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本土云笔记与Evernote的差异化生存 机遇和挑战

Evernote计划在中国安装应用服务器,以此来提高在中国市场的服务质量。除此之外,Evernote还发布了三个核心应用的中文版本:印象笔记、印象笔记·圈点(Skitch)和印象笔记·人脉(EvernoteHello)。
2012-05-22 10:08 · 创业邦 王越佳

  代表三:行客记事

  所属公司:行客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推出时间:2011

  平台:windowsPC版、iPhone版、Android版

  容量:3G

  特色:

  1.支持一个多人群组对一个文档的协同操作,编辑内容可以是文档、图片、语音形式。

  2.支持离线查看已下载笔记,支持多级文件夹功能,条理性更强。

  3.可以通过微博和邮件来发送笔记。

  点评:

  行客记事的主界面与Evernote的相似度很高,在创建内容页面增加了多项便于分类和标示的功能。群组功能和离线查看笔记功能是一大亮点,还曾获得2011年百度WebApp大奖。

  代表四:wiz(为知)

  所属公司:北京我知科技有限公司

  推出时间:2011

  平台:windows版、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

  容量:总容量不限制,每月可以上传100兆,随着用户邀请好友的数量和使用频率逐渐升高等级。

  特色:

  1.在原有个人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版,针对一些中小企业和规模中等的机构而定制。

  2.方便的及时分享功能,用户可以把所记笔记在微博上一键分享。

  3.邀请好友可以积累积分,通过积分可以免费使用VIP服务。支持换肤功能。

  点评:

  Wiz(为知)支持换肤功能,在布局上可分二、三栏的布局方式,分享文章到微博或直接从wiz发文章到微博很方便,在PC客户端包括WizExplorer(为知浏览器)、WizHtmEditior(编辑器)、WizCalendar(日历)、WizNote(便笺),功能强大。

  代表五:云笔记

  所属公司:广州新点科技有限公司

  推出时间:

  平台:iPhone版、Android版、Mac版、插件版

  容量:不限容量

  特色:

  1.自带FIT输入板,输入的内容可以当做笔记存储也可以推送到其他需要输入的窗口,例如短信、微博等。

  2.支持语音及语音识别输入,常用的短语识别度较高,稍复杂的则要稍差一些。

  3.可以实现同步微博收藏夹,且支持邮件创建笔记功能,云端存储不限容量。

  点评:

  与某些同类产品相比,免费不限容量是其最有诱惑力的亮点。其次,清新简单的界面,激发用户记录的欲望,在界面的管理上表现稍差一些,自带的输入板和语音识别输入功能为其填色不少。

  通过上面大量的比对小编发现,本土的一些产品在用户体验上做的已经不错了,但是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影响上都无法与Evernote相媲美,就好像当初人们质疑人人网为什么成不了美国的Facebook一样,记得当时各路豪杰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至于结果随着各路媒体对Facebook曝光度的渐衰而趋于平静。

  首先,与国很多国外人做事务实的态度相比,国内的公司和媒体更倾向于强调概念,对于产品上面花费的心思则要稍逊一些。自“云”概念推出伊始,人们谈及得更多的是“云存储”、“云计算”等宽泛的概念,概念谈久了难免落入大而空的境地。

  其次,国内用户对软件产品的付费习惯的没有被培养成。尽管EvernoteCEO菲尔·利宾(PhilLibin)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一再强调其对中国用户付费行为的信任,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用户与其花几百块钱买个正版的系统操作软件,大多用户更倾向于去中关村的小商贩那里花5块钱买个盗版系统装上,甚至干脆自己克隆一张。

  还有就是用户传统的行为模式的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其行为习惯。当我们需要存储一些资料、图片或视频时,我相信很多用户的*条件反射就是拿出移动存储工具,当需要记录一些简短的信息时,用户更倾向于随手拿起一支笔记在便利贴上,很多时候并不我们的新产品不好,只能说纸和笔或是移动硬盘比云笔记这种形式先于我们日常习惯的养成,在这一点上,用户习惯的培养尚须时间的培育。

  云笔记类产品,大多是基于传统PC端和WEB浏览器的互联网理念,与其说是谁师从谁,倒不如说是大家都是想依靠互联网这颗“老树”,用各自的方法栽培,瞧瞧在移动互联网上能发出什么“新芽”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