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饮食少不了油、盐、酱、醋调味品,在这瓶瓶罐罐背后,蕴藏的是成百上千万元的市场机遇。
在这个前景可观的领域里,跨国食品巨头并未能取得行业主导地位。与在中国建厂、带着自有品牌来开拓市场的自给自足式的模式相比,收购本土老品牌不失为他们做强做大的捷径。
亨氏即是如此。日前食品制造商亨氏公司(HNZ)宣布,将以1.65亿美元价格收购一家在中国的酱油及腐乳生产商福达食品公司(Foodstar)。此前,亨氏在中国调味品细分市场——酱油市场的占有率仅1%,而该市场*的本土企业佛山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已达15.4%。
亨氏再出手
6月22日,亨氏宣布从新加坡私人股权公司Transpac手中收购福达食品公司。福达食品虽然是由新加坡投资公司掌控,但其业务基本上都在中国大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Transpac控股的新加坡福达食品公司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进入中国调味品市场,包括全资入股开平广合腐乳和开平味事达酱油等,之后又转战贵阳,并购“凤辣子”。目前福达食品在中国现有四家工厂。
亨氏美国总部企业与政府事务副总裁迈克尔·马伦(MichaelMullen)表示,希望这一收购能在2010年底完成,这项交易尚需获得中国监管机构批准。
亨氏全球的主营业务涉及三大领域:调味品酱料、方便食品、婴儿食品。对亨氏全球来说,婴儿营养品部门目前是公司最小的业务部门,但却是增长最快的。亨氏在中国更为人熟知的也是其婴幼儿食品,比如亨氏米粉。
在中国调味品业务的发展上,亨氏选择从并购开始。
2002年6月,亨氏公司通过产权购买的方式,收购了拥有“美味源”商标的三家调味品国企,成立了亨氏在华全资拥有的亨氏美味源 (广州)食品有限公司;2006年8月,该公司更名为亨氏(中国)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亨氏公司在华的调味食品业务进入了新阶段。
目前,亨氏在中国的调味品业务主要是“亨氏”番茄酱、“美味源”辣酱以及酱油。不过,其辣酱业务因为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而颇受影响。
亨氏的迈克尔·马伦6月25日接受本报采访时,并未直接透露亨氏在中国调味品业务的销售额。他介绍,亨氏在中国业务的总销售额一共约2亿美元。“我们期待收购福达完成后,增加1亿美元的销售额。”
来自市场调研公司欧睿的统计数据,在中国调味品市场上,亨氏“美味源”的市场份额不到1%。
未被占领的“高地”
在此之前,亨氏一直觊觎通过并购的方式扩大在中国调味品市场的份额。
自收购广东美味源后,亨氏希望并购北京王致和。有消息称早在2002年时,双方就已经开始谈判,但是历时两年左右的谈判后无果而终。
王致和对外资公司强大吸引力的原因,关键在其拥有的北京市场的品牌影响力。王致和腐乳在北京市场占有率为90%,旗下酱油、食醋等其他调味品在北京市场占有率为60%。
相比较饮料、啤酒等快速消费品领域,中国调味品行业是跨国公司尚未占领的“高地”。
根据欧睿统计,2009年中国调味品市场的零售总额是473亿元,市场份额前三甲分别是海天、李锦记、莲花,占比分别是9%、4.4%、2.8%。
以酱油为例,中国酱油产品全年零售销售额占中国调味品市场总额的近50%,是容量*的细分市场。在酱油业务中,目前排行三甲的是海天、李锦记、王致和,其市场份额分别是15.4%、3.2%、2.7%。
跨国公司中,唯有雀巢在中国调味品市场中的鸡精业务上,占据明显的优势。1999年、2001年,雀巢先后与太太乐集团、四川豪吉集团合资,分别持有对方80%、60%股权。再加上其旗下已有自有品牌“美极”调味品,使雀巢成为中国国内鸡精市场的*。在份额排名前四位所占有的82.9%份额中,61.2%都与雀巢有关。
中国调味品市场 “容量大,品牌集中度低”的混战状态,为伺机进入的跨国公司提供了机会。利用资金优势收购或联合,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与本土品牌争夺的主要方式。
亨氏的迈克尔·马伦向本报介绍“我们把福达看作是亨氏的一个增长平台,中国酱油市场年均涨幅达到7%-8%,而我们发现味事达‘味极鲜’系列酱油产品的增长超过这个数据。”
亨氏希望借助并购,其在中国酱油市场的占有率能从1%增加到2.9%,成为继海天、李锦记之后的第三大酱油厂商。
其实在亨氏之前,已有抢先者在中国酱油市场布局。2006年,日本*的食品集团味之素株式会社收购淘大食品集团,跻身全球酱油产业三甲。2008年底,中国台湾统一企业联手日本酱油巨头龟甲万,与河北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合资成立统万珍极食品公司,主攻北京和天津市场。
25188起
融资事件
1.56万亿元
融资总金额
13084家
企业
3620家
涉及机构
1875起
上市事件
14.3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