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苏州纳通徐百:生物科技需要专业分工 与国际大趋势结合

近日,投资界独家采访了“2010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150强入围企业、“2010年亚洲创新奖”银奖得主苏州纳通董事长徐百。纳通生物于2010年1月获得软银中国投资,该笔投资为软银中国2010年在中国地区的第一笔投资。徐百介绍说,苏州纳通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清晰,且在短期内已经有产品上市,公司短期的现金流和长期的增长是价值是软银中国投资的重要原因。

  近日,投资界独家采访了“2010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150强”入围企业、“2010年亚洲创新奖”银奖得主苏州纳通董事长徐百。纳通生物于2010年1月获得软银中国投资,该笔投资为软银中国2010年在中国地区的第一笔投资。徐百介绍说,苏州纳通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清晰,且在短期内已经有产品上市,公司短期的现金流和长期的增长是价值是软银中国投资的重要原因。

  徐百指出,纳米技术的概念比较混乱,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甚至让人们对纳米技术产生质疑。而目前国家的管控对专注做此技术的企业是有益的。

  徐百认为,生物科技类企业创业最重要的因素是团队,这个团队不仅要有成功的经历,还要有失败的教训。目前苏州纳通的核心团队成员分别具有物理、化学、医药和工程类的专业背景。

  对于生物科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徐百表示,生物科技行业需要和国际大趋势更好的结合,他指出:“所谓10亿美金的新药研发成本,实际上是个很长的产业链,这当中包括新药的发现、临床前研究等等。以后的趋势应该是每个公司只专注它擅长的领域。这样当整个产业链形成的时候,将是我们国家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福音。”

  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产业化基地,2007年获得苏州工业园区首届“科技领军人才”支持。公司将先进微纳米制造技术跨学科应用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创制中,开发基于新型药物皮内释放技术的创新型医药产品,已申请12项专利,其中6项专利,包括1项美国专利已获授权。

  以下为采访实录:

投资界:咱先说一下之前和软银的合作,软银比较看好咱们这面哪些方面?

 徐百:我们是一个医药公司,所以周期就比较长。同时也有一些误解,比如说做药的至少得10亿美金,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儿。软银看好我们的原因,我的理解,是我们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清晰,短期内就已经有产品,长期来看我们可以改变整个用药的习惯。所以短期的现金流和长期的价值增值都是有投资价值的。

  你知道,大多数小孩都不喜欢打针。我们产品的科学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注射器的针管做成纳米级别的,打针就不痛了。比如青春痘,实际上发病机理比较明确,就是毛孔堵塞,皮脂不易出来,而抹药,药物也不易进去的;吃药的话,真正能够把有效成分送到皮肤的,非常少。这也是为什么青春痘非常难治。我们的产品可以针对性治疗,局部给药。

  希望我已经很好的回答的你的问题,看好我们是因为说我们有实实在在的产品。这个产品我们用了有限的资源,就开发出来了。也是软银比较看好的地方。

投资界:大家普遍还是认为生物医药的开发时很难的。苏州纳通已经有12项专利,那么我们在开发方面有什么独到的地方么?

 徐百:首先澄清一点,这12项是我们申请的12项。当中已经授权的是6项,其中包括1项美国的,另外两项PCT进入实审。

  您说到如何高效研发,我觉得刚刚奇虎CEO周鸿祎说的对,并不是说开头就构想了一个平台,而是要专注于市场需求。我们就是简单的想,小孩不喜欢打针,怎么能让打针不痛。我做纳米技术已经做了20多年了,我的博士学位也是相关的。很多人都听说过纳米,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定义。

  我经常说萝卜青菜大白菜都叫菜,但是菜市场里的菜(原材料)和饭桌上的菜(产品)却相差很大。这也是我们做的纳米系统和其他人做的纳米材料的区别。我们的产品需要很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就像纳米材料需要通过很多步骤加工成纳米器件,再组合成纳米系统,成为产品。

 投资界:您提到曾在巴黎上大学,在纳米技术行业也做了20多年。您在创业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给我们讲讲。

 徐百:过去的经历对我有很大帮助。我的老本行实际上是传感器,就是“计算机+电子眼睛+电子耳朵+电子舌头”,让计算机能够看得见、听得见、尝的出,用个时髦的话说就是物联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手机的麦克风,就是我15年之前参与开发的“电子耳朵”。

 投资界:可以给我们讲讲您的创业团队么,比如您现在的管理层。

 徐百:我们的管理层包括了物理、化学、工程、医药背景的人,每个人都是至少15年的从业经验。比如我们这里做医药的同事,他退休前在强生工作,在北医、东京大学和美国都有博士学位。

投资界:您这面在研发方面的专家和在市场方面是怎么做的?

