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由“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发起,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主办,北京合伙圈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支持的2016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第四届)召开。会上,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清控银杏(银杏天使投资基金)创始人兼启迪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罗茁、软银中国管理合伙人宋安澜、英飞尼迪集团董事总经理胡斌、蝙蝠资本创始合伙人屈田、启明星辰基金管理合伙人安珺就《独角兽不是一天长成的,寻找小独角兽的窝》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以下为其演讲速记:
李竹:独角兽怎么找?哪些方面更容易产生独角兽?
大家知道,现在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波动非常大,当然这个背景下产生了很多的独角兽,一个创业企业成为独角兽的时间从过去十几年缩短到三四年,今天我们的话题是这些独角兽怎么找,往往在什么地方产生。如果未来我们要寻找独角兽,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你们更看好哪一个,哪个方面更容易产生独角兽?
大家在选择和寻找独角兽的时候,更重要的是看人还是看创业的方向和领域呢?
现在整个的独角兽产生于不同的领域,并不一定只在一个地方,到处都有独角兽,只要你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寻找,就有可能找到潜在的独角兽。第二,大家比较一致的是,在现在模式创新的发展的前提下,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值得大家重视。另外,在不同的阶段,看人和看创业的方向都是有不同重要程度,早期看人更重要,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的空间更多取决于行业的容量。
罗茁:创新需要依赖很强的技术基础
各位好,我是启迪创投合伙人,我们一直在投技术型的公司,结果还是不错,产生了非常多的独角兽,所以过去我们有五个创业板公司,对今天的话题,我一个简单的答案,我们还会在技术创新的方向上继续走下去。
我们一直在投早期的技术型的公司,我们有一个定义,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所以技术确实是很关键的,这里面的例子就非常非常多了,比如说我们以前投了很多公司都是做2B的公司,我们也说确实中国的投资跟消费市场太大了。去年年初,京东众筹跟我们谈合作的时候,我们还在想有什么东西能够在京东平台上去卖,但是去年一年下来已经有了若干个合作项目,所以技术创新确实可以2B也可以2C,某种程度上导致商业模式的创新,殊途同归,我想说有创新,有很强的技术基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想要有一个大的空间,市场空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以前我们也投过小公司,在一个很细分的领域里面做的很好,但有了几千万销售额确实遇到天花板了,这是一个问题,在很细分的领域里如果有独角兽出来还是有些困难的,并不妨碍细分领域里会有优秀的创业企业、创业者出来,但是要成长为独角兽的话,确实需要更大的市场空间。比如说刚刚讲到的环境问题,清洁技术问题,比如新能源领域我们投了很多东西,到电池的负极材料,电动车的管理系统,我们没有想到三年前天使轮到去年两轮的融资,最后一轮的融资,而且融资非常不困难,今年拿到22亿订单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希望。
大家好,我们是2000年开始做的,从第一个基金的1亿美元一直做到现在一共有大概25亿美元,再加25亿人民币的规模。从独角兽来说,第一个基金杂到阿里巴巴、淘宝等等,第二个我们的投资方向从TMT扩展到医疗、健康、清洁能源、消费,所以整体的感觉还是可以的。至于说独角兽,我们的机会是非常非常多的,尤其现在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体量是非常大,63万亿的基金。互联网大概只占8%,大概4.5万亿,这个中间的潜力非常巨大,我们不断会有新的独角兽出来。另外,我们认为独角兽要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像现在新的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现在的AR、VR,这些对传统产业会起到革新和革命性的改变,这个就给新公司出现创造了机会。现在配套环境比较好,云计算、云存储、智能制造,这些都对创业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对我们来说,我们投资的方向也没有变,基本上是三个要素,一个我们希望投资可扩张的地区,并不是说可有可无,而是必须的。第二个,我们通常说要有一定的技术,扩张比较好,而且有比较高的门槛。对我们来说,行业是比较宽的,从医疗到清洁能源到消费我们都看,只要项目好我们都愿意做。
