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很多的行业,有多少次投资,很多朋友跟着我一起投资,每一单赚着很开心,唯一这一单,跟着我的朋友亏钱了。这是很重要一点,不能对不起我的朋友和股东。”王健林在谈及万达商业时非常不满,他表示低估值对不起投资者,一定要私有化。
5月30日,万达商业发布公告,将与联合要约人有条件全面收购已发行H股,回购价52.8港元,较IPO定价48港元上浮10%,总代价约344.55亿港元。待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后,万达商业将申请撤回H股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在从H股回来的方式上,万达商业做了创新,控股股东不出资的前提下,完成上市公司退市,这一次大股东没有拿一分钱。且那些合计持有万达商业6.5亿股H股的投资者,17个交易日账面财富足足增加了6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7.7亿元。
仅15个月王健林愤然离席弃H股
万达商业注册于2002年,2007年通过向万达集团收购27家地方公司,成为万达旗下地产发展的唯一平台。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王健林陆续向37名个人转让股权,并引入机构投资者。
从2008年3月的第一轮融资开始,万达商业一系列极为复杂的股权操作,并形成了11个机构投资人和113名自然人股东。这其中,既有万达集团总裁 丁本锡、副总裁李耀汉、尹海、宁奇峰等在内的肱股之臣;也有包括史玉柱、张大中、卢志强、孙喜双、丁明山、何志平等与王健林交往深厚的富豪;还包括建银国 际、天津银元嘉基金、华控产业投资基金、太盟基金、赣州壹泰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
万达商业上市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香港REITs上市大门打开,万达商业当时计划将9家商业广场打包到境外发行REITs,募集目标在10亿美元以上。但2006年7月,国家部委联合下发严格限制境外公司收购内地物业的171号文件,万达REITs计划被迫搁浅。
2009年,王健林曾试图在A股IPO,并提交上市文件。但受限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待四年后,2014年7月1日宣布停止,万达A股上市计划流产。
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在港挂牌,发行价48港元。股价平开后走低跌破发行价,一度跌4%。收盘价破发,这似乎为万达商业日后的退市埋下了伏笔。
万达商业IPO是香港资本市场三年来的最大单,在机构投资方看来,万达商业的市值至少在3000亿元,而不是久久徘徊在2000亿元。
“不行就换”,这是王健林被外界所熟知的雷厉风行风格之一。
事实上,万达商业登陆港股到宣布私有化仅15个月的时间。2016年3月30日,万达商业发布公告称,拟以每股48港元的价格将所有在外流通股份售予母公司大连万达集团,从而完成公司的私有化。3月30日收盘价格38.8港元,折合市盈率仅4.62倍。
在香港上市的恒大地产,市盈率也只有5.62倍。最近恒大地产36亿收购嘉凯城,迈出回归A股关键一步。而A股的万科,按停牌前的价格计算,市盈率是16.7倍,是万达的3倍多;同样登陆A股的绿地,按3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市盈率高达33.7倍,是万达的7倍。很多媒体也用“估值之低令人发指”来描述,并称港股一直对地产类估值存有偏见。
此前,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央视《对话》专访中首次谈到了万达商业私有化的问题,他指出,万达商业上市仅仅一年半又私有化退市,一定要付出比上市更高的成本。坚持私有化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最核心原因有两点:
第一,价值被严重低估。万达商业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公司,注意看财报,去年净利润构成当中35%来自于固定租金业务,就是说来自于租赁业务已经有1/3。
第二,这次私有化创造了一个全球新的模式。所有的私有化都是由大股东发起,而且大股东收购,但是这一次大股东没有拿一分钱,这次私有化我们不参加。所有私有化的钱,我不借钱,我也不负债,首先协议签得很清楚,不为这些投资者担保,你们看好,自己进来,我们不承担任何费用。
剑指A股 5000亿市值的棋局
华尔街见闻上个月曾提到,王健林对于从香港回归A股上市信心十足,因此不惜提出10-12%的保底收益,希望潜在投资者帮助他们收购万达商业最高14.41%的股份。
5月25日,万达商业董事会秘书许勇在2015年度股东周年大会上,谈到了万达商业私有化和回归A股的相关内容。
他在会议上称,万达商业回归A股仍将采用IPO的形式。“作为要约方,正努力在最快时间内符合所有监管要求。公司和要约方在要约期内都是受到监管,不能对此做出任何回应,这是受制于法规。而关于万达商业在A股上市的情况,目前正在排队,网上已经有充分的披露,具体的时间要看监管部门的时间表,这不是公司能控制的。”
