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手机
公司背景:黑莓手机是加拿大的一家手提无限通信设备品牌,于1999年成立。其特色是支持推动式电子邮件、移动电话、互联网传真等服务,一度曾是“高帅富”的身份代表。
“裁员”、“重组”、“高管出逃”、“股价大跌”、“份额下降”、“市值缩水”,“出售公司”、谁也没有料想到RIM的今天会是如此狼狈万状,彼时高达148元美元的股价让它跃上了荣耀*,如今的RIM花枯叶落,几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但时至今日的黑莓“陨落”之势已无法阻挡。据悉,在过去的两年里,黑莓的市值缩水了七成,而市盈率甚至已不足5倍。
当黑莓还沉浸在自己的巨人王国不能自拔之时,苹果正在用多媒体娱乐终端改变着智能手机的游戏规则,而当黑莓如梦初醒时,猛然发现老大地位已易主。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昔日的*沦落为如此境地?
没落原因分析:
一、固步自封
黑莓的陨落与苹果iphone的问世不无关系,iphone的问世使智能手机进入了触摸屏时代,这对于钟爱物理键盘的黑莓来讲只是没落的开始,对苹果的设计理念并不认同甚至挖苦讽刺并没有阻碍苹果成功的事实。
在随后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RIM所强调的依然是其强大的安全性和封闭性,而这也是导致其衰落的重要原因,封闭给应用开发商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从而导致RIM在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缺乏吸引力。
二、市场节奏把握不稳
对于黑莓来讲新产品的发布总显得有些不合时宜,RIM的智能手机没有按照当初所宣传的预期发布,而其平板电脑Playbook又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似乎在新产品发布这件事上黑莓总是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
据悉,不少评测者对RIM开发中的Playbook进行了评测,市场反响还不错。不过在Playbook正式推出后,大家却褒贬不一。最令人不安的是,正式版Playbook竟然没有电子邮件服务,而这恰恰是黑莓智能手机的杀手锏。结果,Playbook虽然初期销售强劲,但随后很快下滑。而Playbook给大家的感觉好像是RIM为了对抗iPad,仓促推出了一款半成品。
三、忧患意识淡薄
去年RIM表示,鉴于新款黑莓产品将在晚些时候上市,公司预计当年财年每股收益将达到7.5美元。一些分析师对RIM的乐观预期提出质疑,他们预计RIM的每股收益可能不到6美元。最终分析师的担忧果真出现了,该公司不得不将全年每股预期收益下调至5.25美元到6美元之间。受这一消息影响,RIM的股价下跌了27%,创下近5年以来的*点。
公司背景:百思买于1966年成立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创始人舒尔茨。百思买最早起始于一家名叫音乐之声的音频配件门店,于1983年更名为百思买。它是全球大大的家电连锁企业之一,旗下拥有美国百思买零售、加拿大“未来商城”、*名牌电子产品专营店Magnolial以及百思买影月和娱乐品牌热线娱乐公司。
百思买-,这个从一个唱片店做到雄踞全球电器连锁行业镜头把交易多年的零售巨头,目前正遭遇亚马逊等在线零售商和沃尔玛等零售商的抢进竞争。
据了解,百思买目前正在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不少消费者在百思买的店面中进行体验,随后他们却选择了去价格更低的地方购买,而通常他们最终会选择在亚马逊等B2C网站下单。这一现象其实在早年百思买上海门店就曾遭遇过,如今则在美国本地也普遍出现,而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百思买业绩的下滑。
分析师们称,百思买面临的来自亚马逊和沃尔玛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它很难在不牺牲利润的情况下提高销售额。购物比价网站的出现也对百思买的业务构成了伤害,百思买的许多商铺因此沦为了产品展示的场所,但销售额却没有增长。
没落原因分析:
一、忽视业绩,注重文化。
区别于国内企业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百思买更强调依靠个性的服务来赢得回头客,这种不紧不慢的心态,使百思买最终在竞争惨烈的中国家电连锁市场成为失意者。
二、各种资源被分散使用。
在战略布局上,百思买不想放弃已经习惯设置引以为傲的业务模式,并幻想将更多的五星电器改造成“百思买”,这就造成了各种资源被分散使用。
三、开店布局失策。
与百思买千方百计的往布满对手“店群”的核心商圈里挤不同的是,苏宁电器仅仅将10%的开店计划留给上海市区,更多考虑在城郊开店。业内的共识是,在一个成熟商圈开店,来得越晚,成本越高。结果是开店越多,运营成本不但没被摊薄,反而积重难返。
四、文化差异。
据一位曾经光顾过美国百思买门店的顾客称,百思买的服务模式本质上是类似于VIP的一对一经营服务模式。在美国百思买那只整个北美零售业,都非常强调“自主购物”的理念,更强调个人隐私和独立性,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中国人却恰好相反,喜欢凑热闹。
五、管理混乱,裁员不断。
今年3月份,百思买前CEO布莱恩·杜恩因卷入与一名女下属的不正当关系的调查而辞职,百思买创始人理查德·舒尔兹也因其知晓杜恩事件而未告知董事会而辞去董事长职务。在今年7月初百思买宣布将裁减2400名员工,这相当于其全球16.7万员工总数的1.4%。
公司背景:诺基亚公司创立于1865年,1871年组建为诺基亚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芬兰的Espoo。诺基亚的主要产品是手机,借助Symbian系统,逐渐发展为全球*大手机厂商,但由于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出现,诺基亚由辉煌走向衰落。
在诺基亚最*的1999年,公司市值超过2700亿美元,然而在iphone推出的5年里,其市值缩水了近九成,如今仅剩下100多亿。
2012年是诺基亚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7个年头。按照诺基亚历年财报中提到的中国部分测算,目前中国消费者中使用诺基亚品牌的仍高达两亿五千万左右。但在这辉煌的数字背后,诺基亚近两年的日子却不太好过。特别是今年以来,从WP机型LUMIA系列登陆中国时间较晚,到中国市场开疆扩土的功臣赵科林离职,再到近来发生的大区合并和裁员。两个季度以来,提及诺基亚,几乎没有正面的声音。
