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联想PC出货量超越惠普 28年来首登全球第一宝座

记者在第一时间连线了十几位资深IT专家,多数受访专家表示,联想登顶第一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可以更好的实现规模化,控制成本,在产业链上下游获得更高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也有部分专家表示,联想登顶第一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10月11日消息,根据最新的Gartner数据显示,联想PC出货量成功超越惠普,首次登上全球*的宝座。此前,惠普已经连续24个季度保持着全球PC*。

  记者在*时间连线了十几位资深 IT专家,多数受访专家表示,联想登顶*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可以更好的实现规模化,控制成本,在产业链上下游获得更高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也有部分专家表示,联想登顶*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原因是PC属于夕阳产业,利润淡薄。

  根据最新的Gartner数据显示,联想PC出货量成功超越惠普,首次登上全球*的宝座。

  联想完成针对惠普PC超越的临门一脚,是联想刚刚宣布的在巴西的并购。来自IDC和Gartner的数据显示,联想和惠普在PC的季度出货量差距约数十万台,而被联想并购的巴西CCE可以为联想带来季度数十万台的销量。

  虽然全球PC 龙头的位置出现过数次易主,但是,全球PC老大的位置一直被美国PC企业所霸占,其中包括戴尔、惠普。因此,联想在PC领域的反超,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对于PC产业发展历史来说,2012年10月将被作为一个特定的年份被载入史册,它标志着一个新的PC 龙头的诞生。而上一个值得被记住的年份,则是2006年10月。

  2006年10月,是全球PC产业的一个重要时间拐点。当月,全球 IT专业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报告称,第三季度,惠普PC销售量比戴尔高出11万台,近3年来首次超越戴尔,重回全球PC业榜首。另一家调研公司IDC的数据则显示,惠普超出戴尔 28000 台。

  尽管IDC数据和Gartner数据有所出入,但一个事实显示,凭借直销模式所向*的戴尔再次遇到了对手。后来,戴尔公司创始人出山重整山河。但让戴尔失望的是,戴尔一直没有在这个战场上重回*,相反,戴尔还先后被宏碁和联想超越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PC强调的是包括笔记本、台式机和一体机在内的终端设备,并不包括平板电脑。如果把平板电脑计算在内,苹果曾凭借iPad的畅销实现过短暂的超越,但在传统PC领域,苹果始终在前五名之外。

  PC登顶*意义何在?

  目前,业界针对PC*的看法不一,有看好的,有看衰的,那么,全球PC*的意义究竟何在?

  原惠普全球副总裁、中国惠普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总经理钱越认为,全球PC*的价值并不大,原因是企业应该考虑盈利问题,而PC行业的低利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如果*名的利润只有1%,而第二名的利润却有2%,那么企业应该选择第二种。”钱越表示,“企业应该追求有质量的成长,这是所有企业家应该关注的。”

  惠普曾连续24个季度蝉联全球PC*,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惠普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均*同行。中国惠普总监陈雷在同搜狐IT对话时表示,PC规模全球*还是很重要的,原因是取得全球*的名次,可以凭借规模化获得更好的议价能力,并且改善同客户的关系。

  不过,陈雷也强调,PC只是终端产品的一个,跨界产品比如变形电脑等产品不断出现,而伴随着各种终端的出现,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选择和挑战也越来越多,比如安全问题,企业应该关注包括PC在内的终端综合解决方案,而不是某一个产品线。

  《商业价值》 杂志主编,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表示,联想登顶全球*对联想品牌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市场占有率提升,标志着产品到达率的提高,这和单纯的做广告不一样,是客户实实在在的接触到了联想的产品。

  知名IT专家, 壹人壹本COO方礼勇先生亦表示,联想会从多个方面受益。原因是PC产业的核心是强调规模化和降低成本,登顶全球*意味着联想的规模化达到顶峰,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另外,冲顶全球*意味着更多的话语权,在产业链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更高。

