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盛大新任总裁邱文友: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邱文友长期在投行工作,先后服务美银美林、野村证券、高盛等多家机构。2003年,尚在高盛的邱文友就开始接触盛大。

盛大新任总裁邱文友
盛大新任总裁邱文友


  在 盛大文学略显缓慢且充满未知的IPO道路上,美银 美林承销商的角色戏剧性的几经反复,但更为戏剧性的是,美银 美林集团中国企业及投资 银行业务部董事总经理邱文友,却最终成为盛大集团新一任总裁兼盛大文学董事长。

“内人”空降

  至少在两个月之前,盛大内部就已经得知邱文友即将上任的消息。即便如此,盛大内部对这位新总裁的了解程度,并不比外界更高。

  然而盛大对于邱文友来说并不陌生。邱文友长期在投行工作,先后服务美银美林、野村 证券高盛等多家机构。2003年,尚在 高盛的邱文友就开始接触盛大。九年来,邱文友一直和陈天桥保持着联系,过去两年更因为盛大文学而更加密切。

  “感觉你对盛大挺有感情、挺有想法,我们也在转型,不然你到盛大来工作吧”,几个月前的一天,陈天桥向邱文友抛出这个提议。实际上,最初陈和邱所谈的并不是盛大总裁一职,讨论的范围只限于盛大文学体系之内。

  邱文友在与 新浪科技交流时说,“我身边的同事、老婆都知道,我爱死了这个公司”。尽管在盛大文学IPO承销商的角色上美银美林有过反复,但邱文友的态度相当明确。也正是从这个点出发,邱文友与陈天桥“越谈就越觉得有更多能做”。

  而这个时候,盛大正缺乏一个总裁人选。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外界已经能够非常明显的感到这家 互联网公司的变化。盛大集团的私有化退市、多项业务分割调整乃至出售、与之伴生的裁员及高管离职……陈天桥开始对几年前的业务布局进行优化,显然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推动的人。

  “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娱乐控股型企业战略的执行者和管理者”,邱文友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他给自己的期许,就是让盛大内部的资源更好的协调和利用。而眼下,邱文友的当务之急是“作为一个内人,希望尽快了解各个层面的运作情况”。

只欠“东风”

  在今年6月的一次内部聚会中,久未公开露面的陈天桥以视频的方式,对盛大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阐释。内容三驾马车(文学、视频、游戏)与拆分后的盛大在线(盛付通、盛大云、盛大广告)一起,构建成盛大“三横三纵”战略架构。

  邱文友用八个字来形容现在的盛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盛大有娱乐、应用,以及围绕这些所形成的平台。我们要的都有了,盛大未来不太要新的项目,而是会更加专注、优化现有的资源”,邱文友希望能与盛大管理层配合,一起把“东风”吹起来。看起来天地人三要素,正在慢慢聚齐。

  可盛大并不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陈天桥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很幸运但其实也很不幸,尽管我们获利最早、最丰厚,但游戏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平台型的产品,我们没有办法成长为像 百度腾讯那样,以一个平台型产品作为基础迅速发展的企业”。

  尽管如此,在行业内浸淫多年的邱文友还是乐观的认为,国内 互联网“还是老牌公司有更好的机会”。更好的机会来源于积累而成的平台效应,邱文友表示平台获得的机会和空间,要比垂直、新创的企业更高,也更容易形成竞争壁垒。

  邱文友对 新浪科技坦言,上述看法也是他加入盛大的推动力之一。显然邱文友准备进一步强化盛大平台,这也必将是他*的工作难题之一。

  “盛大过去几年该看到都看到了,该前瞻的都前瞻到了、该做的都做了、该有的都有了,但不可能是100%的击中率”,邱文友说,“我们现在已经不太需要谈大方向,而是全心全意专注在执行方面,怎么样加强盛大各个业务的协同效应”。

 “资本”误读

  11月6日一早,陈天桥发出内部邮件,正式介绍并欢迎邱文友的履新。陈天桥在那封不长的邮件里提到,邱文友将对盛大各个业务的日常管理和资本运作,带来极大的帮助。资本运作的提法和邱的背景,让外界对于盛大的未来再次议论纷纷。

