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清华教授谈人工智能:敢为未来投入才叫伟大 BAT还算不上伟大公司

“有魄力,敢为未来投入,才叫伟大。”邓志东说,“谷歌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几百万公里,他们要做的是颠覆整个交通系统,国内还没有一家公司敢这么想,这么做。相比之下,BAT都还算不上伟大的公司。”
2016-04-12 09:12 · 新浪科技 丁壮

外国和中国一样,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是刚起步

  邓志东还记得2000年左右,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处于低谷期。“那时都不敢说自己是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的,因为在社会上还看不到太多成功的应用案例,怕被人说成骗子。”

  这种不看好的情绪并不只发生在国内。实际上,关于人工智能“要超过人类”的技术豪言,每隔数十年就会发生。1956年,“人工智能”一词正式诞生,当时的研究者们甚至预言,二十年内机器将能完成人能做到的一切工作。事实证明,他们低估了研究难度。

  直到2012年,多伦多大学Geoff Hinton教授带领团队,凭借深度卷积神经网络、GPU和大数据,一举获得了ImageNet大赛冠军。

  这成了人工智能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从那之后,谷歌、Facebook、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开始介入,人工智能的研究这才开始逐步走向应用。至于原因,“视觉能力太重要了”,邓志东说。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分为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两个层面,跟婴儿刚出生,逐步认识世界后再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道理。“人为什么会有智能呢,是因为我们眼睛一睁开,一切都分类了。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分清,他能有什么智能呢?”

  从1956年到2016年,人工智能诞生只有60年的时间。而2006年,“深度神经网络”的概念才被提出,“从学术上讲,国内外的差距并不大,区别主要在以后的应用层面”,邓志东解释。

  至今,感知智能已经不再是人工智能的绊脚石。甚至在某些特定领域,机器在感知层面已经超过了人类。比如,深度神经网络与大数据结合的前提下,ImageNet的机器图像识别错误率只有约3%,人类尚不能做到这一点。 邓志东认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已经成熟,大数据才是应用的关键,可以在某些细分垂直领域开始工程化应用开发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