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争当穷鬼的年轻人,正在被冰杯收割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食用冰方面的国家标准,当下市面上冰杯标准不一,难免会有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向生产劣质产品。因此,在购买冰杯时也需格外注意产品质量,尽量选择信得过的大品牌。

今年夏天,冰杯的风越刮越起劲了。

从38元/杯星巴克,到9.9/杯瑞幸,再到3.5元冰杯,精打细算的年轻人似乎爱上了这些*性价比的穷鬼模式。

自从冰杯爆火后,争议始终不断。一部分省钱小能手认为冰杯性价比太低,自己买模具制冰,不仅能省钱,还能满足对自己冰的需要,甚至还涌现了一批去麦当劳“0元购”的人;另一部分人则表示,机器制冰能让冰块维持时间更久,对口感加成更明显,适合咖啡爱好者尤其是被工作压垮脊梁的牛马们食用。

其实对于嗜冰星人而言,这种逻辑对立并不成立。所谓"穷鬼模式",并不是追求毫无保留的低价,而是合理价格区间更高品质和保障,即质价比。冰杯便是“追求咖啡品质”和“高性价比”之间的折中选择。

随着需求的爆发式上涨,冰杯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潜力。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中旬,以“制冰厂”为关键词的相关搜索达到4168条,其中有超过2000家存续企业,近三年成立的新公司约490家,而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公司有144家。

尤其是随着农夫山泉、蜜雪冰城、永璞等巨头切入这一赛道,竞争打响,“制冰”成了一门倍受追捧的好生意。

01 3.5元一杯,都是谁在买?

3.5元冰杯究竟是谁在买?

*类便是嗜咖啡如命的当代“牛马”们。当代打工人血液里都流淌着咖啡,每天上班前*件事就是打开小程序在公司周围的咖啡店点一杯咖啡,当咖啡喝进嘴里的那一刻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这一批打工人也是热衷省钱的那一批,尤其当看过咖啡店做冰美式后,他们开始意识到“浓缩液+冰杯”自制咖啡,不失为一个降本增效的良方。于是,自然而然成为冰杯的拥趸。

如果往深了看,冰杯受到当代年轻人热捧离不开这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当代年轻人消费心理和需求的变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喝冰水对身体不好”的概念,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妈妈“多喝热水”的叮嘱下长大。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的发展,大家逐渐认识到冰饮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大伤害,反而能让炎炎夏日更加舒适和清凉,于是,食冰的心理障碍逐渐被剔除了。

据《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我国有超过40%的消费者希望酒水、饮料、乳制品能在冰镇状态下饮用,未来三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增速预计将达到39%,远超全渠道8%的增速。预计到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销售规模将实现超过四倍增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

其二,消费降级的时代趋势。虽然与2块的冰镇农夫山泉相比,3~10元的冰杯并不算便宜,但相较于动辄38元一杯星巴克,用冰杯自制咖啡称得上是“省钱利器”。消费降级到底了吗?至少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用保温杯带冰块上班了。

其三,离不开购买冰杯的便利性和消费的及时性。目前来看,冰杯的主要消费渠道是线下连锁便利店、商超和新茶饮门店销售,较广的覆盖面使得购买冰杯*便利。

从使用角度来看,冰杯的出现似乎创造出一种介于冰镇瓶装饮品和现制茶饮之间的消费新选择,不用线上点单、无需排位等号,早餐或是午餐时间带一杯挂耳咖啡、便携茶包+冰杯,即刻满足打工人的醒神需求,高效便捷。

第二类是通过冰杯获益的体验派,这或许是“*批吃螃蟹的人”。入夏以来,自制特调饮品教程成为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冰杯+黑咖啡液+NFC橙汁=瑞幸橙C美式,水溶C100与乌龙茶混合=星巴克冰摇柠檬.......除了博主自制冰块,冰杯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单品。

如今,在小红书上与“冰杯”相关的笔记已经超过了5万篇,涵盖各类冰杯经验或创意攻略,有的还搞起了推广成功掘金,实现与商家的双赢。

图源:小红书

这种分享行为还成为成年轻人间独特的社交方式,反哺着冰杯的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7月底至8月初,在美团外卖上全国冰块销量比2022年同期增长182%,售卖“食用冰”的商家数量同比2022年增长近 90%。

冰杯的流行与其释放出的潜力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以“制冰厂”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2033家存续企业,越来越多企业想要在食用冰赛道分一杯羹。

此外,7-11、罗森、便利蜂等商超均能找到自营的冰杯,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等巨头入局,更是让冰杯成为今夏“*顶流”。

02 冰杯是智商税吗?

