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围攻大健康产业:8万亿的市场 移动医疗需要找到“尖叫点”

在12月4日的“第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围攻医疗健康产业》专场讨论中7位嘉宾在讨论中认为:医疗行业目前处在在一个大革命的前夜,医改的政策“红利”即将释放。
2014-12-04 14:13 · 投资界 李梅

  2014年12月2日至12月4日,由清科集团举办的投资界年度会议周在北京柏悦酒店举行。在12月4日的“第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围攻医疗健康产业》专场讨论中,建银国际直接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杨锋,嘉宾有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陈鹏辉,NEA全球合伙人、中国董事总经理蒋晓冬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胡雪峰,天津海达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刘杰,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欧阳翔宇国辰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舒达坤,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高级董事总经理曾之杰对医疗行业的投资机会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以下为论坛实录:

中信资本曾之杰:当前是医疗大革命的前夜

围攻大健康产业:8万亿的市场 移动医疗需要找到“尖叫点”

  (图为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高级董事总经理曾之杰)

  大家很难想象像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他们也花了很多的精力在研究将来整个医疗的格局,他们最近在测试有一款纳米针,就是将来的注射没有必要跑到医院去,就像一个创口贴一样贴在自己的胳膊上。这样一个很小的技术,从技术本身也没有特别难的东西,的确把整个医药传统思维就开始改变,原来打针需要跑到医院去找护士,现在自己就能在家处理。

  医疗行业现在只是在一个大革命的前夜,大家在实验着一些新的东西。我们不是一个专门专注于投资医疗行业的基金,我个人在过去十多年里也曾经投过两家体检公司,也是苦乐参半,从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变革才刚刚开始,变革从哪里来,我觉得离不开大数据,也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手段会造成整个行业的非常大的变化。从国家的层面来讲,现在整个医疗体制的改革,我觉得也会带来非常大的产业上的变化。

  作为投资人,需要仔细研究,抓住这个产业趋势,其中具有非常大的商机。加之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到了14%。14%是一个什么概念?而且这个速度还在加速。

  如果我们看一下欧洲的例子,看一下日本的例子,国家到最后经济不能成长,财政被拖垮,往往医疗费用支出,庞大的医疗费用的支出。这里面也蕴含了很多的商机,怎么能够把医疗做得更有效,成本更低。

  这个时代在变化,我们老龄人口已经达到了14%,在这个时代里,我们要对医疗制度做根本性的改革,其实到最后技术和创新永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我想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能够把整个医疗效率、结构,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应该是我们今后的一些主要投资方向。

蒋晓冬: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互联网医疗 O2O有可能改变中国医疗

围攻大健康产业:8万亿的市场 移动医疗需要找到“尖叫点”

(图为NEA全球合伙人、中国董事总经理蒋晓冬)

  我们NEA基金是一个全球基金,60%投资TMT,40%投资医疗。我跟曾总一样,也不是科班出身,TMT和医疗都投资。

  讲到互联网医疗,我们最近在美国投资了一家公司,可能在座的互联网医疗创业者听说过,

  是医生的一个搜索引擎,加上一个点评的评价机制。这个公司跟美国另外一家公司,算是在美国比较火的这个领域的企业,确实也是发展得很不错。

  我们在中国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跟美国差不多,既投资医疗机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和寻找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投资的机会。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互联网医疗

  我们目前集中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和互联网医疗,我们觉得这两块东西是必须同步向前发展,相互互为推进和制约,才能在五到十年以后,真正把中国医疗健康的半途有一个大的改变。这两个相互都离不开,所以我们在医疗服务这一块,我们目前投资了好几家创新模式,我们主要不是投资这种大型的医院并购,大型综合医院,我们基本不做买地盖楼建新院的事情,我们主要从模式切入,我们投资一家连锁做肿瘤医院,是在创业阶段投资进去的。

中医连锁模式在创新

  现在养老也很热,我们在北京和上海做得最大的到家上门的术后康复。我们也投资了一家连锁中医门诊部,做中医连锁,我们觉得这个模式也在创新,让它重新回归社区和门诊。

  在这个过程中,移动医疗,移动互联网在这里面能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认为核心的事情是搭桥铺路,最后的本质是要把医疗这件事情回归到医疗的本质,我们认为医疗的本质是医生和患者的对话,其他有一些是必须的,有些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移动医疗和医疗服务创新模式的结合有这个机会,O2O这种方式我也同意,有可能去改变中国医疗。

