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超7000家门店关闭,上半年实体店依旧在渡劫

这些实体店闭店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经营不善导致的亏损,也有为了发展而做出调整。

实体零售不容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969亿元,同比增长3.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09726亿元,同比增长3.2%;餐饮收入26243亿元,增长7.9%。

一路增长的态势固然可喜,但部分行业的情况不容乐观。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内至少有6882家门店宣布闭店,涵盖超过100家企业,其中不乏沃尔玛、永辉超市、大润发、盒马等大型渠道门店,以及瑞幸咖啡、蜜雪冰城等头部连锁餐饮品牌。

关闭的门店,从业态看,商超业态有498家,百货13家,餐饮超6000家,服饰教培等其他业态超200家。这些实体店闭店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经营不善导致的亏损,也有为了发展而做出调整。

1、商超闭店继续,转型阵痛难免

从数据看,商超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1—6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超市零售额同比增长2.2%,与去年基本持平。而据壹览商业*统计,2024上半年闭店的企业中,超70家企业属于商超业态,总闭店近500家。富迪超市因经营困难关闭所有门店,涉及门店百余家,永辉超市关店38家,华润关闭了包括华润万家、苏果、blt在内的21家门店。

像沃尔玛、步步高南城百货、世纪联华这类老牌超市,公布的闭店原因大多为租约到期。1996年,沃尔玛在深圳罗湖开出了中国大陆首店;2001年,南城百货在南宁开出首店;世纪联华的出现也可以追溯到1991年。

彼时,大多商超物业的期限为15—20年,随着租约到期,面对高额的房租和物业老化后需投入更大成本进行维护的两大痛点,即便这些商超品牌曾拥有辉煌的历史与业绩,也不得不选择结束营业。

沃尔玛就关闭了至少17家门店,包括南京首店(新街口店)、江西首店(南昌八一广场店)、南充首店(南充五星店)等经营了超10年乃至超20年的门店。步步高南城百货国展店和安厦店也于上半年关闭,正式撤出柳州市场。

此外,随着电商、社区团购等多渠道冲击,以及自身经营不善等因素影响,一些门店经营效益大幅下滑,企业最终选择关闭止损。4月16日,上海城市超市Cityshop宣布停止所有门店业务,彻底退出市场。这家超市品牌已有29年的经营历史,高速发展期有15家门店。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表示,商超企业们需要转型。而且,转型并不是简单的单一维度的问题,而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化的问题。在其看来,商超企业在转型上,应该把全渠道作为重要的出发点,聚焦新主力消费群体,建立商品研发创新能力,借助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进一步降低零售成本。

目前,传统商超改造升级主要有两条路径。

一是深耕仓储会员店模式,如沃尔玛和大润发。事实上,在沃尔玛闭店的同时,山姆在疯狂扩张。截至目前,山姆在全国已经开出了48家门店,且山姆计划未来每年都有6-7家新店开业。

山姆对于沃尔玛的重要性也能从财报中窥得一二。2018—2022年,沃尔玛中国290亿人民币的大盘增长中,有超60%都是山姆贡献的。有业内人士推测,山姆过去3年的销售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2023年销售额超过800亿。

高鑫零售也加快了在了仓储会员店的拓展。随着7月5日常熟M会员店的开业,其全国门店数量已经扩至四家。虽然相比山姆开业数量较少,但M会员店去年3月才开出首店,已经展现出了稳定的发展势头。

二是“胖东来式”改造,这一路径分为两大流派:其一是由胖东来直接参与或指导的改造项目,如步步高、永辉超市等,借助胖东来的理念与经验,实现服务品质与顾客体验的质的飞跃;其二则是企业自主学习胖东来模式,如旺中旺、中百仓储等,通过内部创新与优化,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卖场。

综上所述,无论是仓储会员店的崛起,还是“胖东来爆改”的实践,都说明了传统商超正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而闭店,是他们转型途中的阵痛,也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之举。

2、百货老店频关

2024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显示,百货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整体行业呈现下降趋势。

上半年,百货业态有13家门店关闭,从关店品牌看,基本上都是经营十年以上的老企业,例如上海六百,成立于1952年,距今已有72年的历史。

从闭店原因看,主要为租约到期或经营策略调整。其中,伊势丹关闭了3家门店,原因均为租约到期。

然而,租约到期只是表象,老牌百货正在走下坡路才是促使伊势丹们闭店的真正原因。在新零售背景下,老牌百货们的经营模式与十几年前并无差异。在消费理念迭代、审美观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冲击下,曾经作为潮流的发生地老牌百货们,在十几年后却成了“老、破、旧”,经营状况每况愈下。闭店退场,成为老牌百货们近几年的常态。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曾表示,百货商场遭遇寒流与过时的经营模式有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百货公司采用的就是由品牌商控制进、销、存进程的“品牌联营”形式。

时至今日,这种形式依然是我国百货业态的主流盈利形式。随着消费升级和品牌商竞争的白热化,以及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电商等零售渠道的发展,品牌对传统百货的依赖性愈来愈低。

同时,百货的入驻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缺乏吸引力,加上线上购物已经成熟,原来日常进百货购买的货品,现在通过各类电商平台就能满足需求,“去百货化”成为趋势。

3、餐饮行业寒气传达到茶饮行业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达到134.6万家,而注销、吊销量也达到惊人的105.6万家。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全年,吊销、注销的餐饮企业数据是135.9万家。而2024仅上半年,这个数据就“逼近”去年一整年了。

