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龙头蓝月亮,陷入了一场营销风波。
近日,蓝月亮的母亲节营销活动因其广告文案“让妈妈洗衣更轻松、更省力、更省心”,以及“妈妈您先用”而引发了争议。这一系列广告被认为是刻板印象的体现,尤其是在强调产品对母亲的特殊意义时,将洗衣服“塑造”成了妈妈的“专属业务”。
对此,蓝月亮客服曾在于社交平台解释称,广告文案本意是想表达感恩母亲,不曾想会造成这样的误会。随后,公司又发布一则详细说明,并向网友征集文案。
“洗衣液一哥”蓝月亮集团创立于1992年,曾被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盛赞为“中国宝洁”,于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但近年来,公司的业绩不太乐观,截至去年公司净利润出现了连续3年下跌,公司市值也从最高点蒸发近100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800亿。
在业内人士看来,蓝月亮虽贵为行业龙头,但如今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洗衣液和洗手液市场一直竞争激烈,国内外众多品牌同场竞技,蓝月亮的市场地位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因价格和竞争等因素,蓝月亮打入下沉市场的计划,同样面临着不小的阻力。
1、母亲节营销“翻车”
母亲节文案引争议,或许是蓝月亮始料未及的事。
5月5日,有网友发帖吐槽蓝月亮母亲节电梯海报文案中,其内容所述“让妈妈洗衣更轻松、更省力、更省心”,将洗衣塑造成妈妈的专属家务。
还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蓝月亮的相关洗衣产品礼盒包装上印刷的“妈妈,您先用”字样,被认为是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此外,海报背景所配图案为独自做家务、照顾孩子、工作的女性剪影,也引发部分消费者不适。
“为什么洗衣服的主体一定是妈妈,女性早已和男性一样参与到社会劳动中。但今时今日,料理家务仍被当成女性独自承担的天职,将家务和母亲划上等号。”有网友如此评论道。
据悉,本次营销活动是蓝月亮围绕旗下“*洗衣液”与抖音平台达人“董先生”联合进行的一场直播带货,后者在抖音粉丝数超3200万。
5月5日晚间,蓝月亮客服曾在社交平台解释称,广告文案本意是想表达感恩母亲,不曾想会造成这样的误会,洗衣服这件事是生活的一部分,为自己所爱的人,为爱自己的人清洗,还是爱自己的人为自己而洗,无论是谁为谁而洗,那都是满满的爱。
但是,这样的回复并未平息争议。有网友称,既然是在母亲节投放的广告,为什么还要送劳动清洁工具给妈妈使用呢?母亲节了,难道不能让妈妈好好休息一下吗?
5月7日,蓝月亮再度发布说明。说明指出,“回顾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皆出自对妈妈的爱与敬意。通过调研发现,洗衣液太重、取量不方便、洗衣耗时长、洗不干净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在这份爱意在我们的创作中未能准确表达,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此外,蓝月亮还开启了文案征集活动。
该事件过后,在蓝月亮最新公布的海报中,相关表述变更为“*洗衣液,省心、省力、省时间”“我为妈妈洗衣服,让生活更轻松,更惬意”。
对此,凌雁咨询首席分析师林岳表示,广告文案很容易引起舆论方向,品牌方需要找到情感链接的通路,特别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妈妈先用”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站在妈妈的角度则似乎多了一些调侃和讽刺,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也有评论人士指出,品牌营销的本质其实是价值观营销,其最终目的是把一个观念植入到消费者心智中,最终促成交易。在此商业逻辑之下,企业无论采取哪种营销方式,都不应忽视社会的朴素观念与主流认知。
雷达财经注意到,这次母亲节预热营销“翻车”的蓝月亮,在营销端十分舍得花钱。
2023年年报显示,蓝月亮集团的销售及分销开支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26.51亿港元增加约22.4%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32.44亿港元,主要由于通过不同销售渠道、多媒体、全渠道及消费者教育的推广增加,以提升不同销售及分销渠道及新产品的覆盖率。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0.17亿港元、23.92亿港元、26.51亿元。
2、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蓝月亮是由罗秋平于1992年创立,前身是道明公司,主营去油污清洁产品。
1994年,罗秋平及其父亲罗文贵成立了广州蓝月亮公司,全面接管道明公司的蓝月亮清洁产品业务。之后,公司进一步开发及推出新家居清洁护理产品。
2003年“非典”时期,由于洗手液相较肥皂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一时间洗手液“一瓶难求”,蓝月亮也趁机通过公益捐赠和线下推广而一战成名。
2008年,是蓝月亮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分水岭。彼时,国内洗衣剂市场由洗衣粉主导,洗衣液占比还不到4%。但洞察到消费升级趋势的蓝月亮,率先推出洗衣液并大力在国内推广,由此奠定了在洗衣液赛道的霸主地位。
