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相关产业规模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1.8%。显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
与移动互联网发展密不可分的,是这个全新领域不可忽视的创业潮。正如网友所说,移动互联网创业门槛很低,做个APP就好了。确实,时至今日,人们很难发现移动互联网延伸的边界。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红衣教主”周鸿祎也说,移动互联网是个巨大的挑战。“颠覆360的一定是趋势,是移动互联网。”
然而,做事容易做成难。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哪?这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APP究竟要怎样生存下去并盈利?
在经纬中国合伙人万浩基看来,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天马行空”,盈利模式逃不出互联网的“老三样”:广告、用户直接收费、游戏营运。而创业者所需要做的,就是专注。以经纬参与投资的陌陌为例,万浩基表示,“陌陌和微信都了抓住用户的‘痛点’,一个是陌生人社交,一个是熟人社交。”也正是因为这样,陌陌才躲开了微信的威胁,成长很快。
娱乐、游戏类移动互联网公司将崛起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3G用户达2.3亿,智能手机出货量2.58亿部,超过之前累计出货量之和。特别是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移动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全年总数的2/3。
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爆发式增长,也就意味着,在促使智能手机的用户群体发生相应转变。
“刚开始的时候,智能手机用户是一些商务人士,或者IT行业从业者。而现在,已经逐渐从高端用户扩散到普通用户。”
普通用户很多是所谓的“小白用户”,比如学生,或者对商务要求不高的消费人群。万浩基指出,“小白用户的需求和专业用户的需求很不一样。他们会更加需要娱乐,更加需要消磨时间。他们不一定会用智能手机来解决专业问题,也不会用Yammer、邮件等商务类的软件,他们希望的是怎样去玩。”
这样的判断不无道理。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广受用户欢迎的都是一些与娱乐相关的应用,如唱吧、陌陌、啪啪,包括微博和微信等,这些应用都不约而同的都满足了人们的一个需求:消磨时间,也就是玩。
同时,与娱乐密不可分的游戏也在迎来了爆发期。找你妹、我叫MT Online、保卫萝卜等,这些一发布即登上下载排行榜榜首的游戏似乎正好印证了万浩基的观点。
“用户现在喜欢的,是能消磨时间的应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会越来越低端化、平民化,相信娱乐会是一个大主题。”
移动互联盈利模式逃不出传统互联网的“老三样”
就像网站的流量不等于成交量,APP的下载量也不意味着创业公司就能赚钱。以陌陌为例,陌陌的主打一直是陌生人社交,陌陌科技CTO李志威3月12日发了一条微博,“三千万用户,记录一下。” 暗示陌陌用户量已过3000万。
这距离去年12月陌陌宣布用户量过2000万仅过去了3个月,而从1000万用户到2000万用户陌陌也仅用了4个月。陌陌的正式上线时间是2011年8月。
短短一年多时间,陌陌已经达到了3000万的用户量,这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实属不易。然而,陌陌创始人唐岩不止一次提到,对于盈利还没有预期。
万浩基作为陌陌的投资人,在接受《投资界》采访的时候也表示,陌陌仍然没有盈利。
“经纬对陌陌的盈利目前还没有要求。”万浩基表示。
虽然陌陌没有盈利,但是并不意味着移动互联网创业就没有商业模式。
万浩基认为,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跟传统互联网一样,逃不出广告、用户收费、游戏营运。
“互联网已经搞了十几年,来来去去就是这几个模式。这条路已经在互联网很多人都已经走了一遍,在互联网方面我不相信有很大变化。当然,面对低端的用户群,面对大的群众群体,只要有千万级的眼球在你身上,赚钱这个事情已经不是太难了。”
万浩基要做的,就是等待和帮助陌陌长大。
这一观点与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的想法不谋而合。王煜全认为,移动互联网的赢利还早得很。“只有当你的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谈盈利才是现实的。像新浪、搜狐等门户,他们一开始也不赢利。但是当他们的体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广告就可以实现一部分赢利。”王煜全称。
“移动互联网需要用投资把业务做到一定规模,然后再去实现收入利润。一开始就谈收入利润的话,往往做不大。我觉得体量还不够的时候讨论赢利是没有意义的,至少还要等两年时间。”
抓住用户痛点 保持足够专注
抓住用户“痛点”,在万浩基看来,是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生存之路。
以陌陌为例,这个小创业团队能在腾讯的追赶下生存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万浩基认为,微信是熟人社交,陌陌做陌生人社交,两者分别解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万浩基看来,用户不痛,是没有用的。在今天,手机还能解决很多用户的痛点。包括是否能更方便的去买机票,定出租车,交友等。“这些小问题你能解决的足够好,相信未来的机会还是有很多。”
解决用户需求,不意味着复杂。陌陌的第一个版本足够简单,微信的第一个版本也足够简单,可是这点足够痛,它就能够有爆发性。
“其实移动互联网里面,没有什么天马行空,也没有很‘性感’,成功就是因为你解决的用户需求的点足够痛。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讲,还是需要回到原地,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这中间还有很多、确确实实没有非常完美解决的东西。这些东西能做的好,就已经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司了。”
而对于创业者的要求,万浩基只提到了一点,那就是专注。
“很多时候,我最怕创业者他们因为某一个时间,或一件事情特别好,创业者们就去追求,到最后因为事情的改变,就不去做了。或者是因为某件事情特别热,才去做。”在万浩基看来,只要创业者找到核心的“痛点”,长期去做,就一定会有机会。
“创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事情,在美国已经有足够多的人做过研究,从零做到成功,可能要平均下来七年,或者更多。这个完完全全不是一个投机的事情,所以,专注、用心,是我最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