今,随着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合资车企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冲击,就连坐拥最强合资板块的上汽集团也不免节节败退。

2023年,上汽集团的净利润同比减少21亿元,这背后是上汽系三大合资公司贡献给上汽集团的净利润同比减少超45亿元,如果不是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财务公司和华域汽车在汽车金融和零部件领域表现尚佳,上汽集团的财务表现会更为不堪。

“全年(销量)达到502.1万辆,连续18年保持国内*。”

2023年的财报中,上汽集团用了这样一组年度数据对外界宣示,虽然周度销量榜单被一些企业玩得不亦乐乎,但是路遥知马力,从更长的历史维度来看,上汽集团依然是*大整车集团。

*不假,但其中成色却已经不复往昔。

和2022年对比,上汽集团的销量同比下滑5.3%,也就是28.1万辆新车销量。要知道,蔚来在2023年一整年的销量也不过16万辆,上汽集团一年的销量损失就已经接近2个蔚来的年销量了。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上汽集团的销量损失则更为惊悚。

2018年,上汽集团迎来了公司建成以来的销量*——705.1万辆。如果和2023年对比,上汽集团的年销量已经下滑超过200万辆,接近13个蔚来2023年销量。

在销量下滑的同时,上汽集团的财务也不可避免地同步萎缩。

财报显示,2023年,上汽集团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7447亿元和141亿元,前者同比基本持平,后者同比下滑12.4%,不过好在上汽集团的扣非净利润表现出色,同比增长11.7%,达到100亿元。

如果同样对比2018年的上汽集团,财务数据的退步也很惊人。2018年,上汽集团营收和净利润分别高达9021.9亿元和360亿元,比2023年1574.9亿元和219亿元,同比下滑分别高达17.4%和60.8%。

为什么在自主品牌高歌猛进的情况下,上汽集团反而出现了销量和财务上的大幅滑坡?

原因只有一个——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上汽集团原来倚重的合资板块跟不上了。

2023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家合资公司一共贡献销量361.9万辆,在上汽集团总销量中的占比高达72%。

然而,对上汽集团至关重要的三家合资车企,却无一例外的在2023年出现了销量下滑,再叠加价格战对盈利能力的冲击,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的利润贡献能力都出现了显著下降。

作为燃油车时代*实力的合资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就像三面镜子,既反映了合资车企的集体困顿,也揭开了国字号车企们在转型过程中的巨大短板。

01 中流砥柱,扛不住了

“未来3至5年,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降到10%。”

在刚刚过去的3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公司2023年投资人沟通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淘汰赛,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加速投放将会蚕食合资品牌市场,这将给中国自主品牌带来增长的空间。

数据作证了王传福的判断。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59.6%,比2023年的56%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如果和2020年38.4%的市占率相比,自主品牌在过去三年的增长幅度更是高达17.6个百分点。

与之相比,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的缩水更是肉眼可见,就连常年在中国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的大众汽车集团也已经认清了现实。

4月5日,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利弗·布鲁姆对媒体表示,大众汽车希望避免在中国设置“乌托邦式”的市场目标,在激烈竞争环境下,能有超过10%的市场份额已然“非常可观”。公开数据显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18年的18%降至去年的14%。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家合资车企,曾在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实现年销200万辆的上汽大众,其2023年销量已经跌至121.5万辆,同比已经减少近四成。

作为一家在业绩上依靠合资品牌的企业来说,这样的跌幅对于上汽集团来说实在是过于痛苦了。

因为在2017年的时候,上汽集团还视合资车企为“勇于担当的‘中流砥柱’”。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集体实现年销量200万辆,上汽大众更是在国内乘用车企业中*。这样的成绩既是前无古人,可能也会后无来者。

在财务上,上汽集团对合资板块的依赖更为明显。

从2015年到2029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贡献净利润的总和分别约为232亿、238亿、237亿、238亿和162亿元,占上汽集团当年净利润总额的占比分别为78%、74%、68%、66%和63%。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上汽集团称三家合资车企为“中流砥柱”并没有言过其实。但是,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把一刻当*。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席卷中国汽车产业,曾经的合资三强已经不复往昔辉煌。