在壹览商业统计中,今年上半年餐饮行业中,有多个知名连锁品牌共关闭了超6000家门店。其中,闭店最多的品牌为蜜雪冰城。极海数据显示,最近90天,蜜雪冰城共关闭了超3000家门店,可谓是占据“大半江山”。

可以说,咖啡和茶饮行业已经进入了“大逃杀”时代。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咖啡行业近一年新开门店83891家,净增44637家;茶饮行业新开门店163918家,净增44478家。这意味着,最近一年,茶咖行业有超15万家门店倒闭,平均每天关闭超400家门店。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茶咖行业已步入一个竞争激烈、马太效应显著的阶段。这意味着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是全方位和多维度的,涵盖了产业链完备性、产品品质、创新能力、食品安全、服务水平和客户黏性,以及数字化转型等各个方面。

简言之,任何一家茶咖品牌若存在任何一处“软肋”,那么就难以避开淘汰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高端餐饮们在寒潮来临时,也难以为继。今年以来,Osteria生蚝海鲜餐厅、TIAGO、Opera BOMBANA、上海玉芝兰等高端餐厅或连锁餐饮品牌,相继被曝暂停营业或倒闭。据媒体报道,这些餐厅人均客单价*500元,最高可达2000元。此外,曾被誉为“早餐界爱马仕”的品牌桃园眷村,门店数量也大幅缩减,退出人均早茶狂热的广东省。

高端餐饮遇冷,是多方原因导致的。

首先,消费者愈加理性,更加注重性价比与餐饮的真实价值,而非品牌和面子;其次,高端餐厅本身承载着高昂的运营成本结构,从定位,到装修、房租、人工、食材等成本都相对更高,如果没有顾客愿意为这些附加价值买单,导致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生意也就难以为继;最后,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亦不容忽视,随着国家“八项规定”等反腐倡廉政策的深入实施,政府公款消费受到严格约束,这一传统上支撑高端餐饮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大幅缩减,直接冲击了高端餐饮市场。

4、教培、健身行业频繁爆雷

上半年,教培与健身行业跑路风频现,多家知名机构相继宣布闭店。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美吉姆、金宝贝、卡莫瑜伽、5KM等品牌门店大规模停业,超150家门店倒闭,涉及金额超千万。

其中,不少品牌选择“薅”一把羊毛再跑路。有家长表示,在金宝贝关店不久前,一些门店仍在鼓励家长们续课。此外,福州觅蒙体智能亲子游泳、IBOBI也在闭店前夕举行了618大促,不少消费者又购买了大额课程。

在壹览商业看来,这些品牌暴雷原因有三。

*,行业入门门槛低,使得门店品质良莠不齐,难以确保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的现金流状态;第二,“职业闭店人”涌现与监管缺失并存,导致圈钱跑路现象时有发生。悦动篮球就在公告中称,闭店安置工作将通过转课无忧进行,而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注册资本仅5万元。

最为重要的是,这类实体门店多采用预付款消费模式。一般而言,预付制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以支撑品牌扩大经营或进行其他投资。同时,一旦消费者支付了预付款,他们更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使用品牌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增加客户忠诚度。

但是,预付模式亦有很大风险。一旦品牌遭受外部环境冲击,没有更多现金流进入时,门店有很大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门店跑路并不罕见。而且,一旦商家卷钱走人,消费者也难有好的应对方法。如果选择维权,消费者要付出的诉讼成本、时间成本将远高于损失金额,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

5、实体书店面临大考

书店想活下来,越来越难了。

《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平台电商依然是规模*的图书销售渠道,码洋比重为41.46%,短视频电商码洋比重为26.67%,垂直及其他电商码洋比重为19.93%,而实体店渠道码洋比重仅为11.93%。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至少有4家书店关闭,1家书店闭店改造,1家书店闭店迁址。此外,网红书店十点书店也宣布7月将关闭旗下所有门店,退出实体书店行业。

可以说,实体书店的蛋糕,是被电商等势力瓜分的。毕竟,相较于实体书店,线上购书优势更大:图书种类更加齐全;购买更方便,单店的覆盖范围广至全国,可直接送货上门;营业时间更长,售后服务更好。

而且,线上书店,尤其是头部书店的拿货量比实体书店更大,议价权更重,这些因素叠加,线上的价格更显优惠。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选择线上购书。

事实上,图书价格越来越高,影响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实体书店的经营者。一位哈尔滨独立书店负责人告诉壹览商业,她自己都觉得店里的新书价格实在太高,更别提消费者了。之所以还能继续经营下去,关键在于二手图书以及折扣图书的销售。

对于定价高的现状,这位负责人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趋于无解,电商价格越来越低,盗版书、电子书挤压出版社的市场,为了保证利润,出版社不得不提高价格。标价提高,消费者不买账,选择等待大促折扣……现在的图书行业,已然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产业观察家洪仕宾指出,图书行业需要重新审视定价机制和销售渠道之间的关系,实体书店需要加强与出版社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图书价格回归合理水平,让消费者重回线下。除此以外,如何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消费者体验来留住消费者,成为实体书店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当前来看,实体零售行业确实面临着严峻挑战,但经营者们并没有坐以待毙,不少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或对业务进行积极调整。壹览商业也会继续观察这些企业的动态,从中挖掘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与增长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壹览商业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大消费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