  移动医疗除了早期有幸参与了挂号网的投资,现在也在积极在很多细分领域在看,无论是从大数据角度切入的,或者是从医患关系角度切入的,我们最近也在做一些更加细分领域的新的投资。

红杉陈鹏辉: 用互联网改变医生和患者的互动3大差距带来海量机会

围攻大健康产业:8万亿的市场 移动医疗需要找到“尖叫点”

(图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陈鹏辉)

  我个人觉得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改变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互动的变化,我们都已经看到了。这个变化我觉得对未来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但在这个变化当中,不同的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有几个我觉得比较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我觉得是刚才曾总提到的医疗大数据,在美国不论是电子病例,还是病人的影像资料,都比较能够完整和统一的被患者所获得。

中美差距

  在中国,患者获得这些数据目前难度还比较大。数据被分离在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上,中国医院在大数据的分析上面还存在一些差距,这些差距是中国互联网医疗的挑战,也是机会。我们看到有些公司能够将每个医院不同格式的影像资料统一化,上传到云端,然后下载到每一个医生的手机和PAD上,而且是医疗级别的,3D的,可旋转的,医生可以操作的,可以做会诊的,这个其实就告诉我们在这个方面中美两国之间,或者中国和欧洲,和发达国家在医疗大数据方面,还是有一些不同和差距。

  第二个方面,我们认为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在整个互联网医疗产业链上,有一块就是付费方,商业保险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付费方,起了一个非常大的作用,所以说美国很多互联网医疗的模式,最后讲到模式,肯定要讲到盈利模式,谁掏钱,商业保险会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那么在中国目前这个付费方还比较缺失,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很多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公司,目前有很大的流量,有的有很好的医生,但是暂时没有很好变现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除了我刚才讲的大数据的差距,和付费的差距,第三个差距是医生多点执业的差距,中国大部分医生被隔离在一个一个的医院里,怎么样把医生从医院当中解放出来的,并且配备他们做诊断,做治疗的武器,我们是看到了第三个差异。

  第三个差异也能够带来很多在互联网医疗方面投资的机会,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云端个人医生的诊所在逐渐的出现,也是反映了中国医疗改革也在往更深的一步在推动,也会造就很多很成就的互联网公司。

医疗新技术带来新机会

  刚才大家也谈到了去年在医疗方面最火的是医疗服务,医院的价格搞得非常高,上一场王晖也提到了,今年最火的是移动医疗,移动医疗的公司价格也搞得非常高,很多人都在看,在医疗行业里面有没有一些价值洼地,或者说一些新的趋势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投资呢?

  其实,除了把握住医疗服务和移动医疗大趋势以外,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整个医疗行业还是有一些非常新的技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比如在肿瘤治疗领域,新一代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出现,能够在美国治愈,而不仅仅是延缓癌症的进程,能够治愈60%白血病的病人,这其实给了一些启示,在医疗方面有一些技术的突破,会带来一个很大的投资机会。我们在国内也投资了这么一家企业,也正积极的布局类似的企业。

  在糖尿病实时的监控和监测领域,可穿戴式的动态移动血糖的设备,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认为都是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里面一个非常大的有意思的领域,红杉资本也投资了一家这样的公司,台上跟欧阳总聊,我们不约而同也都看到了这个领域。

  虽然这个行业的热点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创新,有一些价值洼地,值得我们去更进一步的探索、思考和投资。

胡雪峰:从PE和VC角色转向PE+产业

围攻大健康产业:8万亿的市场 移动医疗需要找到“尖叫点”

(图为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胡雪峰)

  高特佳是国家成立相对比较高的第一批的PE公司,2001年就成立了。成立初期,关注的这个行业比较广泛,最近这两三年的时间,我们基本上就把焦点和重心放在了大健康领域,我们投了两个案例,一个是迈瑞医疗,大额比较大的股份,以相对比较好的回报来退出的。

  第二个案例是江西博雅生物制药,是做血制品,目前仍然持有博雅医药40%多的股权,这相当于高特佳投资理念的一个转变,原来我们是做PE和VC的,跟在座差不多。

  我们投了博雅以后,按照现在PE和VC的操作程序,是需要退出的,实际上我们发现医药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以后,博雅生物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可能我们也借这个平台,能够从PE和VC这种角色转向PE加产业。