据媒体报道,万达私有化项目书透露,万达商业在退市满两年或2018年8月31日前未能够在A股上市,万达集团以每年12%的单利向境外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以每年10%的单利向境内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
根据项目书的数据显示,万达商业在A股上市后的股票市值至少为2700亿元人民币,最高将达到6880亿元人民币。而据《华尔街日报》获得的另一份报告显示,万达预计万达商业在内地市场的市盈率将达到20倍,这意味着转赴内地上市后该公司的股票市值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约760亿美元),而股票收购前其市值为2229.72亿港元(约288亿美元)。
根据证监会截至4月中旬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IPO排队的企业有700多家,IPO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公司还有106家,参考2015年220只新股发行的节奏,现有存量IPO的消化估计也要三年左右。
市场猜测万达商业IPO计划若不能很快获监管放行,很有可能会寻求借壳上市。但此前被传言的红星发展(600367)否认与万达商业磋商谋求借壳上市,也有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是同行业的新华都(002264),但目前都是未知数。
同万达商业地产私有化一起进行的还有万达院线372亿巨额收购案,一次次“豪赌”,不仅是考验王健林的豪情,更是万达团队驾驭资本市场、力挽狂澜的能力。私有化之路并不容易,庞大的万达系摆尾间都能在国内资本市场掀起涟漪,首富的创新模式也等着市场验证。
王健林或将挑战世界首富
在王健林2016年的图谱中,万达要向总资产7500亿元发起冲击,同比增长18%。2016年万达直接将商业地产的收入从1640亿降至1000亿,这场-640亿的革命,将引起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万达颠覆万达的历程”。
万达下着如此大的棋,王健林欲在2018年完成现在已进行的第四次转型:万达旗下的影视、体育、金融等公司全部上市,万达三分之二的利润和收入将来源于服务业。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2016年,对王健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而万达商业是王健林的根基。
截至5月30日,王健林家族持有的万达股份,王健林夫妇持有万达商业54.26%的股权,以回购价计算价值约1297亿港元。国金证券香港董事总经理黄立冲认为,万达商业回归A股,其估值应该比香港估值增加50%——这意味着,在回归A股后,王健林家族持有的万达商业股权有望为其贡献550亿元人民币新财富。一些媒体统计,如果按照最高市盈率计算,仅万达商业一项最高就可为王健林家族贡献约4340亿元人民币(约659亿美元)的个人财富。
此外,王健林还拥有另外一家A股上市公司万达院线(002739)50.72%的股权,以万达院线停牌前的价格计算,王健林所持股份的市值约为478.27亿元人民币(约73亿美元)。再加上万达集团旗下5大上升潜力股:万达影业、万达体育、万达电商、万达旅业、万达金融,王健林未来很有可能超比尔·盖茨(2016年世界富豪榜第一位比尔·盖茨拥有750亿美元的资产)成为世界首富。
H股蜂拥回归A股
在中概股忙着拆VIE回归A股时,港股回归也如火如荼进行着: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拉夏贝尔、复旦张江、富力地产、秦港股份……短短几个月内,多家H股上市公司陆续抛出申请在A股再发行的计划,其中拉夏贝尔、盛京银行做出回归决定,距离其在港交所挂牌不过半年多。
从2015年底开始,先后陆续有企业宣布有意从香港交易所除牌回归A股;又或是“A+H股”形式,分拆业务到A股市场;还有购入A股壳并将资产注入,把主要业务在A股上市,换取更高市盈率,同时不放弃可随时在香港债市融资的优势。
导致H股回归的原因和中概股回归类似:A股的高估值和H股的低估值是鲜明对比。
据悉,H股回归A股主要有5条路径:IPO、借壳、吸收合并、并购重组、业务分拆。随着新三板分层方案出台,意味着注册制更遥遥无期。这种情况下,登陆A股的首选是借壳。
其次,也有不少H股选择IPO、换股吸收合并、并购重组等回归A股的路径。如山东墨龙(002490)是从联交所除牌而后通过IPO登陆中小板;潍柴动力(000338)、中国铝业(601600)等则是通过换股吸收合并的模式回归A股;而有些H股直接被A股公司收购,比如朗姿股份(002612)收购联众(6899.HK)。
香港有外资投行统计,H股回归内地趋势渐成。截至目前包括万达、恒大在内,已经明确表示要回归A股以及潜在筹备中的企业至少有十余家之多,涉及市值接近2500亿,也就是港股总市值的约1%。虽然注册制和战兴板暂时被搁置,也未能浇熄H股的回归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