  作为同行,海尔电脑的高管也表示,国产品牌登顶全球*有着重要的意义,会在很大程度上鼓舞民族品牌,此外,成长为全球*,即使面对英特尔 微软这样的上游产业链,也可以提高议价能力。

  计世资讯集团副总编孙定则认为, 联想集团登顶全球PC*没有实质意义,原因是PC是一个夕阳行业,这个产业已经萎缩,做下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中国移动 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与孙定持类似观点,他表示,PC行业利润淡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也决定了PC走入夕阳产业,纵观PC产业链,核心的操作系统和芯片都被别人控制,PC品牌厂商只能赚取*的利润,因此,争这个*实际上意义并不大。

  不过,李易也强调,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类似于 联想集团这样的科技企业在就业和税收等方面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虽然PC产业是夕阳产业,但必须看到联想集团的这种进步,从事PC品牌比从事代工的企业走得更远。

  知名博主炳叔则表示,一旦联想冲击全球PC*成功,那么,不仅对联想集团利好,对于联想控股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和拉动效应。比如,iPad和iPhone畅销拉动了苹果其他系列产品的销售,联想PC冲击全球*成功后,联想集团的口碑、管理能力会得到认可,对整个控股也有好处。

  知名IT专家包冉也认可PC*利好说,他认为,联想目前已经在四屏一云上丰富了产品线,PC*之后,标志着联想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增强,对于其他的产品线采购,也有好处,原因是产业链的供应商就那么几家,联想借助PC业务和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合作关系。

  综合所有被采访嘉宾的观点来看,嘉宾普遍认为规模化可以导致更强的议价能力。搜狐IT就此事致电 微软中国和英特尔中国。但这两家PC产业链的上游厂商均表示,不予置评。

  剖析全球PC易主:惠普业务急剧下滑变相去PC化

  在传统的PC四强中,联想是最年轻的一家科技公司,但是,就是这样一家成立不足30年的科技公司,最终实现了在PC产业的反超。探究联想的成功之路,其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方礼勇认为,联想成功的因素有三个,首先是联想集团的管理层比较稳定。由于 柳传志从开创企业之初,就确立了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三要素,因此,联想的管理层一直比较稳健,其战略也一向明确。而纵观联想的主要竞争对手惠普,不仅走马观花的更换管理层,其针对PC的策略也不停的发生变化。

  比如,惠普前任CEO李艾柯就曾经考虑,要分拆惠普的PC业务,这一决定导致渠道商对惠普业务的信心产生动摇。此后,惠普CEO表示不会分拆PC业务,但会针对PC和打印进行调整。

  方礼勇认为,联想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得到了来自中国本土市场的强力支持。现阶段,联想中国区在陈旭东的领导下,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并且不断的侵蚀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此外,方礼勇还表示,联想的成功是大势所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因此,从中国本土走出来的联想拥有更好的优势,这也是联想不断的在成都、合肥和武汉布局制造工厂的原因。

  相较于联想集团增长迅猛导致超越的说法,孙定更倾向于惠普的没落说。孙定表示,惠普的PC产业已经不行了,下跌得非常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董事会不和,整个高层就没有弄明白应该怎么做PC,从而导致其全球份额急剧下跌,这给了联想以可乘之机。

  李易认可惠普下滑造成PC*易主的说法,但是,李易更倾向于是美国企业更换操盘手法一说。李易表示,IBM迈出了去低利润业务的*步,此后,这些科技企业开始专注于三个高利润方面,即 软件、芯片和 咨询业务,惠普戴尔都有这个趋势,比如戴尔只关注高利润的PC。

  联想快速崛起探究:并购起到了决定作用

  剔除惠普自身的因素,是什么原因导致联想实现了超越呢?研究联想中国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并购在联想集团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价值》 杂志主编,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认为,并购对于联想的意义非常重大,是联想从中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如果没有这一步,就没有 今天国际化的联想。

