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光速创投韩彦:我为什么一小时内决定投足记

杨柳和光速创投的初次接触是一次非常利落的会面。杨柳说:“他们被电影那部分感性的概念打动了。”光速创投合伙人韩彦则说:“杨柳很特别,她第一次来到我办公室,就只聊了一个小时。”

  两条黑边+两行字幕,一个初出茅庐的8人团队就这样把上百万照片爱好者从Instagram的小清新+正方形阵营拉进了自己的APP。一个出乎意料的爆款打造经历对足记创始人杨柳和她的投资人、光速创投合伙人韩彦来说是怎样一种体验?

  足记最早的诞生缘由即是讲取景地的故事 (图片来源:足记)

  杨柳和光速创投的初次接触是一次非常利落的会面。杨柳说:“他们被电影那部分感性的概念打动了。”光速创投合伙人韩彦则说:“杨柳很特别,她*次来到我办公室,就只聊了一个小时。”

  在这一个小时中,杨柳讲了她是个张国荣迷;讲了她做的APP“荣史上的今天”,在荣迷群体中取得的成功;还讲了她为什么要做这个APP,为什么能在上海和香港的荣迷中获得*的口碑。

  “没有特牛的产品背景、没有特别的技术,和互联网的关系也没那么强,但我们被她打动了,她的初衷很单纯,就想把自己对张国荣的兴趣爱好通过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和更多人去共鸣。”韩彦对《创业邦》说。

  杨柳是1979年生人,先后在SP商、通信服务公司供职,仅有的一点创业经验也只是曾供职过一家初创企业。辞职后,她突然萌发出做足记的念头,完全是基于“一个超级影迷的兴趣”。杨柳想把这种成功复制到以兴趣为导向的图片社交领域——尽管来见投资人的时候,她还什么产品都没有做。

  文艺女青年杨柳

  杨柳和荣迷有了共鸣,由此想到还可以和喜欢港剧的、喜欢篮球的、喜欢逛马路的、喜欢看建筑的人都有共鸣。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做一个打动自己、打动别人的APP,在这一个小时之内把韩彦也打动了。“这个案子是很特别的,我和杨柳聊了一个小时,出来和大家交流了一下,没有任何冗长的流程就决定投了。”2014年6月,足记获得了光速资本领投的天使投资。

  杨柳执着地花了近一年时间打造产品,直到一个月前,足记才真正上线。“杨柳的初心是非常纯粹的”,韩彦说。“大片模式”忽然火了,无论是杨柳还是她的天使都完全没料到。

  足记和光速创投在产品方向上从一开始就达成了一致:都看好图片社交。虽然很多公司在讲图片社交,甚至要做中国的Pinterest或中国的Instagram,但他们都认为,目前并没有一个产品真正能把“共鸣”做出来。

  足记还可以这样玩

  “中国还没有一个把‘记录生活’和‘表达自我’这两件事结合得非常好,又能符合回忆诉求的产品。”杨柳对《创业邦》说。

  PC时代“共鸣”做得*的是豆瓣,让一小撮文艺青年通过同看一本书、一部电影找到了共同语言。而足记起步就基于移动互联网,它与其他图片社交应用的基因也完全不同。

  例如,无论是美图秀秀、美拍还是camera360都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图像工具,流程顺畅,按键舒服,但从产品属性来说,它们的挑战都是怎么变成社交产品。有电商背景的Nice相对居中,也在向社交方向靠近。而杨柳做足记的初衷完全不同,她没有任何产品和技术背景,也不懂社交,但她擅长将初心用共鸣的方式表达出来。

  “足记不会做一个简单的滤镜或模块,以后会有更多产品。如果杨柳能一直走下去,把共鸣这件事走到底,她就能做出中国的Instagram,而现在中国的图片社交还完全没有爆发。”韩彦认为。

  足记会不会昙花一现还是个未知数,杨柳自己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现在足记的用户数逼近300万,一直在以几何数增长,在过去四天内,用户数量分别新增18万、36万、80万,昨天新增100万。

  韩彦一直对杨柳说:“保持初心,你的特点是什么,你就做好它。我们不需要你成为数一数二的CTO、产品大牛,而是要你做好领导人,把你的精神和特色带给现在的8个人,从8个人变成18个人、28个人……”,但是,“你要具备两点。*是很强的学习能力,第二是很强的团队建设能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相关机构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