没落原因分析:
一、市场反应迟缓。
作为诺基亚十多年来的老对手,摩托罗拉似乎一直处在下风。但反观摩托罗拉历史,2004年的RAZRV3,还有近年来的Android智能机Milestone,两波“高潮”发生时,市场反应均能超过同期内的诺基亚手机。
二、忽视iPhone的威胁
苹果*代iPhone一经推出就轰动了市场,并挑战了用户对于智能机的预期。尽管如此,iPhone并未立即一起业内每一个人的注意,很多人还满足于诺基亚塞班、windowsmobile、PalmOS等老式的平台。
诺基亚更是无视iPhone所带来的潜在威胁,他们当时还是智能机市场无可争议的*。当被问及iPhone时,诺基亚高管常常拿业界*说事。随着iPhone的降价,诺基亚的市场份额也开始逐渐被侵蚀。
三、死磕塞班,墨守成规。
当iPhone上市时,塞班系统就已经显示其老态,而真正的衰败是从谷歌的Android上市后才开始。
为了应对苹果的冲击,谷歌为其他手机制造商提供了一款现系统与其竞争,众厂商纷纷采用了这一系统。魔头罗拉在刀锋系列手机光芒退却后,开始全身投入安卓的开发,并借助Verizon无限取得巨大成功,而HTC、三星和LG也迅速作出回应,但力度很大,成果显著。
四、缺乏创新
近日,诺基亚推出了最新产品Lumia920,4.5寸的屏幕,搭载利用PureView技术的1400万像素摄像头及各种人性化功能和体验及最重要的WindowsPhone8系统。乍眼看上去的确不错,但就目前来看*的问题和弊病也是如此——没有惊喜、么有冲击、灭有革新。如今的诺基亚已然沦为这样的三无公司,成立一家庸庸碌碌而没有灵魂的公司。
公司背景: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Inc.),原名GalvinManufacturingCorporation,成立于1928年,1947年改名为Motorola,从1930年代开始作为商标使用。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绍姆堡(位于芝加哥市郊)。世界财富*企业之一,是全球芯片制造、电子通讯的*。
2011年8月15日谷歌公司宣布与摩托罗拉移动签署最终协议,将以每股40美元的现金收购后者,总价约125亿美元,该交易已得到两家公司董事会的批准。2012年2月14日谷歌收购摩托罗拉获欧盟和美国批准。2012年8月13日,摩托罗拉移动宣布全球裁员20%,并关闭1/3办事处。
没落原因分析:
一、产品款式少
据新浪手机频道显示,摩托罗拉2007年新出机型仅13款,而他的竞争对手三星推出了54款机型,诺基亚也有37款。更少的机型打击了零售商的动力。苏宁的王哲说,“诺基亚的产品线丰富,不同店面可以主打不同的款式,这样终端之间不会造成竞争。而摩托罗拉上市新款相对要少,款式不够分到不同渠道,只能全面铺货。这样就导致做摩托罗拉的终端销售互相竞争,毛利率更低。”
二、智能手机和多媒体娱乐手机研发不足
据悉,摩托罗拉的研发部门花了太多的精力在那些复杂系统的开发上。环球透视机构的Seth认为,这使摩托罗拉失去了推出更为先进的智能手机或是多媒体娱乐手机的先机,而这些领域正在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Seth称,关于这个迹象的一个显著的例子便是,环绕商场你会发现,摩托是*一个没有推出500万象素手机的生产商。
公司背景: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简称柯达是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它是世界上*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这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
据权威数据显示,柯达公司的市值从1997年2月份最高的310亿美元降至后来的20美元左右,十余年市值蒸发了99%,是什么原因致使昔日的*沦落成如此境地?
没落原因分析:
一、认错快改错慢。
随着数码领域的到来,数码相机取代传统胶卷相机已经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柯达已经发明了数码相机,但直到2003年9月,柯达才正式宣布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重心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
记得苹果前CEO乔布斯曾经说过:“当你创新时,也会犯错误。你*赶快承认错误,并投入到完善你的其他创新当中。”显然柯达对于错误的承认并没有真的“赶快”。
二、缺乏变通
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让一部分企业生存下来,反之也会让一些企业消亡,而最终的结果导向则多半取决于企业的变通能力。作为同为当年胶卷领域的巨头,日本富士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遭遇了与柯达相似的经历。但是在发展的选择上,富士则走向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在发挥其在光学方面的技术优势的背景下,积极开拓包括医疗光学等领域的业务,而得益于化妆品和胶卷共同采用胶原蛋白作为原料的特点,富士在充分发挥自身光学化工领域的技术优势情况下还将业务领域延伸到了化妆品等的相关领域,大大拓宽了业务的种类。
三、市场判断失利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是柯达于1976年制造出全球首部数码相机,此后,柯达又拥有了多达1000余项的数码成像专利技术,甚至世界上*台商业数码相机也是由柯达于1991年研制。
而就是这样一个业界霸主,却不曾料到,这项本来属于自己的发明成果,却因为长期被搁置,而在三十年后将公司的百年辉煌送进了历史。发明了数码相机本身*业界,但令人费解的是,柯达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将这一技术商业化,之后的三十年间,柯达仍在继续推行传统胶卷成像业务。
20102起
融资事件
4314.04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011家
企业
3269家
涉及机构
499起
上市事件
5.33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