  联想是传统PC四强中最年经的一家公司,联想和戴尔同岁,但比自己的竞争对手惠普和宏碁都要年轻。与欧美对手不同的是,联想走出了一条自己独具特色的道路:先做代理,然后做品牌。

  联想成长为全球PC*,靠的并不是侥幸,这家公司在成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经历过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迷茫,甚至经历过企业内贸工技和技工贸哪个优先的内耗。最终,联想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度过了内耗,并且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如果没有联想集团的国际化,也不可能有以后的海外并购。在从事国际化之前,联想有过短暂的多元化的尝试。因为意识到国际化风险很大,联想决定从多元化开始。期间,联想从事了多个产业的布局,包括很有远见的 互联网布局,但最终,互联网网络泡沫的破灭,使很多科技公司过上了苦日子,包括联想。

  现在来看,联想的并购战线拉得很长,已经涵盖北美,拉美,欧洲以及亚太区。在这一系列的并购中,联想并购IBM有着标杆意义,这在当年是一个蛇吞象的惊人之举,联想用了差不多四年的时间完成了对IBM PC业务的整合,并宣布整合成功。

  有观点指出,联想从并购IBM PC业务中获 利丰厚。IBM为其带来了品牌知名度和遍及全球的销售渠道。此外,对于联想集团来说,其市场份额获得急剧攀升,以及全球销量的剧增。联想集团的财报显示,该公司所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的*季度,联想*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加2.34倍至196亿港元。其中个人电脑全球总销量增加到了351万台。

  并购IBM PC业务是联想集团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尝试,借助这一举动,联想集团强化了其在全球商用市场的 IT服务能力。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商用市场萎缩,过于注重商用市场的联想集团出现巨额亏损。

  媒体上关于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失败的言论开始出现。但此后,联想开始进行调整,强化在消费领域的IT能力。2009年,联想集团结束亏损,开始步入高速成长阶段。而联想集团的高管也开始高调宣布:并购IBM PC获得了成功。

  完成针对IBM PC业务的并购整合之后,联想的海外并购步伐加快。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也宣称,并购已经成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很快,第二个猎物进入联想的视线,它就是日本的NEC。

  2011年1月27日,联想集团与NEC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组建日本市场上*的个人电脑集团。合作双方的背景资料如下:NEC是日本*的个人电脑公司; 联想是全球前五大电脑厂商中增长最快的厂商。

  联想并购NEC采取了一条不同于IBM PC的道路,这也标志着联想在并购操盘手法上更加娴熟。联想和NEC成立NEC联想日本集团,并构建名为联想NEC控股B.V.的新公司。联想将持有新合资公司51%的股份,从而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联想并购日本NEC的意义在于,联想集团占据了日本PC市场近25%的份额。这标志着联想占据了全球三个最主要市场(北美、中国和日本)的两个。

  有了这两个收购案例,联想的并购速度明显加快,并且把触角伸向了自己并不占有*优势的欧美市场及部分 新兴市场。2011年6月,联想宣布以每股13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消费电子公司 Medion36.66%的股份,交易总价约2.31亿欧元。

  此后,联想不断的增持 Medion股份。此役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标志着联想正式成为欧洲第三大电脑厂商。

  联想集团的最新一期并购,是针对拉美的巴西市场。2012年9月,联想集团斥资约1.5亿美元全资收购巴西消费电子制造商CCE。通过此次收购,联想在巴西PC市场的份额已快翻番。虽然新公司仅为联想集团带来了年不足百万台的销量,但它确是联想落子 新兴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而且随着奥运等体育赛事在巴西举办,联想在巴西市场有望实现销量突破。

  当然,联想能够在全球不断的攻城略地,离不开联想中国大本营的支持。一直以来,联想中国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并且为联想集团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营收和利润。正是由于联想中国的出色发挥,才使得联想集团有了一个稳固的后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搜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