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云月投资苏丹瑞:中国投资探月之旅 三期基金已看中六企业

“你离开高盛,到中国做投资,就好像是去月球一样。”1999年,DerekSulger离开了工作7年的高盛去了中国,朋友的这句话一直让记忆犹新。他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叫苏丹瑞,创办了云月投资,从此开始了在中国的“探月之旅”。
2011-01-12 15:42 · 投资界 刘聪 赵娜

投资界:云月基金现在投资了两家果汁的企业,一般来说,对于机构如果投资这种基础性的企业,会是比较避讳同时投两家的。您也提到过,我们现在云月基金关注的是比较基础的消费行业,可能不会涉及到上下游的一些企业的投资,看同类型的企业,会不会对投资有一些冲突?

苏丹瑞: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首先云月一定不会同时投资两家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如果是同一行业,那一定是上、下游关系。而当我们这样做时,是因为对这个行业了解越多,我们看到越多可以投资的机会。在我们非常了解、有资源有专才的行业,集中投资,推行我们的“专注”(Focus)投资理念。

  我也觉得中国很多PE公司在各个领域投资,将赌注压得很分散。我并不认为这将帮助他们分散风险,恰恰相反,这在增加他们的投资风险的同时,还制造了一种很危险的情况:我们现在经常听到这些天价的成功IPO,但如果PE投资非常分散,则有可能它对投资项目的附加值并不大,所以这些IPO的成功并代表PE投资方的功劳,更多有可能是受益于整个市场情况。而PE在说起这些IPO,而你再看他们的回报率时,并没什么了不起。

  我认为,如果你发现一个行业很有价值,你能为这个行业增加价值,你的这种信念非常强烈,那么我建议冒这个风险,深入下去,而不是为了分散风险而牺牲对行业的了解。

  我们从这种专注的投资策略上获益颇丰。举个例子,在云月投资的云南林业这个项目上,我们只投资了一个企业,但是在投资前一共看了十几个。这些企业中,除了云南林业,有两个独立的企业项目,其他是一些林地项目。我们投资了云南林业,然后帮云南林业收购了这些林地项目中的四个。你可以从这个例子看到,在寻找项目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花钱去投资一个新的公司,而是做云南林园的眼睛和耳朵,帮他们找到了更好的收购目标,利用我们对行业的了解增加了企业的附加值。

投资界:云月基金第三期1.5亿美元基金募集的情况,进展如何?

苏丹瑞:目前云月投资第三期基金已经融到了1.25亿美金,我们最初的目标是1.5亿美金,现在看来,有更多的投资者想参与到我们的基金,所以说应该是要超过这个目标。我们打算把目标筹资额控制在2个亿美金,但不会超过这个金额,或者把限额设置在可控范围。

  我们认为云月一个很重要的比较优势,就是对每只基金规模有所限制,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在决策上更为谨慎、要求我们坚持我们的投资理念,不为项目花不必要的钱,而且在项目很好的时候,跟与投资联盟(co-investor)或者LP更加紧密合作,让他们跟投。

投资界:请您介绍一下,第三期基金在看哪些项目,刚才提到说正准备投六七个公司,能够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苏丹瑞:云月第三期基金所关注的这些企业,现在已经在看的,有两家是饮料方面的,一家是食品行业的,一家是在林业方面,还有两家是发动机相关行业的,这个行业可能比较新,但是我们也关注了非常长时间。

  从今年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考察了71个公司。云月投资策略中的一点,就是跟其他公司比,我们比较慢。一般来说,从最开始发掘公司到最后投资,云月有可能要花超过一年半的时间。我们不喜欢那种还没了解就投钱的习惯,所以并不着急追着这些项目,而是在跟管理层认真沟通、在确定投资是对彼此都有利的情况下,再最后敲定。

投资界:云月投资从手机移动这样一个很热门的行业转到林业等相对冷门的行业,这中间是什么过程?

苏丹瑞:我们投资理念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找那些我们可以参与、提供帮助的项目、然后通过专注于一个领域、进行合理的企业估值来降低风险。而从供需角度来说,在冷门行业找到这种符合我们投资策略的公司的可能性更大。

  回到1999年我刚成立掌上灵通那会儿,最难让人相信的,就是那个时候手机通讯行业有多么“冷门”。举几个例子,当时全国有1500万手机用户,而当时我的老东家高盛预计到2004年时,这一数据将增长到5000万,而现实当中,2004年中国有5亿手机用户,连高盛都有高达90%的错误率。

  当时VC和PE的圈子非常小,大家都在忙于投资下一个“雅虎”和“Amazon”这样的已经拥有成功商业模式类型的企业,而当我们为掌上灵通这样的手机企业筹资时,没人感兴趣。而最后真正投资掌上灵通的,正是那些跟这个行业接触较深的业内人士。

  第一个,我当时跟中国现在最大基金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接触,他说:“我非常喜欢你的热情,但作为一个老外,你一点儿也不了解中国国情。中国没人用手机,只有国企的老板和部队的将军才使。”第二个,当时掌上灵通有100多位员工,但让人不能相信的是,这个专门做手机增值服务的公司里只有五个人有手机,而且当时就连公司里一位从上海联通来的元老级人物,都完全不相信中国的手机市场会有未来。对此我跟他有很多争论,但他坚持认为,在中国,是不会有人发短信的。

  回顾这段历史,我不是要表现我们或者云月的团队多有远见或者多聪明,而是说有时人们太忙,忽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比如手机,当时如此冷门,但现在大家觉得人人有手机就是常理。比如现在,很多投机性心态都是产生在像新能源、绿色科技、早期的医疗行业这样的地方,人们可能忘记了还有很多被认为“冷门”(lesssexy)的行业,同样值得关注。我感觉,如果你能发现这样的行业,并感觉你有能力为其提供高质量的附加值,那么就有可能从一项投资变成很多项投资,创造更大的利润。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聪 赵娜,原文:https://people.pedaily.cn/201101/20110112204146.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