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熊俊自白:卖身网龙与选择创业 李开复引荐蔡文胜

2009年12月,我来到了北京,见到了李开复,他邀请我进入创新工场创业,我对他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留在了91手机助手,在移动互联网上能做什么我在网龙都想过一遍,都在进行尝试了,让我重新创业再做一个项目,我真不知道做什么,我做不到。
2013-01-29 13:44 · 创业邦 郑江波

 决定创业

  我在福州待了将近3年,只认识我住的地方和公司附近的路,全身心放在了工作上,一年多才知道怎么开车从福州回厦门。我每天早晨去上班,晚上11点多回宿舍,基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网龙,跟厦门的朋友也越来越少相聚。2年多以后,我在网龙正是筋疲力尽,福州没有时间融入,厦门却越来越远。

  即便在裁员闹得最凶的时候,我都没想过要离开网龙。2009年12月,我来到了北京,见到了李开复,他邀请我进入创新工场创业,我对他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留在了91手机助手,在移动互联网上能做什么我在网龙都想过一遍,都在进行尝试了,让我重新创业再做一个项目,我真不知道做什么,我做不到。另外,即便创业,我也不愿意在北京,北京太浮躁了。

  原本也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是在网龙虽然身心疲惫,但还是没有考虑过是不是真的该去创业的,但从北京回去后我很快接到了李开复的电话,我第二次去了北京,他同意我留在厦门,并把蔡文胜介绍给了我。实际上在和蔡文胜见面前,我都没决定要创业,我甚至不知道蔡文胜是谁,回去谷歌了蔡文胜的资料,才知道他是站长*,有着很传奇的经历。2010年4月我在经历了一轮抗争和迷茫,心灰意冷之下,从网龙辞职,回到了厦门。

  回到厦门之后和蔡文胜见过几次面,他和我只聊天,谈人生经历,完全不谈工作。有一次他要了我的银行卡账号,我一念之间没有想那么多,就给了他,然后很快他就把10万块钱打到了我的卡上,没有合约,没有谈商业计划。虽然只是一笔启动资金,但还是被吓了一跳,居然有人那么随意就会把钱给我。我心想,钱都给了,骑虎难下了,看来不得不创业了,但连自己要做什么都不知道。

  选择方向

  我离开网龙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创业做一个和91一样的事,我还给公司留下了一个文档,上面是我分析91在未来一年会面临的竞争对手,应该采取什么竞争策略,还有一些对产品的建议。写了这么多东西,我更不知道创业要做什么了,我想那就先休息一下吧,想想未来的方向。那段时间我过得很悠闲,每天去咖啡馆耗时间。2010年10月,最终我还是决定做手机助手。

  之所以还是做手机助手,一是因为我熟悉,二是因为它离钱近。移动互联网很热,开发者有推广的需求,在App Store上很多应用是没法靠自然增量的,需要靠推广手段,用钱来抢时间。南方人创业相对务实,要做大的事情,但也要先能够活下来。

  我完全没指望同步推这种做盗版软件下载的工具可以做大。做盗版可以做到上市吗?不可能的事。做得越大,风险越大,它始终是一个过渡,坚持做盗版,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当时国内Android应用商店有100多家,而iOS上只有91手机助手一家,再竞争估计也不会超过10家。另外iOS相比Android离钱更近一些,所以我们选择做iOS。创业之初,整个团队算上我一共6个人,几乎都是从91出来跟着我干的。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是很理想化的,想要做一些和过去91不一样的事,做一款不越狱也能用的手机助手,上面的应用全是正版的,但是我们发现国内用户并不买账,想了想,还是回归现实吧,就到威锋网上去爬了一些网友破解的收费软件。我们当时想的是退一步,自己不做盗版,只是提供网盘链接分享盗版。

  但是2012年初,我们出现了一个竞争对手,PP手机助手。他们自己破解软件,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下载速度和软件更新数量都比我们多,抢了我们很多的用户。犹豫了很久,我们只得向现实低头,开始做和他们一样的事。后来,柳传志的一句话我很认同,他说联想做了这么多年,现在还有理想,但是已经不再理想化了。

