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梁伯韬:互联网金融是下个造富机器 兼并收购是PE基金中国机会

梁伯韬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自从2006年他转身加入PE投资基金CVC。这次他主动走到聚光灯下,却是因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11月中旬,梁伯韬正式加入点融网董事会。

老梁说:

  1,看好互联网金融,未来会有很大发展空间。互联网金融领域,P2P是一大方向。

  2,期待监管清晰化。游戏规则清晰化能为行业指明方向,也利于良币驱逐劣币。

  3,对PE基金而言,兼并收购,可能是下一个中国机会。

“红筹之父”梁伯韬:互联网金融是下个造富机器

  CVC大中华区主席、天使投资人梁伯韬

  梁伯韬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自从2006年他转身加入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以下简称“CVC”)。

  这次他主动走到聚光灯下,却是因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11月中旬,P2P(Peer to Peer,点对点)借贷平台点融网宣布:梁伯韬正式加入该公司董事会。梁个人投资了点融网,但具体细节并未公开。

  “过去十几个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得很快,现在已经有超过1000家的创业公司。但我认为它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未来还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在接受腾讯财经采访时,梁伯韬解释说:因为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慢、效率低,是需要改革的,而互联网的介入则有可能颠覆这种状况。

  据研究机构零壹财经统计,2014年来已经有26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陆续获得了各类投资人和投资机构的垂青。美国公司Lending Club是P2P模式的创造者,本月Lending Club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冲高到85亿美元。

  虽然在加盟CVC之后不再像以前那般频频受到关注,但梁伯韬始终还是个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一个案例就是今年在美国上市的京东商城(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2008年底梁伯韬投资京东时,“当时公司估值还只有几千万美金”,而截至今年6月,京东的市值已经接近400亿美金。

  这只是他精彩经历中,最接近现在的一部分。熟悉中国资本市场历史的人,都无法回避梁伯韬这个名字。他创办的百富勤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富勤”)一度是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的投行,控制超过200亿元的上市公司资产。他有“红筹之父”的美称,从1992以降的四年中,梁伯韬创办的百富勤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富勤”),率先安排三家中资公司在香港上市,开创了“红筹”模式。他曾经服务过的客户名单里,包括上海石化(港交所股票代码:00338)、上海实业(港交所股票代码:00363)等大批中资公司。

  梁为人津津乐道的另一面,则是他与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关系,直到现在还有媒体称他为“李嘉诚的御用银行家”。李嘉诚一句“我都支持他”,是对梁伯韬*的肯定。

  1987年,李嘉诚旗下长和系四家公司合计集资103亿港元,这次行动的幕后安排人就是梁伯韬。而最近与两人都有关的一个公共事件,则是2006年梁伯韬私人投资公司收购电讯盈科23%的股权,后者的掌门人就是李嘉诚的次子、被称为“小超人”的李泽钜。

  “过去我跟很多香港企业家,包括李嘉诚先生有很多合作关系。”梁伯韬说,即使已经离开投行,他和很多客户依然保持着密切联络。“李嘉诚是我的老师,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要讲诚信,这其实是金融行业的基石”。

  多年的职业素养,使得梁伯韬至今仍保留着严谨、谦逊的品质。比如即使粤语和英语更为流利,但他在腾讯财经《资本论》记者面前时,依然努力说着普通话。

互联网金融:前景看好

“红筹之父”梁伯韬:互联网金融是下个造富机器

梁伯韬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P2P平台点融网

腾讯财经《资本论》:你为何看好互联网金融?

梁伯韬:中国的金融改革肯定是要往前走的,而且步伐会越来越快。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比较慢、效率比较低,是必然需要改革的。

  我个人对互联网金融有很大兴趣,这与我过往的经历有关,毕竟从事金融业有30多年的时间了。过去参与金融业比较难,因为受到各种监管,比如银行牌照是诸多金融牌照中最难拿的。我觉得,互联网对改变这个状况能起很大作用。

  作为个人投资,我过去几年投的几个互联网或新兴行业的案例,基本原则首先都是选行业方向,一定要有好的发展前景,我个人不会投产能过剩或处于困境中的行业。我也不会投那些需要做业务重整的企业,因为这不仅需要熟悉行业,还要有经营经验。而我本人除了金融行业之外,老实说没有任何其他行业的管理经验。

  2008年投京东时,电子商务刚刚在中国刚刚兴起,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几家规模都差不多,市场格局并不清晰。我当时的想法就是电子商务在中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京东的业务模型、战略我是认同的,另外我觉得刘强东(微博) 很有理想、执行能力非常强。所以尽管当时市场非常动荡,我还是决定投进去。

腾讯财经《资本论》:互联网金融这两年很热闹。其中你更看好哪些细分领域?