目前市场上关于冰杯*的争议就是价格:大部分人认为毫无技术含量的冰杯一杯要卖4元左右,部分产品价格甚至上探到了两位数,而一瓶1L的矿泉水也就两三块钱,有网友评价:“直接抢我10块好了,还送冰”。

其实在嗜冰爱好者眼里,冰杯并不是智商税。毕竟,任何一款饮品在有冰和无冰的情况下,口味可能大相径庭。

只是冰和冰之间也是有等级的,专业食用冰、茶饮店制冰机的冰块、及自己用冰箱制作的冰不能完全划等号,前两者对冰块硬度、生产环境的纯净度有很高要求,质量一般要优于自己用制冰机做出来的冰块。

这与大家普遍反映蜜雪冰城的冰块化得很快,而喝完星巴克还剩大半杯冰块的逻辑一致。其实,星巴克采用的便是专业食用冰,优点在于能和饮料更好地融合,对冰爽的加成更明显。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冰杯是由设备专业化出来的,产品质量与使用体验感更佳,对于追求品质与仪式感的嗜冰爱好者来说,买冰杯既能得到产品质量保证,又要使饮品的口感达到一定标准,“买的不是冰杯,而是情绪价值”。

专业食用冰需冷链运输至零售点,运输成本上涨,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成本高、定价低,就连蜜雪冰城也扛不住了。

今年夏天,蜜雪冰城宣布推出1元冰杯产品,随即将冰杯热度推向定点。站在蜜雪冰城品牌的角度,是为了发挥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客流,并将冰杯作为“辅助商品”的维度拓宽,但这对加盟商来说却并不友好。

图源:蜜雪冰城官方微博

有加盟商表示,冰杯仅售1元,却需要把冰块装满700毫升的大杯,分摊到机器折旧、人力成本上或得不偿失。况且门店运营需要保证用冰正常,如果选择去制冰厂买冰,成本高达4元一斤,根本无法覆盖成本。

03 巨头入局,冰杯生意未来怎么走

冰杯,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作为从日韩传入的舶来品,2019年冰杯就进入了国内市场,如果说今年的热度是100%,那之前热度可能仅有10%。真正让冰杯获得这么多关注的,是农夫山泉和蜜雪冰城等品牌的相继入局。

2023年5月,农夫山泉开始布局冰杯赛道,并申请了标贴(冰杯)专利,同年7月有两位来自杭州的用户在小红书上分享农夫山泉冰杯,考虑到农夫山泉总部也在杭州,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公司冰杯业务的小范围试水。

今年2月,小红书上陆续出现用农夫山泉冰杯的DIY攻略,5月各地便利店已经能发现农夫山泉冰杯的身影。直到7月,“雪王”蜜雪冰城推出1元冰杯,直接将冰杯热度推到了至高点。

图源:小红书

事实上,在今年冰杯爆火前,市面上冰杯主要来自冰力达、冰极限、冰趣味等几家可食用冰公司,除了冰杯外,这些公司还推出袋冰、球冰,酒吧高端水、柠檬水果冰杯、草莓水果冰杯等产品。

如果将视角放在日韩两国,不难发现冰杯玩法已经出现了众多细分领域。2012年,韩国便利店品牌CU曾推出过冰杯和袋装饮料品牌Delaffe的套装产品,大获成功;今年又推出了特大型杯冰杯,这款冰杯特点是盖子上有2个吸管洞,适用于与家人或恋人的分享场景,也更适合在演唱会、露营等户外活动等场景饮用。

日本市场上目前冰杯形态有纯冰杯、碎冰、1.1kg板冰产品等,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景,附赠不同盖子。

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日本便利店中,冰杯年消费量已经达到25.7亿杯,冰杯成为和饮料一样的大众消费品。人口数倍于日韩的中国市场,冰杯消费潜力之大可想而知。

就冰杯自身来说,作为经济学里典型的互补商品,冰杯能和任何饮料搭配,促进其他单品销售。咖啡、果汁、茶饮、气泡水、啤酒、鸡尾酒……几乎你能想到的均可以冰杯模式呈现,且毫无违和感,百搭感意味着消费场景的多元化。

在饮品巨头的作用下,冰杯逐渐进化成了“冰杯+”产业。

2023 年 6 月,永璞咖啡跟盒马联合推出冷萃咖啡冰冰杯,选用冰球的产品形态看起来更高级,情绪价值也更高。这款冰杯限期销售到当年 10 月,仅用4 个月的时间便爆卖出了 300 +万杯;在盒马菜单上,除了冷萃冰杯外还有美式、拿铁、葡萄汁、百香果汁等冰杯,相信在未来冰杯将不会只局限于“一杯冰”,而会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

不过,火热的冰杯也需要一些冷思考。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食用冰方面的国家标准,当下市面上冰杯标准不一,难免会有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向生产劣质产品。因此,在购买冰杯时也需格外注意产品质量,尽量选择信得过的大品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批发零售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