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做了正确的事
这看上去又是一句废话,但其实还是不是。
最简单的道理,不少人,甚至不少聪明人,其实比滴滴更早用互联网来争夺出行市场,但为什么最后牛逼的是滴滴和程维?其他的则有点那个。
滴滴和程维如何正确了?就我的观察,以下几点应该是关键:
一是把事情看得很明白,或者说看得更明白。
程维和滴滴一开始就在按照大公司,严格地说,是按照大互联网公司的大平台方向在打仗。这也是他们最终能做大的重要原因。
滴滴的投资人朱啸虎曾回忆,当时他看了一圈搞打车软件的,结论是,看的这些家伙普遍互联网思维不对,属于情况不清,想法很大的角儿。
其中的例子包括,有团队因为智能手机不够普及就给司机送平板电脑,还有团队要用户先注册、并且充值进去才可以上路。但程维他们完全是不同的打法,别人送平板电脑教育司机怎么用复杂的界面和功能,滴滴则是挖空心思改善界面和功能设计,不断降低使用门槛,让文盲都可以用得上手他们的软件;别人还没开始就想先挣消费者一笔钱,滴滴不但免费而且还自己贴钱培育市场。
应该说,程维及其团队能有这样的视野和思维,多少得益于他们之前在大公司的历练和积累。所以,没有在大公司练过吃了非常多亏的我,有句肺腑之言给梦想创业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天才级的大神,你毕业后,还是先到大公司练练为好。
二是情况搞清了,决心也特别大。
程维和滴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死磕精神是出了名的。
滴滴刚上线,为了改造程序,七天七夜没有人回家,老婆在预产期也不管了接着干的故事;计划两个月装1000台车亮1000盏灯,结果只有16盏灯亮着的故事;没钱也要花钱请人绕着三环打车刺激出租车装软件,结果请来打车的人车都打吐了还没装几个软件但程维还要接续干的故事;干到2016年还能重要的事情只要聊15分钟就可以做决定的故事;以及专车、快车、代驾、巴士,从来没有哪家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推出这么多垂直产品的故事……
这些故事以及更多故事都被媒体都讲烂了,你我可能也就当个故事看看而已,但假若换成你我,能做到吗?我想是个问题。
三是一旦路子对了就飞快跑,不要命地跑,贪得无厌地一直跑。
这方面的事迹,滴滴也是多了去了。
程维自己也说,到今天,滴滴还是保持着狼性的精神,甚至他还讲,自己就是“野生的狼”——生在狼窝裡面,而且是野生的。
滴滴有多快,为了快速做大可以多么不要命?30天融资30亿美金,创下全球未上市公司最快*融资新记录,一个星期补贴掉1个亿,这都是例证。
换成你我,抛除其他不说,或许30天连个融资PPT都搞不出来,你怎么这帮狼子野心的家伙竞争。前面说过,滴滴这个事儿看上去人人都可干,但一旦规模占了先,规模就会成为它阻挡别人的门槛。这种快,甚至不要命的快,对滴滴而言的好处显而易见。如果不快,将不是它合并快的;如果不快,也不是它合并优步。
四是程维及其团队特别能学习,而且胸怀特别大。
滴滴的成功,除了程维及其团队,以及事情和时间的正确,很重要一点,是与狼共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
如果不是特别能学习,特别有胸怀,相信柳青不会被程维打动,带病上前线与其并肩作战;如果不是特别能学习,有胸怀,而是像众多创业者那样,把所谓的三座大山当敌人而不是可以依靠的资源来利用,相信滴滴也不会站到腾讯、站到苹果、现在还站到优步,站在三座大山的肩膀上,成为众星拱月的新巨人。
一个创业团队,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消化得下事业成长几千倍背后的矛盾与冲突,而且还能在如狼似虎,险象环生,波诡云谲的博弈中hold住,如果不是学得、忍得、舍得,恐怕是不可能的。
某种程度上说,是程维甘愿自己做小,才为滴滴做大夯实了底盘。
我们民族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是,看上去非常宣扬集体主义,实际上更喜欢而且善于打个人的算盘。包括创业这个事情,一提创业就是要当老板,还要当大股东,*控制人,这个似乎也是一种已然普遍的心理。
应该说,在当今这个国家与国家经济体都要联合起来打群架才更能赢的时代,这种观念是有点落后了。现在的创业,打的都是群架,看起来是公司与公司战斗,实际上都是一群既得利益与一群既得利益的战斗,甚至阿里、腾讯、百度都能既心怀鬼胎,又求同存异地为了利益*化而搞到一起。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谈向滴滴和程维学习,但却对这一点学不会,其他的学会了估计也是白学。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