梁伯韬:互联网金融,在很多环节都可以有创新。比如传统银行的电子化。传统的银行可以用互联网提供更好的服务,不过这不是我现在的投资方向。我希望能投资更有创新思维的项目,传统银行包袱比较大,而且DNA也与互联网精神不符。

  网上支付也是很大的一个市场,不过现在上已经给几家大的瓜分了,现在再切进去恐怕已经太晚了。相比之下,我个人感觉P2P的机会更大一些。虽然市面上已经有1000多家P2P机构,不过随着市场更加成熟、更加规范,市场格局会有所变化。

腾讯财经《资本论》:在P2P这个细分领域,你有怎样的投资策略?

梁伯韬:我可能会投一到两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其中,每个细分领域,比如P2P,我投一家公司。投太多了,自己跟自己竞争没有意义。但也不会只投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因为这个市场很大,不同的细分市场都会有需求。这就像传统银行不可能一家独大一样,这个领域也无法拷贝电子商务的规模经济原则。

  我认为差异化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点,因为这个市场有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有不同的需求。这就意味着对一家特定企业而言,差异化战略是生存的基础。

腾讯财经《资本论》:政策层面,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一直未能出台。对互联网金融而言,政策监管有必要么?

梁伯韬:金融是什么呢?其本质是一个管理风险的行业。如果风险管理的不好,就很容易失败。我们看到2008年金融风暴来的时候,很多大型金融机构,包括历史很长的欧美金融机构都倒闭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监管的本意也是要让市场能更加健康、规范地发展。

  我希望监管能清晰化。仅就P2P而言,可以说现在处于战国时代、很乱。监管政策的出台,可能能给从业者指明一个方向,而且也可以加速那些做得不规范的退出市场。现在监管条例、架构还不清晰,是因为这是一个新的领域,还有有很多不明朗的因素在影响行业进程。

兼并收购:中国新机会

腾讯财经《资本论》:互联网金融,也是你所在的CVC的一个关注方向么?

梁伯韬:CVC创建于1981年,迄今募集管理超过71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CVC投的一般是比较成熟一点的行业,大娘水饺、新鸿基这样类型、规模的公司可能看得更多。CVC不太会直接接触到这个行业,特别是P2P,更可能通过被投项目间接参与互联网金融。

  但CVC对金融行业是有兴趣的。CVC所投的公司,我们是积极鼓励它介入互联网金融的。比如新鸿基集团,这家公司有两块主要业务,一个是传统的证券业务,另一块就是做小额信贷的亚洲联合财务。老实说我们比较看重的,是后者,尤其看好它在中国的发展,借由亚洲联合财务,我们可以切入中国金融行业。

  我们也支持亚洲联合财务在互联网方面的投资。所以新鸿基这次也投资了点融网;亚洲联合财务和另一家互联网公司58同城也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和搜易贷也有合作。

腾讯财经《资本论》:这是否也和CVC的中国战略有关系?

梁伯韬:CVC相对来说比较保守、比较稳重,因为我们背后的LP(Limited Partners,一般合伙人,一般为出资人)都是比较稳重的投资者,比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教育基金,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低。所以CVC主要找一些比较成熟,盈利和现金流都比较稳定的企业做投资。

  不过未来,我觉得在中国收购兼并的机会会越来越多。首先中国的*代创业者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他们的子女不见得会愿意参与到家族生意中来,我们也看到一些创业家在考虑是否要把公司卖掉、或者加快上市,也有很多开明的创业者在考虑引进战略投资人。

  另一方面,一些遭遇到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的企业,则不得不考虑引进投资人。在中国,尤其是传统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厉害、经营越来越困难;同时产能过剩的问题特别突出,欧美等外需市场的需求减缓,产业升级又没能完成,比如钢铁、零售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这都会导致兼并收购的窗口期到来。

  市场好的时候,企业有些小毛病也会被高增长掩盖;但当市场不好时,管理的专业化诉求就出来了,要去提高效率、管控风险、降低成本等等,这时候企业就需要引进一些外部投资人、战略投资人去加快企业的改革。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