  邱文友直言,这封内部邮件带来了外界的误读。他解释称,陈天桥提到的资本,并不是纯资本的概念,而是指战略资本。所谓战略资本主要涵盖两种情况:一是所有的资本运作背后都有战略,二是通过资本手段来达到战略目的。

  “简单来讲,盛大是一个企业,不是一个财务机构。坦率讲如果我们要玩资本,还不如出去做个私募”,邱文友说“我们讲资本的时候是跟战略不脱钩的”。

  对于盛大过去种种与“资本”有关的辗转腾挪,邱文友都不觉得是“资本运作”。以盛大私有化为例,邱文友指出私有化一方面有利于盛大集团更注重长期利益,而非短期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帮投资人厘清与 盛大游戏之间的交织关系。

  邱文友对新浪科技表示,私有化是一个战略考量,而不能仅是资本操作。任何一个企业在私有化之前必须考虑清楚前因后果。对于外界传闻盛大未来可能重新在A股上市的传闻,邱文友没有正面回应,但表示“盛大没有事情,不在计划之内”。

  对于游戏类中概股的低迷,邱文友归因于基石型投资人的更替产生了断层。

  另一个邱文友需要澄清的事实是,他的加入和盛大文学上市时间点并无直接关联。作为盛大文学董事长,邱文友主要会从战略、市场方面与现有管理团队配合。“我们早已经ready for IPO,但完全没有必要在市场恶劣的时候硬上”,他说。

以下是新浪科技对话邱文友的文字实录:

 没有事情不在计划之内

  新浪科技:盛大跟邱总接洽应该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您思考了多久做出加入盛大的决定?最初又是什么机缘让您与盛大、陈天桥开始接洽的?

  邱文友:其实,美银美林之前我在高盛任职,2003年就开始接触盛大。当年盛大上市也是高盛做的。九年多以来,我一直跟盛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过去两年,又因为盛大文学的上市计划而接触。因为我们是盛大的投行,有很多机会交流。过去逮到机会我们就聊对盛大的看法,所以我对盛大还是比较熟悉的。

  几个月前,陈总提出“感觉你对盛大挺有感情、挺有想法,我们也在转型,不然你到盛大来工作吧”。我没想到他提这个事情出来,坦率地说,我觉得很幸运也没有过多思考。基于我的理解,觉得盛大有很多事情可做,未来盛大也有机会做大。

  新浪科技:盛大在过去的几年中,有辉煌也有波折。您是怎么定位现在的盛大?而在加入盛大前后,您对这家公司的认知又有怎样的变化?

  邱文友:盛大这几年起起伏伏。企业发展就是这样,苹果历史上也有很多波折,挺正常的。我在思考要不要参加这个公司、以及盛大未来的时候,没有太考虑这些,而是更关注现有资源。怎么能更好的发挥、能够更好的利用现有资源,这是我更关注的,也是我今后要配合高管和陈总的工作之一。

  从历史上开起来,陈总是一个思想超前的人,非常有vision的人。把过去12年来陈总所做的一些事儿整理出来,你就会知道我的意思。他非常有前瞻性。盛大除了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游戏、文学,其他业务过去一直在默默的布局。

  现在的盛大就是八个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盛大有娱乐、应用,以及围绕这些所形成的平台。我们要的都有了,盛大未来不太要新的项目,而是会更加专注、优化现有的资源。“万事俱备”,我加入之前就俱备了。我希望配合管理层,一起把“东风”吹起来。

  我进来之后并没有什么surprise。我始终认为盛大是外界充满误解的公司,盛大过去从来也不做任何辩解,默默的承受误解前行。

  其实过去的事件没有什么特别,完全可以用两个字包括:执行。我们战略非常明显。盛大之前没有太多新闻,刚好这些事情让大家比较关注,有一个比较大的资讯量的反差。如果你整天看你的小孩,你不会觉得他有变化,但是远房亲戚偶尔看一下会觉得改变很多。盛大没有事情,不在计划之内,我也不希望外界过度解读。

老牌互联网公司更具优势

  新浪科技:历史上 唐骏、谭群钊等都曾先后担任过盛大总裁的工作,但您是*个具有投行背景的盛大总裁,外界也据此猜测盛大将从实业向投资转型。我们想知道,您是如何定位自己在盛大的角色,同时您准备将盛大领向哪个方向?

