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的宜家是时候醒醒了。
宜家不再执着于做中产的生意。
近日,宜家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开出了*家低价精品店。这家开在市中心的小型门店,logo即强调“精打细算”,降价清单上的多款产品,比如9.9元的浇水壶、售价几十元的大型瑞莎收纳筐等,都出现在了这家店里。
这是宜家探索新业务模式、贴近中国市场的尝试之一。此前,这家家居巨头宣布,未来3年,计划在中国市场投资63亿元,推出更多低价产品。去年下半年开始,宜家已经在中国市场进行了数次调价。
这与宜家全球的低价战略高度契合。整个2024财年(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宜家都计划进行价格投资,通过降低原材料和运营两方面的成本,以推动低价策略。2024财年,宜家中国将投入超过1亿元扩大价格投资范围,覆盖的商品将超550款。
原价149元的芙萨工作灯降至99元、原价999元的百灵三斗抽屉柜也下降至799元,甚至那些原本百元或10元的产品也都在下调价格,喷水壶只需9.9元,而食品袋夹子则更低。
价格向拼多多看齐,宜家要抛弃一二线中产家庭了吗?
宜家不止需要中产
与其说宜家抛弃中产,不如说如今宜家不止需要中产。
进入中国的25年里,凭借好设计和高性价比,宜家在家居领域几乎鲜有对手,也成为了对品质和价格均有一定要求的中产消费群体的心头好。
在平价时代来临后,宜家的核心消费群体——中产,对价格越发敏感,为了迎合这股新的消费趋势,品牌和零售商们集体降价,宜家的低价心智也逐渐模糊起来。
自2019年起,宜家在中国各个城市的市中心频繁试水多个新业态,包括广州宜家咖啡馆、上海宜家烘焙工坊、上海宜家综合体验中心、台湾宜家快闪酒店。
如果想要跑出更大的规模,宜家需要辐射和覆盖高线城市中产家庭以外的群体,但由于此前开出的都是大型门店,选址不灵活,宜家的门店数量过去多年一直停滞不前。
中产生意不好做,已成为行业的共识。更何况,家居消费整体也十分疲软。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数据显示,家具类零售额增长了3%,仅比去年高出0.2%。各大家居家具品牌的财报也并不好看。
刚毕业或工作不久租房需求旺盛的年轻人、更下沉市场的“贵妇们”(收入不错消费力强的低线有钱闲人),如今都成了宜家的新目标。
为此,开店不易的宜家在中国牟足了劲做数字化,不止入驻天猫和小程序,还在上海设立了数字创新中心,以对市场灵活反应,并希望能够借助电商这类渠道触达这类人群。
这对一个北欧品牌而言并非易事——这类品牌长期遵循极简原则、主打慢节奏,本身传递的就是一种慢生活态度。同为北欧品牌的 Marimekko 就仍然卖着老设计,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很慢。
数字化之外,宜家也在尝试开出离市中心更近、更小的门店:这里有大量的年轻客流。无论是百元杂货店、上海静安城市店、以及自提店,都是类似的开店逻辑。不过,根据宜家中国的统计,这类实验店的客户群中,女性占比高达78%。30岁以下的年轻人比例超40%。此外,游客也占据了大头。
这类消费者群体爱逛爱玩,但因为购物计划不明确,更注重体验,导致实际消费力一般。他们大部分都只有小件商品消费,能够带来的销售实际有限。在宜家的标准商场里,小件商品常常被放置在各处,用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以小件商品为主的商品结构不能负担城市店的运营费用。因此,城市店等新门店目前已经关闭。
在新一线甚至三四线等更为下沉的市场,宜家则选了荟聚这样更大的门店。以“宜家蓝盒子+荟聚”为基础模型,宜家已在国内布局了10座荟聚购物中心,目前已有8家开业,不乏武汉、长沙和西安甚至无锡等城市。
如长沙的宜家荟聚是综合体商业形态,在购物中心之外还引入了办公楼、公寓,来实现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
Nitori 或成一大对手
在家居和家具行业一片萧条之际。入华时间较短的 Nitori 令人意外地崛起。
据媒体报道,至3月底,2014年进入中国的Nitori 已经开出了95家门店,而宜家至今仍然在40家左右,只有其不到一半。刚进入中国时,Nitori 大部分门店分布在上海,以及北京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但近两年来,陆续开向新一线城市,苏州、厦门、成都、武汉、重庆、长沙等,甚至是更下沉的中山、南通和东莞。
这个来自日本的“家居*”,曾长期被称为“日本宜家”,即使曾经历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崩坏和最近的新冠疫情影响,其销售和利润保持连续35年业绩增长神话,是一个真正“穿越周期的”品牌。
“便宜”是 Nitori 最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标签。得益于店铺数量的增加,Nitori 通过进行大量生产以及采购降低了成本。此外,Nitori 还自主企划和开发,在渠道里售卖颠覆价格体系的新产品。家具样式得到市场认可后公司就会下决心大量采购,批量生产,努力把价格降下来。
从最早从海外进口家具,再到搭建自有供应链,Nitori 逐渐建立起以“便宜、搭配、功能细分”的产品定位,选定“Where to Play”的定位。例如,Nitori的产品从设计时就注重搭配,门店陈列随着季节而变换。
Nitori 品牌背后是一个围绕家居和家具行业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该同名集团由7个子公司组成:家具和家居装饰公司、窗帘的开发,采购和制造公司、越南生产家具公司、物流公司、广告宣传公司、保险提供商、IT公司。整体实力与宜家不相上下。更何况,Nitori 来自亚洲,对东亚市场研究颇为透彻,其展现出的家居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中国更为接近。
相比于宜家,Nitori 的海外扩张时间较晚。2007年,其才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出*家门店。随后则进入了美国、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
Nitori 集团目前专注于在海外开店,希望到2032年,全球开出3000家店,销售额突破3万亿日元。Nitori很早就想将中国市场打造成海外*市场,曾计划在2020年就实现百家店铺,但由于疫情该发展计划被延后。最新的消息是,其将以每年新增100~200家门店的速度拓展中国市场 ,在中国开设1000家门店,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将占据其门店数量的三分之一。
其在中国的后发优势在于,在进入中国第二年,就抓住互联网渠道的机会,入驻天猫,并于2020年入驻京东。在其天猫店里,家具商品实付299元包邮,家具类单件商品实付1490元包安装服务、送货上门,不少商品在指定区域内还能免运费送达,但这个服务目前宜家仍然没有开通。
如今宜家和中产的契合度开始下降,而选址更接近市中心、价格也*性价比的 Nitori 成了一个与其互为替代的品牌选择。
缓慢的宜家是时候醒醒了。
11954起
融资事件
5932.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7394家
企业
2483家
涉及机构
679起
上市事件
8.14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