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八大角度解读2015中国电影,440亿票房原来是这么来的

2015年,中国电影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纪录,堪称史无前例的“破纪录之年”。当然,在440亿票房的背后也伴随着巨大的批评和争议之声,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电影业在2015年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后世回望2015,必将是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2016-01-07 16:24 · 钛媒体 图宾根木匠

香 港

  不过中国电影的发展基本上是断裂式的,市场层面如是,文化层面亦如是。取得高票房的类型片,差不多都是孕育在当下内地独具特色的互联网+态势下的文化土壤里。相较而言,《澳门风云2》算是凤毛麟角的“港片”余荫(《赤道》《冲上云霄》《迷城》的票房都难称成功),但此片更多的意义是填补了春节档的喜剧空白,在内地的广大观众群中算不上“合家欢”,当然片方也挖空心思杂糅进内地元素,但总体调性不变,很难成为主流(这并非海外导演的身份所致,海外导演也可以拍出很接地气的“内地”电影,譬如《中国合伙人》《智取威虎山》等)。

  当然,对老港片的情怀也是可以拿来消费的,譬如《港囧》里的粤语歌,《澳门风云2》里的“赌片”风采,甚至《煎饼侠》里还有在录像厅里久违了的“古惑仔”,但这些元素都只能作为彩蛋式的添加剂而已,独立成篇则不成气候——《杀破狼2》就冲破“香港”藩篱,在大陆主角的荫蔽下,讲述了一个横跨中、港、泰的泛东南亚故事,并用时尚化的打斗令年轻观众耳目一新。

制 作

  总体来说,中国电影的制作都在进步,一方面好莱坞等进口大片的威压,使得中国影人也不得不挖空心思提升观众的视听体验,以从进口片那里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视频技术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视频作品可以轻易获取,电影必须要给观众一个进电影院消费的理由,必须在制作上求猛求精。

  如果说,《捉妖记》《寻龙诀》《九层妖塔》《钟馗伏魔:雪妖魔灵》这样带有魔幻\玄幻色彩的电影,营造视觉奇观是必须的制片策略;那《港囧》《夏洛特烦恼》《煎饼侠》《混蛋吧,肿瘤君》这样的喜剧片,也在费尽心思的融合打斗、追车以及各类动作场景和一些视觉*场面,应当说都取得了不错的“提气”效果(《唐人街探案》年末上映,姑且算作2016电影),甚至包括《刺客聂隐娘》《山河故人》这样的文艺片,也在用视觉奇观尽可能赢得在电影院的生存权——《山河故人》甚至吸纳了科幻的元素,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第六代”风貌;《失孤》则采用了公路片的形式,用大量的空间转换给观众以视觉刺激。

艺 术

  台湾导演带来的《刺客聂隐娘》可能是2015年*具有世界声誉的华语艺术电影,不过此一状况在票房井喷的态势下并不鲜见,已全文公示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明确了电影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毕竟发展阶段不可逾越,先得满足视听刺激下的娱乐宣泄,“仓廪实而知礼节”,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其电影业也是不折不扣的“初级阶段”,在票房如北美一样居于饱和、稳定状态,以及观众的欣赏趣味普遍提升之后,才会进入营销炒作退场、彻底比拼电影质量和文艺小众电影多元而出的时代。

  2015年的大陆小成本文艺片也颇有几抹亮色,《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部裕固族题材电影,戈壁“公路片”的结构跟前两年的小众文艺片比起来明显“财大气粗”了许多(CG*的使用也很亮眼);移植自外片的《十二公民》在截然不同的法律环境里严肃探讨了罪责认定问题;《心迷宫》采用了悬疑犯罪的叙述模式,走出了自怨自艾的“私电影”模式;而早前就曾荣获多项大奖的《一个勺子》,完全是不考虑票房的小成本文艺之作,明星演员们在片中放下身段,扮丑扮土在所不惜。

  另一部2015年公映的《烈日灼心》也云集了诸位明星甚至喜剧明星,但他们在片中“自毁形象”完全奉献了不一样的演出,使得《烈日灼心》成为进来票房罕见高企的犯罪“虐心”电影;而改编自真实案件的《解救吾先生》则提供了纪录片式的涉案视角,拓宽了国产片涉案的表达方式。(当然后面这两部属于中高成本影片)

粉 丝

  与此同时,某些独居本土特色的国产商业电影现象也在2015年依然存在——《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2》等综艺电影仍然在银幕上存在。而《小时代4》《栀子花开》《何以笙箫默》《怦然星动》等“粉丝电影”则并未取得前两年的火爆——其实这些影片的票房成绩并不差,但在整体票房水涨船高的态势下,这一票“粉丝电影”已经不在居于电影舆论生态的中心位置。

  以《小时代》为例,两年前杀入中国影市,几乎颠覆了业界对于电影市场的既定认知,时至今日,虽仍保有相当的粉丝基础,但影响力只能局限于原有的粉丝群落,无法在电影市场掀起太大的波澜——这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粉丝电影”给票房带来的是增量,而不是在原有票房格局中的切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