徐百:我们一开始就很注重市场。做企业也好,创业也好,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的。多数人不是富二代,一般人的一辈子都是前半辈子拼命的赚钱,后半辈子花钱卖命。所以我们看好医疗健康产业。

  我们的切入点我们应该是看清楚了,但是切入的时机是不是准确还有待验证。

投资界:您是说市场很大,但是市场和产品的结合点是很难把握的。是这样么?

徐百:是的。就像Ipad很流行,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1993年就有一个产品叫做“牛顿”,它和Ipad很像,却很不成功。我当时就是因为苹果要上市,就买个了“牛顿”,还用了,甚至为了这个还买了苹果的股票。所以我就觉得时间节点很重要。

  回到您的第四个问题,我们从最开始就很重视市场,我们的产品完全是从市场的需求来设计和规划的。我们的祛痘产品一直都要求自己做到时尚、专业和COOL。

 投资界:您的产品是和医院合作呢还是通过其他渠道?

 徐百:我们正在和渠道商合作。我刚刚从美国回来,和一些大的公司谈了合作,这些公司都是世界级的,世界前五大的医药公司有三家都和我们谈合作了。但是因为有保密协议,所以暂时不能具体透露。

投资界:生物医药和互联网项目还是很不一样的,周期比较长,但是一旦研发出来赚钱还是很快的。是这样么?

  徐百:不一定。作为企业家来说,不赚钱就是犯罪。所以无论是对我们的股东还是团队来说,都要有个交代。我也做了二十多年的科学家,而做企业的话,就是踏踏实实的把盈利模式做好,把企业的时机掌握好。

 投资界:现在合作的也是世界级的医药公司,是不是在国内这个也很不好做?

 徐百:确实是,特别是创新产品。

投资界:在中国创业有一些问题,可能是来自于国家监管的层面会比较多一些。一旦某个行业的市场做起来的时候,国家就会进去做一些管控。您觉得在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这一块,国家管控严么?或者这种管控是对企业竞争有利的?

 徐百:比较大。但是现在比较好的是,我们现在虽然是生物医药公司,但是跨了两个行业,短期内,化妆品行业可以盈利,而且我们批准的文本也都是全的。目前监管少一些,但并不是不监管,好处就是批准的周期比较短。长期来说生物医药的管控是很大的风险。做生物医药最根本的也是个安全问题,因此要创新的话就要保证安全的问题。从这点来说,对创新产品的门槛就比较高。

 投资界:目前风险投资人看生物技术看的很多,造成很多不太健全的企业进入了市场,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徐百:这应该说是正面的,大家看好这个总是好的。比如倪总在主题演讲中提到的“沸腾”。这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只要不是先驱变成先烈就好。我们希望保持自己的优势,专注于一点。市场很大,但是切入点必须像针尖那么细。

  比如我们现在针对青春痘,第二期和第三期的炎症型青春痘,而且是刚冒出来的。青春痘冒出来第四天第五天之后再处理和刚冒出来就处理是不一样的,就像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处理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产品就是针对急性发作期,可以避免留下青春痘疤痕。

 投资界:咱们这面做的非常细。您认为生物科技类创业企业的成功要素有哪些?

 徐百:我想最重要的是人,团队。而且这个团队不仅要有成功的经历,还要有失败的教训。您看到我们考虑的周全,实际是因为我们犯的错误多一点。我们犯过很多的错误,比如融资,我在美国试过很多次融资,但是因为人员和地域的问题,结果并不怎么样。反过来说,我们开始没有多少钱是很幸运的,才迫使我们能集中我们的资源把产品做好。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美国强生在这个领域投了1.3亿美金,花了15年时间才做到临床二期。而我们是因为没有太多钱而比较专注,投资回报比较高。

投资界:有一种观点说大企业创业是很难的,因为投入资金多但是环节多,出成果就不容易。

 徐百:我同意这种观点,事实也基本是这样的。大企业一般都是把很成功的小企业的产品买过去。

投资界:苏州纳通当前在国内最大的对手是哪些呢?苏州纳通做的这么专,威胁是不是比较少的?