  针锋相对

  2009年91手机助手想卖没卖掉,到了2011年就决定自己做了,这么多年91积累了很大优势,至少从手机经销商来说都在用91,我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91最初是面向手机经销商的,最主要的并不是给用户用,当竞争对手都在抢个人用户的时候,我们是针对经销商的喜好设计产品,因为很多人买iPhone都要求经销商帮忙刷机、装软件,有很多经销商还通过这种方式赚钱。

  我们当时就想做一个便于开发商使用的工具,让经销商在有限的时间中卖手机卖得更快,可以赚更多的钱,当经销商都愿意用91的时候,竞争对手就没戏了。所以当时91名义上是给用户用的,但一切功能的改进都是围绕经销商的。最初少数经销商可以靠91装软件赚到钱,当所有经销商都在用91的时候,他们就赚不到钱了。到那个时候,消费者再让他们帮忙装软件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很不耐烦地说,你回家用91手机助手就可以了。

  我们需要的只是不断把新版本的91手机助手放到威锋网上,很多经销商的技术人员就会去下载,习惯养成了,他们很难去改的,用惯了91,为什么还要去用别的产品呢?我们用3年的时间把91手机助手的功能做得非常全,几乎是每星期五固定发一个新版本。对于新版本的要求是必须要有一些新增的功能,必须要有一些Bug的改进。以一个完整的功能A,带一个不完整的功能B;等到新版本推出,不完整的功能B变为完整的功能A,再推出一个不完整的功能B,让用户始终有更新的欲望。

  在做同步推以后,我们沿袭了这种产品迭代的方式,但是又因为情况不同而有一些差异。因为过去做91几乎没有对手,现在有太多对手,有的时候难免要使诈,让别人不知道我们能做什么,让别人觉得我们做得很烂。首先版本不能发太快,如果继续做一个完整的B,可能新的创意马上就被一些大公司抄去了。

  公司成立之初,91天天关注我们的动向,我过去的那些部下想知道我会做出一款什么产品,于是我故意放烟雾弹,做了一些简单的技术集成,看起来很烂。后来我从不少人那里听说,他们觉得熊俊做的这个产品太差了,做了这么一个东西,我当时心里就踏实了,他们上当了。果然,慢慢的,他们放松了警惕,不关注我们做的这款产品了。

  当时91的优势在于PC端,手机端的产品做得很差,我们先是同样做了一个PC端的同步推,故意把产品做得很差,迷惑了他们,后来在2011年5月的时候,我们推出了一款同步推的手机版本,迅速抢占了他们大片的市场。以我对网龙的了解,他们是大公司的体制,老板不发话,下面没人会去做,我们就是抓住了这半年的窗口期,活了下来。

  当然,同步推作为创业公司,有的时候感觉进退维谷,做得快怕被抄,怕被别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做得慢又难以发展。跟大公司的竞争往往是全线的竞争,这让我们感觉很吃力。我们现在团队里有90个人,从2012年初开始做广告营收,下半年就已经盈亏平衡了。

  但其实我并不觉得App Store是个好模式。就像前面说的,它是一个货架,但是货架的位置是有限的。现在开发者把App Store当成了*渠道,仿佛AppStore是用户的*和最初来源,正因为如此,开发者想尽方法去从App Store获得用户,而没有认真的思考自己的用户到底应该从哪里来,App Store到底是入口还是出口,因此才会产生刷榜。我觉得创业者一定要回归自己产品的本质,比如你的应用面向某个细分的人群,那你就想办法在那个人群中推广,你做的是个路况电台,你就去交通广播做广告,不要只盯着有限的榜单。我判断App Store最终只是一个下载的通道,就像商店本身不应该是个媒体一样。

  我们现在赚的就是开发者做推广的钱,从长远来看肯定做不大,当初选这个方向就是因为离钱近,仅仅是一个切入点,不会也不可能是终点,创业成功或者失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但是有一条应该所有人都不会反对,那就是首先要活着,如果你已经死了,是不可能说自己成功了的,当然,如果你仅仅是活着,也不会是成功,所以活着以后,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