8万亿的市场

  我本人加入高特佳时间不长,我是从94年就在医药行业产业中运作。今天跟各位大佬坐在一起,我也在转变角色,原来一起做实业,现在做投资,对医药行业我有一些感触。

  高特佳之所以关注大健康产业,或者很多投资机构和PE公司都在关注大健康产业,为什么?中国GDP去年将近60万亿,按照每年GDP的增幅,到2020年将达到80万亿,大健康的板块占多大的比例?我们国家是5%以下,在欧美达到了10%以上,到2020年达到10%左右,大家就知道大健康这个蛋糕有多大,8万亿的蛋糕等着大家去分享。

  医疗整个大健康产业这个链条很长,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从药品化合物开始,研发,到产品出来,到生产,到上市,到医院,再到患者使用,有一个非常长的链条。中国有多少大的格局呢?小的研发企业不计其数,但是水平比较低,制造企业有六华千家,商业1.2万家,我们的药店有40-50万家,我们的医院92万家。但是大家可以看到92万家的医疗机构里面,只有两万家是医院,剩下的是诊所和卫生室。

移动医疗移动只是一个手段

  大家为什么感到到医疗有这么大的潜力,市场非常大,跟欧美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小散乱的现象非常普遍,等待投资人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另外从我们投资理念来看,刚才我讲这几个板块,是非常传统的产业,主持人谈的第一个话题移动医疗,我发表一点看法,移动医疗这四个字大家要拆开来看,为什么会产生移动医疗?落脚点还在医疗上,移动只是一个手段。

  大家都有一个切身体会的例子,为什么会产生移动医疗?大家知道快的和嘀嘀为什么会产生,嘀嘀打车通过一个移动的平台,把我们的需求通过移动发送出去,通过平台接送传递给出租车司机,接单也是司机。医疗也是一样的,大家有四个难,第一个挂号排队难,第二,等待医生看病难,看完病以后缴费难,交费之后取药难,高端医院大家都往这里去的时候,这是比较难的。移动医疗建立患者和医生跨过这么多环节,直接沟通的平台,我们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评价落脚点,患者会不会使用这个平台,落脚点的医生群有多大,只要抓住这几点,你的投资就有价值。

  为什么在医疗领域投资,我们敢投,作为一个投资公司还要有一个能力,就是你不是仅仅出钱的能力,你是帮助被投资企业,整合提升,达到预期的目标,共同推进价值投资,最后在交易价值上出来,是考验投资团队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刘杰:收缩创投 增加医疗实体企业投资

围攻大健康产业:8万亿的市场 移动医疗需要找到“尖叫点”

(图为天津海达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刘杰)

  海达创投投资的领域,最近几年逐渐在收缩集中,我们现在关注的领域,除了大健康,还有清洁技术,消费,我们在大健康领域的投资,不管投资的数量和金额,都接近40%,倒不是我们在这个领域多么擅长。最近这些年大家对医疗健康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社会上对健康的需求,确实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长足进步。

关注偏实体企业

  不管是大健康领域的从业者,还是作为一个投资人,其实都是有幸赶上了非常好的时代。海达创投在健康领域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偏实体经济的,比如说制药,器械,材料,服务我们关注得少一些。

  在这些领域,我觉得是按产品分的,归纳起来就是海达创投关注这些产品,这些项目,第一点就是提高病人的感受,快速让别人来康复,得到更好的治疗。第二,从医生的角度提高这种医生的诊疗效率,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我们也愿意探索。

  再就是大家提到的不多,现在国家的情况也比较尴尬,一方面是大量的病人涌进了医院。另一方面医生负担越来越重,最近连续的听说一线医院中年医生猝死,或者发疾病,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不管是技术,还是产品,还是新的商业模式,只要能提高医疗系统的运营效率,降低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我觉得我们都愿意关注,去做投资。

  我觉得降低强度有可两个办法,一个用标准化的技术,或者说用新材料,新技术,把以前一个很复杂的技术让它标准化,简单化。另外我们国家医疗资源过于集中,这对病人来讲是无奈的选择,二级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对他们的水平不太信得过,大家都到中心城市的大医院,无形当中加深了优秀顶尖医院医生的工作压力,如果用IT或者其他技术,把复杂的医疗过程让它标准化,或者让下级医院的医生得到很好的培训,或者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把高等级医院的技术可以充分的分享,也有助于病人向顶级医院和低级医院的分流,部分来降低高等医院医生的负担。所以这一方面任何探索我们都愿意关注。

