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翎客航天:VC疯抢21岁“火箭少年” 团队3人估值1亿

投资1600万元,换取16%的股份,这是胡振宇为他的创业公司“翎客航天”开出的价码。也就是说,他给自己的估值是人民币1亿元。
2014-06-29 08:42 · 新浪科技 潘飞虎

 与国企巨头搏杀

  虽然距离商业化还有很远,但胡振宇已经为翎客宇航设定了核心竞争力:性价比。他希望效仿眼下大红大紫的美国同行SpaceX,冲击被国企垄断的航天市场。

  目前,国内只有一家公司提供探空火箭服务: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第四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四院”),每次发射报价300万元。

  翎客航天计划把价格拉低至200万元,同时提供更好的性能。其中的关键是缩短供应商链条,减少分包成本,避免层层倒手、加价,以确保毛利润率。

翎客航天:VC疯抢21岁“火箭少年” 团队3人估值1亿

中国航天四院天鹰四号乙探空火箭飞行试验

  作为一家“体制内”的研究所,航天四院有多级承包商,中间有很多抽利的过程。翎客航天则希望尽可能自力更生:“能自己做的,我们全都是自己做,从源头上解决供应的问题。采购的东西只占20%,火箭燃料、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完全是自主的。”

  另一方面,对于航天科技集团而言,探空火箭价格低廉,远不如发射卫星赚钱,因此也没有太大的投入意愿,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往往滞后。这被胡振宇视为翎客航天的发展契机。

  负责系统技术的严丞翊举例称:“一枚探空火箭价值300万元,但上面的载荷可能价值上千万,现在基本上用一次就废了。我们就可以做到载荷回收,甚至让火箭原路返回。”

  目前,探空火箭的主要客户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传统国企在争夺这类客户时优势明显。但翎客航天并不担心被垄断扼杀:“军用产品必须有军方背景,民用产品则更倾向于开放市场。国企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的关系网,能够渗透到所有高校。此外,探空火箭可以出口,比如提供给东南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

  翎客航天希望用风投的钱完成研发,后期则依靠性价比进行竞争。这种做法颇有“互联网思维”的韵味。胡振宇承认,如果单纯比拼技术,他们不可能战胜航天巨头;但从商业角度来看,需要考虑运作成本和模式,以及渠道问题。

  “我们团队架构的灵活性,很轻松就能够说服那些投资人。他们也非常理解,一个小团队的执行力和效率与大集团相比有天壤之别。”他说。

  翎客航天目前的计划是,3年后把*飞行高度200公里以上、载荷50公斤以上的探空火箭推向市场。届时,他们将把精力转移到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小型卫星运载火箭上,到2020年推出直径达3.35米的运载火箭。

  这些研发计划需要大量金钱的支撑。胡振宇希望在年底前完成1600万元的融资;在此之前,三人必须用自己的积蓄进行投入,而他们都来自普通家庭,没有“富二代”,无法从家里得到充裕的资金支持。

  但胡振宇依然信心十足。“我们是*个吃螃蟹的,真正把它当作事业来做。”他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