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三星在印度首发采用自家Tizen系统的智能手机Tizen Z1,但由于其配置过低和应用软件过少而遇冷。尽管业内在评论时称Z1是三星*Tizen手机,实际上去年三星就发布过一款名为Z的Tizen智能手机,从当时的配置看,主要面向的是中端智能手机市场(至少配置比Z1要高),但自发布之后接近一年的时间内,业内就再也没有此款手机的消息了,甚至被遗忘,否则怎么当近日三星在印度发布Z1时,会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三星*Tizen智能手机呢。
实际上有关Tizen系统应用软件少早在Z发布时就已经是明摆着的事实,虽说与近日Z1发布间隔接近一年的时间,但作为Tizen东家的三星不可能不知道Tizen的现状及竞争力。既然如此,三星为何还要发布Z1呢?这就不得不涉及到Tizen的另一个东家英特尔。
了解Tizen背景的业内人士都知道,Tizen是之前英特尔与诺基亚联合开放的MeeGo系统(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与三星自主开发的Bada系统的混合体。需要说明的是,MeeGo系统因为诺基亚的放弃而险些流产,而Bada则因为在智能手机市场表现不佳也险些遭弃。
从当时的情况看,英特尔虽然鼎立支持智能手机中的Android,但始终未能在智能手机市场中有所斩获,所以转道或者说多一种选择寻求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一席之地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这也是当初英特尔联手诺基亚开发MeeGo的主要原因。但诺基亚的放弃,使得英特尔面临要么放弃MeeGo,要么自己单挑的选择。但这两种选择对于英特尔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失去在智能手机市场存在和发展的机会。所以找到一个与诺基亚体量类似的手机厂商的支持至关重要。也许是巧合,当时三星的Bada因为市场表现不济,也正处在是坚持还是放弃的两难中,英特尔和三星一拍即合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尽管是一拍即合,但从战略和迫切性的角度看,Tizen对于英特尔要关键得多,毕竟人家三星的主攻还是Android,且到目前为止仍是Android阵营的老大,所以Tizen在智能手机的成败对于三星并无实质性的影响。
虽然英特尔和三星双方并未透露Tizen合作的细节,尤其是在Tizen的投入上。但从我们上述的分析中不难得出英特尔肯定是占大头的。既然是大头,作为小头的三星来说,自然要最终做出姿态。什么姿态?当然是要发布采用Tizen系统的智能手机。不过,从三星Tizen智能手机之前屡屡跳票看,Tizen本身确实存在着不少的软肋和问题。至少从三星的角度看,Tizen的这些软肋和问题很难让基于该系统的手机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之后推出的Z和Z1遇冷和吐槽的事实也证明三星的屡屡延迟是有道理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三星知道Tizen竞争力不行,为何还要发布Tizen手机呢?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向英特尔交差。用市场的事实向英特尔证明Tizen在智能手机市场难有成功的可能,而非三星不配合。
在此也许有人会称,三星的这两款Tizen手机都没有采用英特尔的芯片,怎么证明英特尔不行呢?我们反过来问,如果采用ARM架构芯片的Tizen手机都不行,采用英特尔的芯片还有必要吗?这恰恰也是三星的逻辑。同时,鉴于三星Z和Z1手机面向两个不同的市场(中低端),三星从自身的角度已经替英特尔完成了Tizen手机的试水,英特尔对于三星这个合作伙伴在Tizen上的努力应该无可厚非。
那么三星为何这般努力要讨好英特尔呢?当然是希望英特尔不要放弃对于Tizen的支持。因为尽管在智能手机市场Tizen没戏了(像前面所述,对于三星无所谓),但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和智能家居(例如智能电视)中,三星还希望能够尝试下打造独立Tizen生态系统的可能性。毕竟这两个市场刚刚起步,没有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占有*优势,且三星已是占据先机。比如采用Tizen的三星智能手表和智能电视均已上市。看来三星的小算盘打得还真不错。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当三星无可挑剔地以Z和Z1向英特尔交差之后,英特尔的智能手机梦也随之被唤醒。它将不得不继续在具有高通、联发科等众多对手的Android生态系统中苦战,但过往几年的事实证明,英特尔虽然苦战,但收效甚微。也许Tizen手机的失利,应该让英特尔重新思考其在智能手机市场厮杀的必要性和意义,不过三星倒是又为英特尔的Tizen或者说为与英特尔继续合作找到了新的市场机会,那就是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市场,而从英特尔近期的举措看,这些市场也是英特尔正在努力的方向。
20111起
融资事件
4314.04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015家
企业
3269家
涉及机构
499起
上市事件
5.29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