徐百:可能鱼龙混杂。很多家看到我们的东西之后都想做,但实际做起产品来都是挺困难的。

  国家管控的严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并不担心。到目前为止,我们是全球第一家真正把这个概念做成药监局批准了的产品的。我们的临床方案都是哈佛医学院和咱们国家的医生一起讨论后通过的,是相当可靠,并且和国际接轨的。

 投资界:这两年生物科技领域的投资很火,但实际上盈利的公司并不多。您认为这个行业现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呢?是还处在大家分市场的过程,还是市场已经经历了大浪淘沙、出现几家独大了呢?

徐百:应该说是方兴未艾,刚刚开始。

投资界:那未来的发展,从您的角度看,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徐百:必须得是和国际的大趋势结合,就是说要产生上下游的产业链。目前产业链的分工还很不明确。用互联网的情况做个比较,每个公司都希望“把土放在自己的院子里长庄稼”。比如生物医药的研发,所谓10亿美金的新药研发,实际上是个很长的产业链,这当中包括新药的发现、临床前等等。以后的趋势应该是每个公司只专注它擅长的领域。这样当整个产业链形成的时候,将是我们国家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福音。

  从政治经济学来说,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像我这样,学的是半导体,现在临床批文怎么做也知道、临床试验怎么做也知道,什么都知道就相当于最后什么也不懂。这个是很不幸的。所以我希望以后能够更细分一点。

  做企业需要团队,成就一个产业更需要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是由不同的企业组成的一个经济生态圈。这点我觉得生物制药企业和TMT很不一样。我刚从硅谷回来,有这样一个观察。硅谷的CEO年纪都相当大,但是在国内的话,我都算年纪很大的了。比如蔡文胜是只投80后的,像我们这种60后的就都是超出范围了。美国生物制药行业的CEO基本都是博士。国内的情况,一方面还没有成型的榜样,另一方面可能是还没有熬到那个阶段。

投资界:您是说未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个行业需要更加细分,另一方面是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在这个行业里面做。IDG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提到在中国创业比较幸运的一点是可以专注做中国的市场,因为中国的市场已经足够大了,不需要到国外去开拓市场。对此您怎么理解?我觉得做生物这块,中国的市场很大,但不一定很容易铺下去,不容易开拓;国外市场可能相对健全和完善一些,但是要和他们合作也很难,对此您怎么看?

 徐百:你说的很对。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多数人用的化妆品都是国外的。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上海到白领阶段的人几乎没有用国产化妆品的。而在医疗领域,我们在医院做过详细的调查,咱们国家不缺创新,而且有很多聪明的人。但这些产品在国内的医院是不容易卖掉。当然这个可能是行业的特点。

 投资界:有个很大的关系在于,中国没有世界级的品牌出来。

徐百:但是IT里面的比如华为还是相当漂亮的,也已经是世界级的公司了。现在日用消费品和汽车灯都已经在试着打入国际市场了,往外走。这个并不是悲观,而是对市场实实在在的考察后得出的结果。

 投资界:您说的很实在,很多企业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和您的观点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想问最后一个问题,请讲一下纳通以后的发展计划。

 徐百:我们有个三年上市的计划。生物制药企业和TMT等行业不同的地方是,退出机制比较灵活多样。除了IPO,并购也是很多的。我想我们两个都可以选。

投资界:市场拓展方面有什么计划么?

 徐百:在国内的话就是先从自己的产品做起,做药妆市场,证明我们的产品是安全和有效的。

投资界:我们的产品也是非常专注的,那以后有没有其它研发的方向呢?

徐百:有啊,比如说祛痘印、祛斑。这和我们的纳米技术是相通的。比如雅诗兰黛这样的高端化妆品,其实能够透过皮肤被吸收的营养成分连0.1%都不到,其它的都是表面文章。皮肤护理的话不可能只做表面文章。从深部护理皮肤,这个是化妆品行业有待解决的难题。

  我们的本意是想解决医药问题,但是化妆品这个行业需求也很大,所以我们在化妆品行业建起一个短期的现金流,从而有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这个也是软银作为投资者很看好我们的商业模式。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