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本身一直在巨头的边缘徘徊。它的体量远远的赶不上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家能够杀死它。如果说三巨头就像熊一样身体庞大,那么360倒不如说是一只狼,虽然体型不够大,但是足够的尖锐,也没有人能够置其于死地。
奇虎2011年在纽交所上市过后,有一小段时间股价经历了低谷。但是在2013年成功反弹并且冲上更高的位置,充分表明了华尔街已经认可了奇虎在国内的盈利模式。随着360搜索的诞生,变现的方式不止局限于浏览器一种,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想像。
奇虎360跟创业公司到底关系几何?有一些曾经面对奇虎的公司,会认为它的吃相很难看。动点之前曾经写过一篇巨头硬件道路的文章,在那里我们提到过一个例子:360在制作儿童手环的时候,直接“借鉴”了一家公司已经成熟的产品形态,那家公司最终跑到我们广州的活动上面来讲这事儿。
360收购的创业公司当中,最著名的应该是世界之窗。这个浏览器的制作团队,也就构成了后来360浏览器团队的原型。另外随着收编Windows优化大师的作者鲁锦,它的“起飞计划”也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最后,360也有直接投资创业团队的例子,最近的一笔交易是收购广告平台MediaV。我们的故事就围绕这三家公司展开。
世界之窗和360浏览器
世界之窗的创始人和酷狗的CEO碰巧重名,但不是同一个人。这位名叫谢振宇的软件天才,身上带着共享软件时代的烙印,单打独斗完成一款浏览器的整个框架,以及其内部蕴含的精神。以至于,在他交出360工牌的那个微博下面,有很多人评论说他塑造了整个世界之窗的基础,他也是世界之窗团队的老大。
谢在2013年5月21日发出的这条微博展示了工牌摘除之后的塑料套,以及“亲爱的同事们,我会记住我们一起的日子,永远爱你们”这样的话语。结果引来自媒体的爆料,称360的团队遭遇震荡,整体大换血,还有员工跑到搜狗去。
七月份谢振宇自己发微博辟谣,360也重申世界之窗的核心开发人员一个都没有少,只是作为创始人,谢已经功成名就,带着足以让他财务自由的资金离开了360,把浏览器的业务交给了田亮。世界之窗随后的6.0版也已经跟谢没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作为360整个业务体系当中的核心产品,就算公司亏待了谁,也不太可能亏待360浏览器团队。正如业界所观察的那样,在整个团队并入360之后,他们主要的精力都用来研发360浏览器,世界之窗的开发被长期搁置,这才有了外界的传言。但是这个传言也让360看到了世界之窗品牌仍然有非常巨大的号召力。
此后世界之窗推出6.0版本。这个版本没有加入任何插件等功能,一直保持着绿色的状态。过往版本当中曾经有针对360云盘的所谓优化,但是在最近又去掉了。总之,它似乎承载着一部分怀旧的网友对于一个纯洁的浏览器的回忆。
浏览器本身能够实现什么,不是世界之窗团队能决定的,而是早就被周鸿祎决定好的。团队所做的就是要忠实地执行这种战略思想。只要做一款政治正确的浏览器,就可以实现一切梦想。然后他们做到了。
Windows优化大师和“起飞计划”
使用Mac的人似乎从来没听说过优化是怎么回事,也许直到最近看到腾讯电脑管家才有点领会。很长时间以来,优化这个词一直都是Windows电脑的专利。这个很长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可以追溯到Windows 98的时代,当时,Windows优化大师和超级兔子可以合称“黑白双煞”。装机必备软件的光盘当中,一定会带着这两款软件。
在优化大师走过接近十年的光阴时,作者鲁锦携带一款副产品鲁大师,加入了360的“起飞计划”。“起飞计划”由周鸿祎联合红杉中国合伙人沈南鹏,高原资本合伙人涂鸿川,投资总额10亿元人民币。这一计划*个收购对象是信安易,*个投资对象是上面提到的世界之窗。但鲁锦的加入,才让这个计划的名字变得耳熟能详。
此时的优化大师虽然已经成功地扩展了自己的覆盖范围,也推出了鲁大师这个子品牌,但是却已经风光不再。尽管软媒推出的Vista优化大师系列也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但可以说它的风头就是被360给抢走的。
Windows优化大师走过共享软件时代,那个时代最自然的盈利方式就是收费,用户要交付35元人民币注册使用。大概坚持到2007年9月初,V7.76发布了两个版本,分别为标准版和专业版,其中标准版供用户免费使用。
这时,优化大师和世界之窗在用户心中的印象是一样的,都代表了一种纯粹的,简单的,不会对你的电脑造成伤害,不会侵犯你的隐私的老实本分的印象。而且应该指出的是,优化大师本来和360的功能也有微妙的差异。系统清理功能是一致的,但是优化大师还具备硬件检测以及评测的功能。加上驱动程序的自动查找和安装,这就是鲁大师了。这些功能随后也有一小部分功能被360母体所吸收。在鲁锦宣布加盟起飞计划的几乎同一时间,腾讯的QQ电脑管家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硬件检测的功能。
优化大师跟世界之窗的命运在本质上也是一样的,都是靠一个收费的和充分商业化的项目,拿出闲钱来养活一个免费的,不赚钱的项目。只不过优化大师的品牌生命力看来是比不上世界之窗的,原来的用户都觉得还不如干脆使用360本身。因此,这款曾经深入人心的系统工具风头渐弱,倒是世界之窗后来居上,显示出逐渐走高的品牌价值。
