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确实对我们从事这一行的人来讲十年磨一剑,我记得当年在媒体上说中国从事风险投资的人不超过5个,当时我们开玩笑说那5个人到底是谁,我们在期盼当中度过了这么一个10年,终于迎来了创业板,所以作为我们从业人员来讲心情肯定是比较高兴的。对我们做基金管理的人影响也是直接的,因为我们从国营的体系出来以后,到这样一个完全按照国际惯例操作的模式,像陈总刚才说的野生动物要找钱,我们经历了找钱的全过程,创业板开设的消息对我们募资来讲应该说起到一定的帮助,因为我们刚刚在天津注册完成了8亿规模的基金。前一段时间的时候说有一点困难,但是创业板的推出对基金最后的成功募集还是起到一点作用,所以创业板对于我们从事这个行业国内的GP来讲是非常好的消息。
在深创投的时候LP的概念不是太强烈,刚才程总发言的时候我们的LP实际上就是国资委,没有钱了就找国资委去,所以深创投*期的7个亿几乎全是国资的,我们从7个亿增资到16个亿的时候,加入了少量的民营的,但是非常少的量,16个亿里头可能只有几千万,这个过程当中,应该说对募资这块的感触不是特别深。我们在成立东方富海以后,我们想募集一个全民营的体制,这样我们跟完全民间的资本就打交道了,我们应该说跟许许多多的人交流过,包括中国最有钱的一些地方,像温州也是最难募资的地方。因为中国这些有钱人都是靠自己创业创出来的,所以他们有一个*的观点,这个县要自己玩,所以这个博弈从一开始就存在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应该是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慢慢走的状态,包括我们的两期基金,实际上在管理模式上也有所不同,我们*期基金是在07年募9亿人民币的时候,那个时候一些民营资本也很踊跃的参与进来,但是他们提了很多要求。
比如说管理费是不是可以先不提。各式各样的要求都会有,就像这位嘉宾说的,有十几个人都是投资委员会的,总共就7、8个股东,可能投资委员会的人除了LP之外还有GP,可能投委会的人比出资人的数量还多,结果很显然一定是不可能有统一结果的,这些民营企业自己做自己的企业都是成功的,自己很自信,但是做项目的时候九个人有个人的看法,谁都不服谁,如果我们的基金也是那样的话,我们可能也募不到第二个基金,我也投不出项目来了。所以在我们一开始募资的时候,我们就抱了一个强烈的态度,一定要跟国际惯例基本接轨,不能说百分之百接轨,也要基本接轨。有人跟我们商量说,管理费能不能先不收,我说不好意思,你就等到以后吧,我不收的时候再来,因为没有管理费我怎么养活我的团队,这是长期投资的行为,没有管理费初期是无法生存的。还有讲咱们分段收行不行,你用多少钱的时候给你拨多少钱。第二,投资决策,大家都希望能够决策。还有一个,比如说对项目的投资,甚至有些人提出条件,基金投了我自己还有钱,我必须要跟到一起来投,想用小钱钓大鱼,各式各样的。我们应该说从一开始就坚持一个原则,我们在国内募人民币基金是比较早的,我们应该说是在《合伙法》颁布之后,我说我们不能坏了规矩,如果我们弄一个协议版本出来对后面的人募资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基本上没有妥协,只是在不停的教育、做工作,所以*期基金我们募集9个亿,实际上愿意给我们投资的人有十五六个亿,我们都把他过滤掉了。最后我们只做了一个变通,就是我们投资委员会里面用3+1的模式,3个是我们GP的,加了1个LP推荐的一个,不是说每个LP都能参与决策,有一个,算是一个妥协,但是也是进步,我们没有让LP全部来参与。
我想是当时的特色,所以我们当时*只人民币基金就这样顺利推出了。从我们投资的状态来看,有一个LP加入的话有好有坏,但是总体从效率上来讲还是会影响一些效率。很简单,我们其中有几个项目都被LP否定掉了,结果后来发现这几个被他枪毙掉的项目都是好项目,实际上我们后来给他们教育也说,因为我们是一天睁开眼睛就在做项目,我们团队几十个人天天在做,我们项目做了6个月拿上投委会,LP没有看过,他看了材料打电话给他朋友说这个项目能不能投,他朋友说这个项目千万不能投,他就说不能投,这个项目就白做了,所以LP跟GP的磨合是过度性的,第二期基金LP不参与决策了。
从这个过程来看,我觉得中国的LP是由不成熟到成熟,包括比如说创业板开设以后,对LP来讲确实也多了一些机会,当然自己可以直接去投资,去做天使投项目,但是更多的应该说可能参与到基金里面,因为他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甚至那些好的企业根本就不会要他的钱,所以他必然会走上这条路。
来源:搜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