  邱文友:之前唐总、谭总为我立了一个很高的benchmark。当年他们做总裁的时候,盛大还是围绕单一旗舰业务的企业,今天我们基本已经变成一个集团公司,底下有非常多的企业,包括上市、待上市、已退市、转型、孵化中等等。这就是陈总多年来的规划,盛大以内容为核心,发展出来的事业,逐步变成一个娱乐控股型的集团。

  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娱乐控股型企业战略的执行者和管理者。这是我自己的定位。我们万事俱备、有很多资源,我给自己的期许,是对这些资源更好的协调和利用。

  新浪科技:您怎么看国内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的行业竞争态势,您觉得盛大的优势与不足体现在哪些方面?盛大需不需要一场彻底的再造?

  邱文友:从一个比较highlevel的角度来讲,国内互联网还是老牌公司有更好的机会。这么多年累积的优势,尤其行业进入战国时代、垂直洗牌的阶段。与美国相比我们缺乏创新,所以这些老牌的互联网企业的累积和优势更加明显,更容易造成竞争壁垒。

  国内老牌的互联网企业,大家都在往平台的方向去走,在这个态势之下,平台的机会和空间,要比垂直、新创的企业要高。更为不幸的是,这个市场给平台企业的机会要大得非常多。垂直企业要做到*的老大才有好日子。也是因为这种看法,我才加入盛大。

  就像我之前所讲的,盛大过去几年该看到都看到了,该前瞻的都前瞻到了、该做的都做了、该有的都有了,但不可能是100%的击中率。我们现在已经不太需要谈大方向,而是全心全意专注在执行方面,怎么样加强盛大各个业务的协同效应。

  新浪科技:就现阶段而言,您的工作重点会放在哪些方面?

  邱文友:*,集团有清晰的战略,我就是带领团队执行既定的战略。第二,协助主要的子公司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在海外业务方面我会跟陈总和同事讨论。

  新浪科技:刚才讲到投行的背景,陈天桥也提到您对盛大旗下业务的资本运作会有“极大帮助”。那么您会如何从资本层面推动盛大各业务发展?众所周知,盛大旗下业务众多,您是如何分配这些项目在您时间表上的优先级?

  邱文友:我们内部的邮件,让大家看到可能会有误解。陈总在讲的资本,并不是纯资本的概念,我们用资本这个词的时候,指的是战略的资本。这涵盖两个概念,一是所有的资本背后都有战略,第二是通过资本来达到战略目的。简单来讲,盛大是一个企业,不是一个财务机构。坦率讲如果我们要玩资本,还不如出去做个私募。从这个角度讲,希望外界对我们在谈资本的时候,能够有更准确的了解。我们讲资本的时候是跟战略不脱钩的。

  业务的优先次序,完全看集团的策略。我作为一个内人,希望尽快了解各个层面的运作情况。现在很难排序,不排除少数业务会占我80%的时间。此外,我现在还是比较专注在大的业务方面,孵化投资的企业,我们集团有非常有经验的首席投资官负责。

  新浪科技:按照盛大披露的信息,您还将负责海外业务及战略。那么盛大对海外有着怎样的期待?哪些业务将是拓展的核心,哪些市场将是拓展的重点?