上汽集团的财报显示,从2020年开始,三家合资公司的利润贡献占比开始降至50%以下。

2023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贡献给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跌幅分别为64%、54%和35%。根据股比,上汽集团从三家合资公司中拿到的净利润合计约为32.5亿元,在全部利润中占比降至23%。和2022年78亿元相比,减少了45亿元净利润。2023年,上汽集团的净利润水平也降至2015年以来的*水平,对于正在经历转型的上汽集团来说,三大利润奶牛此时断奶,实在是太过痛苦了。

毕竟在燃油车时代,合资板块就一直在为上汽自主板块的发展输血。近年来,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汽先后推出全新品牌智己和飞凡汽车,但行业快速发展和价格战竞争激烈的今天,智己和飞凡又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此时,上汽集团就更需要稳住合资车企的利润,以保证资金上的持续支持,而上汽大众们也正在寻求破局之道。

02 靠自己,合资打响反击战

“背水一战必须要上。”

在2023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俞经民就曾表示,上汽大众可以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稳住销量、守住规模。既能打胜仗,也能在赛场上拼到最后。”

今年一季度,上汽大众也确实重归增长,24.8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9.6%的成绩确实不错。但是代价呢?

利润!还是利润!!

以2024款的上汽大众帕萨特280TSI商务版为例,北京有经销商报价13.69万元,比官方指导价便宜了4.5万元,这样的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以往的紧凑级轿车价格区间。

相比于上汽大众的以价换量,上汽通用连量都没换来。一季度,上汽通用销量11.1万辆,同比下滑超过40%。

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攻势,正在让合资车企越来越被动,“如果销量下滑太快,导致经销商大规模退出,到时候就彻底无力回天了。”一家合资车企的内部人士对亿欧汽车表示,自主品牌的规模优势和产品迭代速度让合资车企只能被迫应战,完全打乱了以往的节奏,“燃油车时代,跨国车企一款车的换代周期在5年左右,有一些会更长,但是现在自主品牌2年就能完成迭代,实在是太快了。”

既然跨国车企提供新产品的速度已经跟不上中国市场的节奏,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选择自己解决产品问题。特别是在增长速度最快,外方股东又缺少技术和产品储备的PHEV插混市场,两家合资公司都已经自启动了自主研发。

今年3月,上汽通用总经理庄菁雄表示,雪佛兰将推出*PHEV SUV,别克GL8也将推出插混车型。

在通用汽车并没有PHEV插电平台的情况下,上汽通用泛亚技术中心自研的全新一代PHEV插混系统为上述产品提供了技术底座。

作为国内最早下重金投资于研发的合资车企之一,上汽通用泛亚技术中心(下称:泛亚中心)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大量研发人才,包括蔚来在内的新势力都曾花重金聘请泛亚技术中心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加盟。

2019年底,当蔚来陷入资金困境的时候,曾有消息称包括上汽集团在内的多家车企都有意接盘蔚来。“那我不等于又回去了?”一位蔚来工程师曾对亿欧汽车表示,他自己就是从泛亚中心被挖过去的,“出来还不到一年,难道又要回上汽了?”

除了为中国汽车产业输送人才,泛亚中心还为上汽通用打造了多款畅销产品,例如在国内MPV市场的标杆级产品——别克GL8,以及在国内畅销并出口海外的SUV——别克昂科威。

在燃油车时代,上汽通用就不是一个单纯依靠外方股东投喂的合资车企,他们有能力结合中国用户的需要打造出爆款。对于上汽大众来说,他们也具备着同样的能力。毕竟,燃油车时代的上汽大众也曾自主打造出朗逸、凌渡和威然等车型,而且不乏爆款。

到了新能源时代,上汽大众也希望通过自主打造PHEV产品,扭转在新能源市场的被动局面。“我们会主导75%的研发。”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建旭在2023年曾表示,公司的新PHEV车型会在2025年推出,且新车型肯定不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的,而是完整的、全新的车型。

燃油车时代的成功经验,让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有底气通过自主研发直面市场竞争。

上汽通用五菱作为最成功的合资自主品牌,旗下五菱缤果和星光PHEV等新款新能源车型也已经取得市场认可。

作为中国*的整车集团,上汽集团的合资板块依旧有着一定的竞争力,这对于正在转型的上汽来说*是一个不小的优势,特别是对于智己和飞凡这两个不成器的上汽自主品牌来说,曾经的“中流砥柱”们或许还得他们扶一阵子。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新能源汽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