我们是技术派,以模式创新为主,软银既重视模式创新也注重技术模式。在中国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在中国相对来说比较做的比较缓慢。做技术的也有一定的难度,比如你要发明一个东西,没有几年是不行的。我个人认为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很多情况下他有这个技术,我们投资一个技术,这个技术要变成一个产品,这个产品才能继续做大,这才是我们看好的。第二个就是门槛,刚才也说了,有一点技术门槛可以把80%的人挡在外面了,我个人非常看好这点。
具体我再说一些,结合我们要做的,比如你这个技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一定是好的。另外比较看好安全和养老。中国的倒三角的结构,光靠模式不够,有好的技术是不行的。
我们还是叫看准赛道选选手,这两者都要。如果你这个东西真是方向不对,团队再好也还是没有希望,方向对团队不好也不行。在我们经验里,凡是失败的公司都是团队不好,所以团队非常重要。团队里面我比较看重的是整体的能力,并不是有一个人能力特别强。还说赛道和选手的问题,当时我们投阿里和其他公司的时候,现在来看只有阿里成功了。刚才王总讲运气很重要,我仔细研究过易经,这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的集合,除了人,天时地利人和,好的团队善于利用各种因素,这些就成功就大一些。
屈田:更青睐多次创业的创业团队
先介绍一下我个人,我叫屈田,我之前是在新浪、腾讯、雅虎、阿里巴巴集团和鼎晖工作过,做过产品运营和投资并购,2014年年底和我们联合创始人我们一块创造了蝙蝠资本,我之前参与投资过的公司包括美团,房多多、搜狗这都是现在的独角兽公司,我的合伙人晓军创建的高德软件卖给了阿里巴巴。我们这个基金投了20多家项目,从我最近对行业的观察,补充一下我们投的20多家的项目,我们的资源有70%的项目来自于BAT。
从团队来看,比较成功的创始团队有几个特点:
一、 他们大部分之前创过业,即使没有创业,他们在大学阶段做过各种各样的小生意,都是非常有生意头脑,而且有这方面的创业经验。
二、 我们观察这些人如果在BAT或者其他的大型的,或者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担任过中层的职务,带过团队,打过硬仗,从零做过一个业务,而且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取得不错的业绩,这样的团队是不错的。
三、 我们投资的团队不是一个人,是大概三四个人,三四个人也不是临时拼凑的团队,之前合作多很长时间,无论是共同创业,还是在大公司作为同事相互了解,有共同的理想,比较有默契。
关于创业者所做的方向,这些人都是互联网出身,他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去提高社会的效率,解决社会问题,我们关注的还是在互联网金融和云和智能硬件相关的多一些。
我感觉技术创新分几点,一个是底层技术,还有应用层,互联网行业应用层面的创新会多一些。从我们投资角度来讲,底层创新像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芯片这些目前不是我们投资的热点,我们在中国见到这种真正创新的公司相对比较少,另外这种创新也属于高举高打,需要大规模的资金,不适合我们天使投资。我们现在关注应用层面的微创新来推动模式的创新。
从互联网领域,如果没有任何的应用层面的模式没有任何壁垒的,一百家团队都可以做这个事情,但是如果在应用技术上稍微有一些壁垒,可能就缩小到十个团队的规模,在此技术上再听大家的模式和执行力,看谁最后能取得成功。
因为我们做天使投资,前几位都是基金规模比较大,所以他可投的阶段也比较宽,所以可以在一个赛道看到好选手可以从各个阶段投资,因为我们投天使非常早期,我们看的时候人的因素占60%,我们尽量会选空间比较大的赛道,但是也不排除有个别团队非常好,赛道上我们不是完全看的很清的话,我们也愿意投资,给他相对充足的钱,给他两到三次的试错机会,因为好的团队非常难找,首先他做的事不是那么不靠谱,但是可能你会有疑问,这时候给他足够的钱,两到三次的试错机会。另外,在看方向的时候,因为我们投的偏互联网公司多一些,考虑BAT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个公司怎么跟BAT竞争,公司的业务尽量做厚做深入一些,而不是薄薄一层,纯在线的工具,因为这样BAT很容易进入这个市场。另外,现在一个现象,不但要想好怎么跟BAT竞争,更多要考虑怎么和BAT合作,因为BAT现在涉及的业务面太广,缺的是优秀的团队和人才,真正的好的团队和人才BAT留不住,他们也愿意战略仓储一些跟他们互补的业务。如果你在合适的阶段拿到BAT投资,对你未来的发展,包括多种退出途径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包括BAT这一两年投资的名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独角兽背后都是有BAT的支持。
胡斌:看好技术链和产业链相结合的企业