  邱文友:海外的战略也谈了一段时间,这是我们的业务机密,我们的产品、服务、社区,我们的模型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有更好的弹性,可以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我们要好好的利用,陈总很关注。我虽然不能说关注的优先顺序,但是海外肯定是重点。

  所谓弹性,比方说游戏,相对容易打破文化的疆界。互联网几个比较大的应用来讲,内容是最容易输出的,一个是内容本身的国际化、输出,第二是基于内容建构的平台,我们有机会把这一套know-how、平台,搬到国外市场。我们看到一些实际机会。

资本运作背后都有战略目的

  新浪科技:我们注意到,您还担任了盛大文学的董事长,这是否意味着盛大文学的上市进程将会有实质性的进展?除此之外,您会主要关注盛大文学的哪些方面?

  邱文友:我当初跟陈总在谈进入盛大时候,就是谈盛大文学。越谈就越觉得有更多能做。我太喜欢盛大文学、网络文学的模型,我身边的同事、老婆都知道,我爱死了这个公司。这个公司有机会变成一个非常伟大的公司。网络文学是我们自己发明的一个商业模式,最近才看到海外有人在做一样的事情。所以这个是非常特别的事情。一方面这是非常中国的东西,另一方面,在海外有巨大的机会。

  盛大文学有非常强的管理,找不到比侯总(CEO侯小强)、吴总(总裁吴文辉)更好的团队。作为董事长,我纯粹会从战略合作和市场进行配合。盛大文学的上市,我们在SEC还有公开的送件,不能说太多。我们早已经ready for IPO。我们是盈利的公司,可以等到市场好的时候再上,完全没有必要在市场恶劣的时候硬上,这个时间点跟我个人的加入没有关系。

  过去十几年以来,中国概念有时候是祝福、有时候是诅咒,但是作为诅咒从没有超过三年。从2011年开始情况就变得不好,所以到了2013年可能会有好转,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企业本身,尤其现在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有很多误解和偏见。企业做的越好越*,市场的大门就永远不会关闭。

  新浪科技: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盛大既有待上市的业务,也有私有化的业务,您如何评价盛大此前的资本层面操作?盛大今后的资本运作、投资方向会有怎样的改变?

  邱文友:我觉得盛大之前所作的,不是资本运作。盛大一直以来,只有必须要用到资本市场手段的时候,才会用资本来达到战略目的。这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过去盛大集团在资本市场的项目来讲,其战略目的都是很清楚的。盛大12年来只有一个战略,就是内容。游戏长期扮演领头羊, 盛大游戏分拆上市之后。那时候把游戏分拆是一个非常make sense的事情。

  而今年年初的盛大私有化,目的更清晰。*,游戏在分拆之后,跟母公司同时上市,免不了有投资人重叠和混淆。母公司下市之后,投资人的目的就更明确了,喜欢游戏就投游戏。从长期目标来讲,今天的盛大互动作为母公司,已经不是只有游戏一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个情况下,母公司都希望能以长期的角度看,但作为上市公司就长期不起来,因为每个季度都要跟市场交代,长期和短期的利益不能取得平衡。上市公司自愿不自愿都要关注短期效果。

  私有化的时间选择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我们到了一个转折点。

  新浪科技:在盛大的计划中,股价和估值长期低迷的盛大游戏,是否也有私有化的意向?

  邱文友:这个我不方便评论。但可以说的是,现在不只是盛大游戏,整体的游戏类股——我在把投行的帽子带回来——现在碰到的问题,是追求成长型的投资人,已经撤出游戏股。随着公司发展,投资人的组成会有质变,游戏类股投资人已经变成价值投资型的投资人。这部分人看重基本价值:每年不会有高增长、现金流比较强、动能趋缓开始发福利。但这中间有一个断层,价值型的投资人还没进来,一大部分因素,在于对中国的偏见,目前暂时裹足不前,而现在这种基石型的投资人断层,就会反映在股价方面。

  我始终强调,私有化是一个战略的考量,而不是一个财务工程的项目。不可以只是一个资本的操作。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要私有化,有些什么是非得私有化之后才能做的,做得到的概率怎样,做到之后要怎样。能不能重新上市,应该怎么上?如果上市有风险,之外还有什么路可以走。这是兹事体大的考量,现在私募基金非常缺乏大型项目,所以往往从纯财务性投资的角度去考虑,这个是比较危险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