并购退出

  海达创投以前的投资,可能是VC的投资,最近这些年我们在全产业链投资上也做了一些探索,可能简单来讲,我们更愿意用这种投资加上跟上任公司联动的方式,或者是通过这种并购的方式,让我们投的项目有退出的渠道。

  这是最近两年IPO客观的停滞状态,逼迫我们做的这个选择,在医药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以后,需要行业内本身资源的重组,所以从这个方面我们这些年也做了一些探讨。比如说上市公司需要拓宽产品线,整合产品线,找到一些更有生命力的品种和企业团队来加盟,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这是上市公司的需求。

  从非上市公司的角度,他们也更希望找到一个更好的平台,来促进公司的发展,我觉得这一方面其实市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另外从产业链投资的角度,其实做这种整合和并购,在整合的角度上也可以做一些文章,比如说医疗器械行业和材料行业,相当多的公司市场有限,做得不会太大,可能做到一个亿的销售,再上去可能不太容易了。但其实把同类的公司给整合起来,也可以整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既然有这个平台,其实是可以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工作的,这一方面我们也愿意做一些探讨。

舒达坤:移动医疗需要找到“尖叫点”平台公司最具价值

围攻大健康产业:8万亿的市场 移动医疗需要找到“尖叫点”

(图为国辰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舒达坤)

  国辰产业基金的性质比较特殊,算是混合所有制。首先是地方政府出了引导基金,此外还有两个LP,一个是民营的民生银行,还有建银国际,建银国际注册在香港,所以我们是一个混合所有制。

  虽然我们不是一个专业化的医疗基金,但是我们这个基金的投资策略当中,大健康是我们的一个重点。我们投了一个流通医药企业,现在成功被国药并购,我们已经退出了,退出的回报1.3倍不算高,我们是纯PE的机构,做的都是一些成熟的产业,不能跟天使和VC来比较。

  第二,我们做了一个医院整合上市公司,算是一个医疗服务,投了8.5亿。正在做的是中药材,因为四川是一个中药材的大省,要发挥中药材的优势。

80后90后也有大需求

  从下一步的投资策略,我们把大健康也作为一个重点,首先传统的医药服务这一块,我认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2013年医药的市场规模是1.1万多亿,医疗器材大概是2千多亿,医疗服务是超过2万亿,预计到2000年整个国家大健康的这一块市场规模要达到八万亿,空间非常大。

  而且根据中国的国情,人口老龄化,人口多,还有大多数人不太注重锻炼身体,中国人的身体不太好,所以医院里面人满为患,现在年轻的时候是用身体和健康去赚钱,到老的时候,我们再用钱买健康。现在90后、80后这些屌丝,晚上都不睡觉,白天不起床,没有勇气结束一天,也没有勇气开启新的一天,这只是一个现象。

  从其他几个方面看,我们是做大健康,大医院,是天时地利人和,政策面就不用说了,国家的宏观政策是大力的支持和鼓励,这也是关系到民生。从社会大众来讲是高度关注,因为跟自己是息息相关,从人性特点来讲,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如果生病了,都希望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

  然后再加上移动医疗,传统医疗插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插上了可穿戴的设备,会变成一个新经济。这一块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投资的角度我们会投这种有整合核心资源的这样一些平台,或者说是企业,无论这个行业怎么变,医疗行业的核心不能变,医生、医院,包括医疗器械,好的医院的地理位置是不能变的。哪怕将来移动医疗很发达以后,这个医生和医院相互之间的医护关系也不能变,医生需要一个好的大平台,医院必须要有好医生,得医生者得患者,将来我们认为传统医疗大趋势会形成集团化,连锁化,不是单个单打独斗各种各样医疗服务的机构,这里面空间是很大的。

  将来医疗服务的格局,我们认为是从社区医院,中心医院,综合性的大医院,然后再到高等级的专科医院,社区医院解决感冒的问题,中心医院解决基础医疗服务的问题,综合性三甲大医院解决疑难杂症,高等级的专科医院,那就是市场细分并重,攻坚克难。中国人也有一个特点过度医疗和过度治疗,很多小病占据了很多的医疗资源,基层社区医院又大量的闲置,我们要投资的重点能够整合亿俩服务核心元素这些大的医疗集团,将来中国必然会出现大的医疗集团和医疗连锁的趋势。