在这里我们要提一下超级兔子的结局。超级兔子团队做的最新的一款产品,你一定知道它的名字——那就是安兔兔;而这家公司已经被纳入了雷军系。
MediaV和奇虎欣盛及其它投资
起飞计划针对的是非常小的,单打独斗的软件作者。从结果上看,这是对免费软件作者“吸血”的过程——将软件的精华部分吸纳进360,返给作者足够多的钱,如果他们依然有兴趣继续维护自己的品牌,那不拦着。
这应该是一个多赢和充分利用资源的模式,但是“招安”的对象并不只有小作者这一种。由多个创始人联合组成的团队,就一定会涉及到正儿八经的投资和收购方式。奇虎为此成立了一个全新的投资公司“奇虎欣盛”,专门针对一般意义上的创业项目。在该投资部门创建的2013年6月,有消息称自IPO以来360已投资超过100家公司。
当时的报道称,成立投资公司的好处是可以独立运作,投资范围也更加广泛。如果只是360进行投资,说服董事会比较麻烦,所投资的公司业务也必须与360业务密切相关。
就比如在今年5月14日宣布战略投资互联网广告公司MediaV,并成为MediaV的控股股东。
MediaV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精准广告技术服务商,此前分别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获得光速创投、纪源资本及索罗斯旗下量子策略基金的三轮投资。“MediaV有多年积累,针对独立电商、汽车行业广告主、淘宝广告主等有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而且在优酷、PPTV、搜狐等媒体都拥有一定的广告位资源。”
此前,传出收购MediaV的消息的是京东。互联网模式的广告公司开始受到各种互联网巨头的注意。京东需要一家广告技术公司,显示出它已经对在传统广告公司做投放的效果不满,并且对传统公司不思进取的心态,以及对大数据缺乏了解感到厌倦。
不过,虽有小道消息在先,京东最终未能成事。
可是360的如意算盘也并非次次命中。也许,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看到世界之窗作为前车之鉴,王小川在众人都认为搜狗一定会投奔360的最后一刻,扑向了腾讯的怀抱。
“奇虎的商业模式有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奇虎依靠免费的模式、推动大量的装机额来推送广告的*步——免费让用户安装已经受到腾讯、金山、百度或者其他一些厂商的威胁,而且奇虎的企业存在着非常激进的性格的基因,奇虎所干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在得罪其他人。一旦有新的厂商推出了新的爆炸性应用,那么它就有机会干掉奇虎——要知道,免费提高装机量可是奇虎的‘双刀流’,一旦被其他厂商掌握,那么它的独占性优势就会丧失殆尽,其他被得罪过的厂商就有机会乘虚而入,干掉奇虎。”在知乎,用户Astrian这样评价奇虎对创业公司的虎视眈眈。
结束语
这是动点科技“招安”系列报道的结尾。我们梳理的这些巨头底下公司和人的命运,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妙趣横生的画卷。
在做这个系列专题的过程当中,我总是会发现一些事情在不断颠覆自己的固有印象。看似温和的公司,反而对创业者是最不留情面的;而传说中冷若冰霜的巨头,在利益一致的时候也会表现得很柔软。
被招安并不*地意味着丧失自我,也完全可以是互相依赖和互相需要。每一个个案中,双方力量的强弱对比都各不相同。对于小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的时机,为自己的商业模式讲出*的故事,甚至是在高于公司实际价值的时候,把公司卖出去,实现团队回报的*化。
在本系列报道行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听到了UC并入阿里的消息。在此之前,俞永福面对媒体曾经说,“以后不会有uc被谁收购,只会有uc收购了谁”。此一时彼一时,打脸行为自有人去总结,但在这种行为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中国创业规律的顺应。
一个声音高叫着:来我这儿吧,给你(财务)自由!这在一些国外导师和创业前辈的眼中,实在是看不过眼。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有想过“退出策略”吗?没有。它们压根就没想过把自己的企业交出去。听到Evernote的费尔·利宾说他们要做成“百年基业”的时候,想想也还是有点儿小激动呢。
但是国内的景象终归还是很现实的,中国人多,中国的创业者数量也多。同类挤破脑袋去钻同一个位置,这太容易让人们把创业艰难归结于外部因素,而非自身的能力不足。中国的创业者也许没有改变世界那么崇高的理想,也许总是显得很实际。只是,在仰望星空之前,他们都要先确保自己脚踏实地才行。
此时此刻,阿里正在IPO前夕不断刷新自己的烧钱记录。也许,你应该这样面对巨头“招安”的邀请:拿着上一个项目从巨头手里分到的钱,开始你的下一次创业吧。
20079起
融资事件
4314.04亿元
融资总金额
10998家
企业
3267家
涉及机构
499起
上市事件
5.23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