据2023年度中国市场商品销售统计结果显示,蓝月亮洗衣液连续15年(2009-2023)、洗手液连续12年(2012-2023)位列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
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张磊和蓝月亮的故事,也值得关注。张磊曾坚定看好蓝月亮,他表示,“不要去赚短期的钱,而是要勇于进入新品类,打败跨国公司,成为中国洗衣液的*名。”
2010年11月,高瓴以4500万美元投资蓝月亮的A轮融资,并于2011年追加103万美元,成为*机构股东。
十年陪跑也给张磊带来了巨大回报。2020年12月16日,蓝月亮在港股上市,首日股价高开16.41%,市值逼近900亿港元。在一个月后的2021年1月13日,股价攀升到最高19.16港元每股,总市值超1100亿港元。
有媒体计算,蓝月亮上市后,高瓴持股9.3%。按开盘价计算,其回报高达21倍。
然而,股价短暂攀高之后,蓝月亮很快步入了漫漫熊途。截至2024年5月8日收盘,蓝月亮集团收跌2.8%,股价为2.08港元/股,总市值为122亿港元,相较最高点已缩水近千亿港元。
市值暴跌背后,蓝月亮净利润出现连续下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蓝月亮集团实现营收分别为75.97亿港元、79.47亿港元和73.24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8.59%、4.6%和下降7.8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4亿港元、6.11亿港元和3.25亿港元,分别同比下降22.53%、39.73%、46.79%。
对于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公司对此的解释为,推广开支增加、疫情恢复后相关消毒产品市场需求下降,以及减少了销售予延期付款的大客户等因素。
分产品来看,报告期内,包括洗衣液在内的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收同比下降4.7%至65.01亿港元,蓝月亮解释称系因2023年人民币贬值;包括沐浴露、洗手液等的个人清洁护理产品营收同比下降27.8%至4.47亿港元。
此外,包括洗碗网花、除霉去渍剂、洁厕液等在内的家居清洁护理板块,于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25.8%至3.76亿港元,蓝月亮解释系因疫情后消毒产品需求下跌。
3、竞争激烈龙头难做
洗衣液是蓝月亮鲜明的标签,也是公司的营收支柱。根据财报,包括洗衣液在内的衣物清洁护理板块,在2023年为公司贡献了88.8%的营收。
但是在洗衣液领域,相比早年间蓝月亮在独享市场红利,时至今日行业竞争格局依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8年时,国内市场上大多数还在用洗衣粉,外资品牌还没开始在国内力推洗衣液产品,这让率先推出洗衣液产品的蓝月亮赚得“盆满钵满”。
但现在,国内竞争对手林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不仅有立白、纳爱斯等国内品牌与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竞争,还有奥妙、汰渍、碧浪等强大对手。
这些竞争对手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涵盖了从传统洗衣液到新型产品如浓缩洗衣液等多个细分市场。
2023年12月6号,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发布的《消费场景多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个护家清行业首次覆盖报告》中指出,洗衣剂产品经历了由洗衣皂向洗衣粉、洗衣液、洗衣凝珠的迭代。预计2024年,衣物清洗市场规模将达到971亿元,洗衣液市场规模达515亿元。
但在洗衣凝珠这一风口上,蓝月亮却未能抓住机遇。据了解,爆火欧美市场的洗衣凝珠,最早在2014年由宝洁引入国内。
作为一款专为机洗设计的浓缩衣物洗涤剂,洗衣凝珠的活性物质含量超过45%,不仅远超普通洗衣液15-25%的含量比例,也高于浓缩洗衣液30%以上的含量比例。
虽然同样属于高端洗衣液产品,但洗衣凝珠遇水既融、一颗可清洗6-14件衣物的特点,在清洗效率和便捷性上相比传统洗涤产品高出一截。
根据媒体报道,在国内市场上也因“懒人经济”火出圈的洗衣凝珠,蓝月亮未能及时抓住。
值得一提的是,蓝月亮曾试图迎合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现状,提高低线城市渗透率。2022年半年报中,公司表示将通过加强了渠道下沉,将产品的渗透率从大城市的市区深化到中国的县、乡及村。
然而,有分析指出,在早已聚集了竞争对手的县区等下沉市场,蓝月亮也面临着不小的销售阻力。这是由于从产品定位看,除了经典款之外,蓝月亮的其他产品可能会让下沉市场消费者感觉到性价比不高。
除此之外,还没媒体报道称,“蓝月液”“蓝月壳”等让消费者难辨,蓝月亮在下沉市场还困于山寨货。尽管目前蓝月亮在洗衣液和洗手液等核心品类上依然保持着市场*地位,但种种挑战之下,公司在市场拓展和营收增长方面遇到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
11971起
融资事件
5935.70亿元
融资总金额
7426家
企业
2485家
涉及机构
680起
上市事件
8.0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