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创业教育靠谱么
最近我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导筹办了年度创业公益课程“新生代创业领袖成长营”项目。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也常常问自己:创业教育,究竟靠谱么?
首先我们一直在怀疑,创业是否需要教育。在国外,创业教育已经发展到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在美国1600多家高校里都有创业的课程,全球排名前100的商学院中则有56个商学院设有创业课,其中很多还是学位教育。我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因为我最早的想法是,创业是不可教育的,虽然我也在中欧读过书,但很难说,是在中欧学到的知识帮我创业的。
美国创业教育最好的两所学校,是波士顿的百森商学院(Babson College)以及斯坦福。百森商学院培训从商业模式萌生到企业上市之间,所有的实战技巧;而斯坦福是另外一个路子,它培育的是创业精神,这里的每个学院,包括工学院、医学院等等,全都会开创业课程。硅谷的成功与斯坦福密不可分。
那么中欧的创业教育究竟该怎么做?国内有几种做法:有的是在大学里开课,像交通大学的创业学院,也有新华都这样的,推出第一个创业与创新MBA学位项目,路线有点像百森商学院;还有一些由企业主导的教育活动,例如“联想之星”等。
当初我的怀疑态度并没有完全转变:让那些并没有创业的学生来听课,听起来很不靠谱,创业的技巧、交际能力可以培养,但是创业精神这东西,有的人就是天生不具备。
所以我认为,中欧要选择另一种方式,去培训那些已经创业的人。首先这些人已经有了创业精神;第二,我们挑选的并非是早期公司,而是在腾飞期的公司。
此时的创业者必须要学习,因为对任何企业来说,走到后面,最重要的是创业者本身的提升。外国的创业公司,初期可能会找职业经理人做CEO,但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CEO就是创始人,所以他们本身的能力太重要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将军,一定要经过黄埔军校的培训。
而且说白了,黄埔军校对于连长、排长这样的级别是没用的。要成为一个好的CEO,也要经过一些关卡,例如你没拿到投资时,根本不用管理,二十个兄弟也没层级,吆喝一声就够了;一旦拿到钱,问题就明确了,招聘、发期权、绩效评估、定战略等等。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也相当于从草根到“职业创业者”的演变。
所以我们的理念就定下来:当创业者有余力也有实力来学习的时候,就要来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领导者。课程设置上,绝不能完全讲理论,虽然这是中欧一向最擅长的方式,因为那些公司可能还没有到达能听懂理论的阶段就死掉了;也不能只是请企业家来演讲,现在国内多数培训都是这个路子,大家听到的都是美好的故事,除了崇拜和励志,时过境迁之后,没有太大作用。
我是这样设置的:企业家也会来讲课,但讲的是商业案例,例如讲他们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决策点,就像当初百度是给新浪提供服务,还是自己做网站?酷6是独立上市还是选择其他办法?讲完课再讨论,然后学员要向这些企业家提问题。这是我想出来的一招,我觉得公司的老大不是解决问题的人,而是来提问的人,创业者绝对不能像个小绵羊一样,只是坐在那听课。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
TOPS
- 日排行/
- 原创
- 日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