大家好,我们是一个来自以色列的投资公司,也是做并购的全球化集团,创立以1993年。我们有美元基金也有人民币,这几年做人民币也不少。主要的投资领域也挺宽泛,从医疗健康到大环保、大健康,TMT。
怎么投一个好的项目?我们的基因是从以色列这个创新的国度来的,我们的美元基金更多的看它的技术创新的能力。前面有人讲了,我们看技术驱动和模式驱动,技术的力量走的更远,模式的力量跑的更快,不同的阶段我们两者会结合,当然团队不用说了,这都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对象。中国的创业者大家都是鼓励大学生,鼓励年轻人创业,在以色列这些国家很多创业者都是老人,他们从刚开始就连续创业,创好一个企业差不多就卖掉了,很多人把以色列这个国家形容为一个卖公司的国家,他们发明一个东西,如果有人出的价钱高的话,他们无所谓控股权,可以把百分之百股权卖给你,他们的心态是只要你出的价钱高,把老婆卖给你都可以。
我们中国团队看的是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怎么和以色列相结合呢?我们看一个更有发展前途的公司,我们看这个公司的全球的整合能力才行,很多时候我们看一些公司,可能硬件的研发在以色列,软件的研发可能在加拿大或者美国硅谷。前一段有代表团去美国硅谷考验,发现好几个公司的主管都是以色列人,但是市场在中国,所以我们感觉到将来的生命力的持续性跟一般的公司就不一样了,有全球化的视野,对技术创新趋势的跟踪,对人才的网络。而且我也发现很多以色列大公司上市以后,他们的市场总部在美国纽约,在纽交所上市,研发总部在以色列,管理总部可能在中国,最主要的目的也是跟中国的产业和市场结合,在纽约是全球营销的工作。所以我们下一步更想,如果想找一个好项目,更看重有全球性把控的团队,加上技术的创新,结合模式的创新,更有发展的这些企业。
我们投这个团队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在哪些方面能帮助他,我们帮他的时候,我感觉对这个企业的把握度更高,我们在全球都可以做一些对接。不代表这个公司现在就有,而是将来能走到这一步。
我们是技术+资本,希望这种技术创新的力量能够驱动整个投资链条。我们看企业,看的是技术链和产业链的结合,很多时候我们在全球和大的跨国公司也有合作,我们看他们大系统的研发,他们在做某个方面的研发和某方面业务的创新,我们在市场上发现,有一个小团队做这件事情,进程比大公司做的更快,所以我们可能直接去买,我们主动会去并购,你赶快把这个小公司卖掉就算了。
在某一个阶段的时候,你可能考虑的偏重点不一样,包括天使看人,说白了,送走说看好一个行业,失败的都是团队,肯定团队是最棒的,所以团队的发展要和行业结合起来。你不能说因为投完了就没有了,就不管了,这样失败的风险就很高。
中国的投资项目太多了,好的也太多了,只看简历很难判断这个团队的好坏,还是要有一段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要把你的风险控制住,让他也能够认识到你的价值,不一定是钱的价值,如果只是钱的价值就没有机会了,更多的时候是相互的磨合,保证你能成为将来的独角兽,有一个成功的项目,这样的成功率高一些。
安珺:专注安全和数据上下游产业链公司
大家好,我是来自于园区内的创业公司——启明星辰。启明星辰是专门做数据安全的一家上市企业,1996年成立,2010年上市。上市以后启明星辰一开始就专注于做产业和技术相结合的公司,像我是最早启明星辰第一批公司,我负责过电力市场、和企业级的市场,更多是来自于行业和行业的需求,以及看他的技术是不是对我们的行业带来一些变革,或者是降低成本,或者是提高效率,所以专注于做安全和数据层面,上下游产业链的公司。因为原来安全只是大家关注的一项技术,非常高精尖的技术,现在安全也随着移动化、互联网化做成了一种基础设施了,我们和各行各业结合的非常紧密。从2010年开始做早期的投资和布局,现在来看,我们可能关注于真正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现在发展非常好。比如说有的企业,成功的被BAT收购了,像阿里的安全的团队,百度杀毒的团队都跟我们有很大的关系,未来我们更加聚焦在两个属性,一个是安全和行业结合的属性,一个是数据资产化的属性,不仅仅是做安全,因为安全聚焦在信息安全或者网络安全或者运维安全,慢慢变成大的安全概念,变成数字安全,网络空间的安全。
我们更加看重于技术但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现在通过我们和一些行业用户的了解,包括从信息安全发展的趋势,更加的是有技术性的公司,技术上的创新和行业的需求必须要有对接,而且必须要深入的了解。行业性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原来只是解决一些基础设施的问题,现在变成提高效率,真正结合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降低成本的问题,可能因为我们一直在做产业链角度,倾向于技术和真正的市场结合的角度。
我们相对来说比较聚焦,比如很多隐私性的安全,金融反欺诈和违约,包括其他类的安全问题,我们更加注重团队,和团队配合磨合,我们60%以上的精力都是和团队在和客户的交流上,对行业的理解上,不管是不是聚焦的赛道或者专注,我们未来从安全的领域,我们有这么几个大方向,第一个也是数据的安全,还要有行为的控制。还要结合我们的情报,它是为新媒体服务的,我们聚焦在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