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资已「控股」中药产业

从目前产业发展阶段来看,“国资进场”确实符合中药行业此前趋势,最终如何,只能等天士力复牌后,结局才能更为明朗。但国资主导中药行业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8月第 一天,一则重磅消息炸开了医药界朋友圈。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士力)的一则公告,着实让不少产业人士直呼“意外”。

天士力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天士力生物医药产业集团(简称:天士力产业集团)的通知,其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与此同时,自2024年8月1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消息一出,不少业内人士向E药经理人透露出“震惊”之意,资本市场同样猜测纷纷。

毕竟,自1994年成立以来,天士力在中药行业凭其核心大单品复方丹参滴丸,一举成为中药头部企业之一,其模式及创新布局也一直走在行业前列。更何况,天士力2023年业绩刚实现大幅扭亏,归母净利润较2022年的-2.75亿元,增至高达10.71亿元。

此时突然传出控制权变更,不禁让产业界好奇,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虽然天士力的公告并未披露交易的另一方,但资本市场已引发一轮热议。目前,资本市场的分析主要有三类观点:一类是国资、一类是老股东、一类是与天士力在中医药数字化方面有相关合作的企业。

在各种观点中,国资似乎占据了上风。

从目前产业发展阶段来看,“国资进场”确实符合中药行业此前趋势,最终如何,只能等天士力复牌后,结局才能更为明朗。但国资主导中药行业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国资重掌中药行业“大局”

越来越多迹象显示,国资正在重掌中药行业“大局”,具有国资背景的中药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比重悄然回升。

据E药经理人统计,在当前中药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十中,高达70%的企业具有国资背景。尤值得一提的是,市值排名前六的中药股全由国资控股,包括片仔癀、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白云山、东阿阿胶。其中,片仔癀更是以超过千亿的市值,成为中药行业市值最高的国资背景上市公司。

在一众中药上市公司中,天士力市值排名第十。若果真如产业界预测那般,天士力最终由国资控股,显然市值前十的国资控股中药股就会增至8家。国资在中药行业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此外,佐力药业、康恩贝、昆药集团、马应龙、太极集团、江中药业、达仁堂、康美药业一众中药企,同样具有国资背景,且市值均在100亿以上。

为什么国资格外青睐中药行业?

一位在地方国资委有过工作经历的消息人士曾向E药经理人透露,在国家多次强调“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和“大力鼓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双重政策推动下,国资非常青睐优质的中医药资产。

根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2023年医药工业运行情况》,除了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表现突出,营收和利润增速实现正增长,其余医药行业细分板块大多负增长,剧烈波动。由此可见,中药而今的高景气度,显然更为吸引国资对优质标的的青睐。

二是,不少重要企业的产品涉及到国家机密,比如说国家重要保护品种、保密配方等,或者涉及到珍稀原料资源,比如麝香、牛黄、熊胆等,这些原料的一些独特炮制工艺等。这一特性同样颇受国资青睐。

过去一段时间,华润医药集团与国药集团发力中药板块迹象明显。华润在2022年入主昆药后,中药板块则拥有四大上市公司,分别是昆药集团、华润三九、华润江中和东阿阿胶。而国药集团旗下中药板块原本拥有两大上市公司——太极集团与中国中药,但随着今年2月对中国中药进行私有化后,不免有声音猜测,中国中药或与旗下另一家中药公司太极集团进行整合,若后续果真采取该策略,太极集团将成为国药集团下唯 一的中药上市公司。

产业属性“轮回”背后

读懂历史,才能看清当下的版图演变。医药产业发展正在经历一个轮回。

以中药行业发展为例,1990年以前,新中国的中药行业几乎完全被国营占据。进入90年代,一批日后“名震江湖”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是1993年成立的步长制药,还是1994年成立的天士力集团、又或是1997年成立的康美药业、2001年成立的以岭药业……这批企业现都在中药行业赢得一席之地。

几乎同时,国企改革浪潮席卷全国。各地国营中药企业陆续改制,或在保持国资控股的基础上完成混改,或直接加入到民营企业的队伍当中。前身为兰溪云山制药厂的康恩贝,就是在这一时期蜕变为民营企业,并成功上市。

那段市场经济大繁荣时期,民营资本在市场份额上的占比不亚于国资,甚至略显强势。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变局开始显现,一些产业典型案例频出。

追溯来看,2015年,广西国资入主中恒集团便是一次典型的民企纾困行动。彼时,中恒集团正遭遇实控人资金链断裂,而原实控人、董事长许淑清又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更将企业逼到了艰难的境地,广西国资旗下的广投集团最终接手。

但更密集的中药民营企业“易主”国资还得从2020年左右说起。这或脱离不了一大背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后,国资加速并购中药资产。

此后,国资入主中药企业的故事接连上演,产业较为熟知的典型案例比比皆是。梳理来看,主要有两类情况。

一类是,民营企业引入国资,试图挽救经营困境及业绩颓势。

2020年,康恩贝宣告易主国资,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成为其控股股东。背后原因在于,康恩贝亟需扭转2019年经营面临多重挑战、业绩急剧下滑的困境。引入国资是康恩贝是其时任董事长胡季强做出的主动选择。

同年,坐拥独 家大单品乌灵胶囊的佐力药业,也引入了国资“救市”。由浙江省国资委旗下医疗健康产业平台(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入主,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并能产生一定协同效应。背后原因同样指向了“自救”,早前佐力药业业绩每况愈下,形势一度格外严峻,现金流紧张。

昔日千亿白马股康美药业同样如此。2021年,在深陷A股史上最 大造假案舆论旋涡后,康美药业引入国资广药集团“自救”。同年,广誉远因偿债困境由山西国资接手……

而从被国资接手后的这几年发展来看,这批昔日陷入困境的中药企业,暂时走出了泥潭。康恩贝重回增长轨道,业绩突围;佐力药业把握住机遇,业绩维持高增长;康美药业也成功摘帽,起死回生……

另一类情况是,出于自身发展需求,中药行业内部整合加剧。

过去两年多,多家国资背景中药企业通过完成股权转让交易或股权收购交易,进行资产结构优化,提高企业效益和价值,适应市场变化。期间,国药控股太极,华润三九成为昆药控股股东……无一不是典例。

除上市公司外,不少地方国资也频繁并购整合了一些未上市中药企业,这样的案例同样也有不少。如2023年下半年,百年老字号中药企业紫光辰济股权变更,实控人变为山西省国资委。

这轮国资重掌“大局”背后,更多观点认为,当前环境下,国资入主中药民企,算是双向选择、各取所需。从中药民营企业角度来看,曾经一系列不稳定因素,让其普遍面临经营、融资双重压力。出售部分股权,减轻债务,成为彼时共同选择。另一方面,凭借国家信用的先天优势,国资贷款、发债更加容易,成本也更低。出于对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的考虑,很多民营企业家也愿意将股权出售给国资。

至于,最终中药产业如何发展,仍值得关注。起码,经过龙头们的不断整合与补强,五年十年后的中药产业将别有一番景象。甚至不免让人猜想,不久之后,中药领域“国资超级医药集团”领跑的局面或将到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E药经理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医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