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兼具多重优势,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近5年跑赢基准近30%

2024-06-07 11:17 · 互联网

随着大盘稳健特性的凸显,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想要追求能够超越指数的收益,指数增强基金或许可以作为不错的布局抓手。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162213/C类:003548)正是这样一个投资工具,在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多维度多策略的宽基指数增强策略力求获取超额收益。

截至5月29日,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A在年内实现了6.99%的净值增长,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5.07%,该基金自转型以来年年跑赢沪深300指数①。

近5年收益率27.62%

Wind数据显示,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自2018年转型以来,年年跑赢沪深300指数和业绩基准,为持有人收获了稳定的超额收益。截至5月29日,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A在近5年的收益率达到了27.62%,大幅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近30%。宏利沪深300指数A在管基金经理刘洋自2019年1月9日管理以来实现了56.35%的任职回报,任职年化回报8.64%。

作为增强型指数产品,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兼具多重优势。首先,指数基金具有管理费低、操作透明、风险分散等优势,而追踪沪深300指数的指数基金,更能够帮助投资者获取A股核心资产的收益。沪深300指数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其市值占沪深两市总市值的比重接近60%,行业分布均衡。而且,沪深300指数2021年至2023年ROE均值为10.80%,优于深证成指、上证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

其次,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在被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还具备了一部分主动管理的优势,即采取了增强策略。通过适当调整投资组合,高配或低配部分成分股,在指数本身盈亏的基础上获得超额收益。自本基金2018年3月16日转型以来截至2014年5月29日,跑赢基准31.22%。

刘洋当前也比较看好沪深300的投资价值。他表示,虽然2024年以来沪深300涨幅较高,但其历史10年的PE估值仍在40%以下,处于较低水平,再加上-0.8x的股债收益标准差,指数目前布局性价比较高。此外,当前市场资金风险偏好仍较低,投资者更青睐收益率确定、性价比高的资产,在此基础上红利风格和消费资产展现出了不错的延续性,沪深300指数这类均衡大盘宽基指数在配置风格上明显占优。

多维度构建指数投资框架

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的业绩表现离不开背后的投资体系和团队。在多年量化投研经验的加持下,宏利基金拥有一套完善的指数投资框架。

宏利基金量化团队通过四个维度构建多策略的增强框架——选股、行业、风格和组合。不同层次的Alpha之间的相关性也偏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产品低波动和超额收益来源的保证。

在具体的投资流程上,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因子部分取代传统日频量价因子,因子加权方式也从传统大类线性合成向机器学习进化。同时团队还会在合约宽基指数基准之上叠加小权重量化多头选股组合,以获取风格、行业、选股等多维度Alpha。

宏利基金量化团队的因子库包含基本面、市场情绪、技术指标与研究员深度选股等超过300个因子数据,同时,引入AI 筛选中频量价因子,并将人工挖掘与AI深度学习模型得到的两类量价因子集合起来,再通过组合优化形成最终的指数增强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宏利沪深300指数基金经理刘洋拥有9年基金行业经验和5年证券投资管理经验,在宽基指数增强和主动量化方面深耕多年,他坚信以量化投资的严谨态度和高胜率的系统性方法论,能够为客户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除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之外,宏利基金在指数增强方面的产品布局还有宏利中证500指数增强和宏利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基金。宏利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成立以来总回报24.97%,同期业绩基准仅为6.55%。宏利中证主要消费红利自2020年3月成立以来,累计收益为53%,同期业绩基准为22.90%。

备注①: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由泰达宏利中证财富大盘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转型而来,产品自 2018年3月16日起正式转型,业绩比较基准变更为“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95%+ 同业存款利率×5%”。宏利沪深300指数增强 A:2019-2023年每年收益依次为44.44%、39.84%、-0.03%、-19.60%、-9.2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34.16%、25.87%、-4.85%、-20.58%、-10.79%,同期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 36.07%、27.21%、-5.20%、-21.63%、-11.38%,业绩及基准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于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