  第二个重点我们要关注的是移动医疗,前面几位专家都讲得比较多了,我认为核心的问题是要找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商业模式最关注的两个方向,一个是价值,一个是效率。

移动医疗的尖叫点和引爆点

  我们要做移动医疗,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觉得有三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要解决一个痛点,现在我们的痛点就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第二个就是要找到一个尖叫点,通过移动互联网这种技术,再加上我们的可穿戴设备,整个产业链的整合,让社会大众认为以一种新的医疗方式来出现,这样可以看病,这样可以医疗。最后我们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盈利点,盈利模式,这就是一个引爆点。

  所以我认为移动医疗这一块投资的重点,或者比较重要的方向,我觉得平台公司更具有优势,只有平台公司能整合医院几个核心的要素,医生、医院、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大数据等,不是一个医院能够简单去完成的,而这样的平台公司我认为是最具有投资的价值。

君联资本欧阳翔宇:产业格局正在变化投资主题是创新和整合

围攻大健康产业:8万亿的市场 移动医疗需要找到“尖叫点”

  (图为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欧阳翔宇)

  君联资本是一个混合基金,既管理美元,也管理人民币,总体量在200亿人民币,最近,有30%的钱是投在医疗健康方向。那在健康和医疗这个领域,我们实际上一个全领域的布局,包括医疗诊断,机械,医药,医疗服务等等。在过去这几年,我们投资了一些比较典型的项目,一心堂已经上市了,他们是国内最大的自己专有的零售药店体系里面最大的一家。还有做产前诊断的,也是在国内非常领先的公司。

  在医疗投资领域,我们关心投资的主题是创新和整合,早期的项目确实是君联资本的一个特点,我们从2001年成立开始,就是以投VC和早期的项目为一个标志或者特点。

  我们认为医疗的投资在未来里面创新和整合是两个重要的主题,背后驱动的因素是什么,除了同行谈的老龄化和城市化等这些趋势以外,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产业正在发生一种格局性的变化,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这是一个产业发展格局里面最大的趋势。这种变化的到来,怎么才能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创新和整合应该是契合了这个趋势的主题。

  创新里面既包含了技术创新,我们也包括了早期诊断技术,医疗器械的公司,包括生物药的创新企业。同时也包括一些模式的创新,像前面大家比较热议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跟医疗的结合,本身更多是在一些模式创新方面。

  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本身整合也是中国产业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我们不仅是投资在早期,也是投资在一些成长期的项目,特别是一些具备行业领先地位,或者具备了未来在产业进行整合的这种能力的企业,是我们非常喜欢的行业领导者。

  美国和中国的比较来看,他们面对医疗的问题更多是达到了支付的上限,达到GDP很高的比重,有时候达到17%,甚至有时候达到20%,这么高的比重面对的挑战是怎么把成本降下来,有是存在着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过程,中国格局跟美国还有一点不一样,我们继续享受数量增长的价值,时间也不会太长,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变化,产业格局也会很快要到了一个价值创造的阶段。这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在健康医疗领域中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主体。

建银国际杨锋:先知先觉布局医疗拥有创新技术者将引领潮流

围攻大健康产业:8万亿的市场 移动医疗需要找到“尖叫点”

  (图为建银国际直接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 建银国际医疗基金副总经理杨锋)

  这半个月我在江浙,在广州开药交会的时候,也陆续听了很多会,也见了很多的企业,有一点特别感同身受,医药健康迎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代,也迎来了最好投资的时代。

  总体来看,原因有三个,一是政策红利,二、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三、新技术的运用。在广州参加会议,除了发言的嘉宾之外,有非常多的创业项目在帮助这些企业进行大数据的布局运用,还是O2O的运用,包括新技术的手段运用到企业中去,我的体会,先知先觉在两三年以前开始在医药布局的企业,这些传统企业早期拥抱新技术,他会继续引领这个潮流,现在以这种开放心态来学习,我觉得能赶上步伐。

  有一些确确实实还无动于衷的企业,还是会被很多新的技术所颠覆,尤其是现在传统一些医药连锁的企业,我看到了很多大型的医药连锁,包括上市公司,其实处在一个挣扎的局面。同时基于这种O2O的模式,这种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确确实实也深刻改变着医药的行业。我也很钦佩很多企业,确实是领先于投资人,在两三年前在方向上有大的投资,有大的布局,医药互联网这个时代,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一定会深刻影响和变革医药行业的发展。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李梅,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412/20141204374688.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