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霍建华周迅片酬1.5亿,但《如懿传》卖了15亿,“限薪令”落地难?

黄晓明曾经表示,这个片酬不是明星自己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一部电视剧如果利润能够达到成本的一倍甚至1.5倍,大明星、大编剧、大导演的成本是不是会变高?我没有权利说要一个很高的片酬,然后投资方还被逼给我。

  “限韩令”的风头还没过,影视圈似乎又要刮起一阵限制明星“天价片酬”的旋风。

  昨日,央视再次旧事重提,点名提到《如懿传》两主演霍建华、周迅拿走1.5亿片酬,批评《致青春2》《幻城》等片的演员无法拯救本身质量不高的剧。

  随后,广电总局党组在中纪委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并提出,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

  娱乐资本论从行业权威人士处获悉,目前总局正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或将以《倡议书》等形式先行出现,同时,落实整改的一系列细则也在制定当中。

  对明星们而言,“限薪令”似乎已成定局。对于长期为高片酬而头疼的影片制作方来说,政策层面这一消息可谓大快人心。

  事实上,从2014年周迅以3000万片酬出演《红高粱》开始,“限薪令”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但“限与不限”,真的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仅以《如懿传》为例,霍建华周迅1.5亿片酬的背后,是这部电视剧累计近15亿的销售收入(《如懿传》共90集,腾讯视频单集900万,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各单集300万,再加上二三轮播出和海外版权,总收入有望达到15亿)。

  尽管《如懿传》这样的“天价”在业内少之又少,但明星的高片酬,归根到底还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从政策层面调控演员片酬,可能会存在的诸多困难,也是大家争议的焦点所在。

  比如,明星片酬的上限定多少合适?普通演员的片酬是不是也要降低?如果明星和片方拒执行这个规定怎么办?明星以片酬方式入股怎么算?

  此番调控,总局称即将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电视播出机构在电视剧购播过程中不得指定演员、不得以明星大腕作为论价标准。这一做法似乎抓到了“要害”,但后续能否真正落地,还有待更多细则的出台。

“限薪令”即将出台具体整改措施和倡议书

  “2014年,我们看好一名男演员,当时单集片酬不到10万;没想到,2015年初他的一部剧收视不错、网上也红了,到了秋天再一问,单集片酬40万元,30集就是1200万,我们已经负担不起。”

  这个讲述明星高片酬的故事已经变成业内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

  明星片酬高,最直接的结果还是导致影视作品制作成本高。片方一肚子苦水。一位电视台制片人称,“制作费用本身就有限,回收压力大,而且,电视台更强势一些,他们的收购价格与广告收益并不成正比。”

  为了节省成本,影视制作公司甚至主动找韩国明星合作。一般情况下,韩国演员的片酬比占总预算的20-30%,国内演员的片酬达到50-80%。一位制片人曾向娱乐资本论表示,在中国制作费用1亿的影片,可能在韩国3000万就搞定了。

  “明星片酬过高”的问题最早在2014年就被提出来过。有媒体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或将于当年12月出台“明星限薪令”,对演员片酬进行限制。

  但几年来,明星片酬有增无减。由此带来的连锁效应已经影响到整个产业链,腾讯、乐视等影视平台公司相继指出“虚高片酬”引发产业链前端环节的网络文学改编版权(IP)价格虚高,制作成本整体虚高,乃至影视作品的交易成本和后期营销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此次,中央巡视组提出整改意见之后,广电总局再次提出“限制明星天价片酬”。总局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接下来,会有具体落实整改的文和倡议书出来。

  在一部分人看来,总局抑制明星天价片酬是规范行业的做法。天价的明星片酬让整个影视项目的投资变成一场豪赌,投资越大,风险也越大,广电总局早就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杀杀这股泡沫风气。

限价不是反腐,刚需在,落地难

  黄晓明此前接受娱乐资本论专访时曾经表示:“这个片酬不是明星自己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一部电视剧如果利润能够达到成本的一倍甚至1.5倍,大明星、大编剧、大导演的成本是不是会变高?我没有权利说要一个很高的片酬,然后投资方还被逼给我。投资方都是衡量测算之后觉得明星值这个价钱才会出钱。

  他的观点代表了绝大多数明星的看法,也就是说,本质上,明星高片酬是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目前,影视制作属于买方市场,制作公司开拍新戏之前为了降低风险,保证被收购,都会征询电视台的意见启用哪些演员。但真正有收视率或者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毕竟是少数。这就造成当下这种因被极度需求而身价飙升的状况。

  有这层刚需的存在,“限薪令”的执行变得相当困难。“不说别的,首先一个问题,总局没法知道电影公司给了明星多少片酬,且不说这是双方达成的商业机密,即便强制公开,片方也可以做阴阳合同,表面上给你1000万片酬,私底下以其他方式再补给明星9000万。”一位一线女明星经纪人向娱乐资本论透露。

  此外,对于最高片酬的标准也难以确定。在一家电视剧制作公司的CEO看来:“如果说一部电视剧1.5亿的片酬就需要限制,那么1亿元还算不算天价?这中间的很多标准根没法通过量化确定。”

  事实上,这些年,不仅仅是明星的片酬在涨价,导演、编剧,幕后团队的整体收入都在水涨船高,而且,这些工种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不比明星低多少。比如,一部玄幻剧一线导演一集片酬能拿到30万,而10年前只有5000块。

  “限制明星不是反腐,明星的片酬是市场充分竞争出来的,不是垄断出来的。如果出台政策,可能在很多具体层面都执行不下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很常见的事,如果拒不执行,总局也没办法。”上述CEO表示。

限制天价片酬,有没有更理想的方案?

  有消息称,自明年开始,演员将采用“打分制”,男女一号需要达到足够的分数,他们主演的剧才可以在省级以上卫视播出。打分的参考是几个数据:演员的剧上卫视、央视的数量;演员拿金鹰、飞天等获奖的加分……

  另外,有业内人士提出,可以通过征税的方式调控明星片酬。“跟个人所得税类似,设定一个基数,向片酬超过这个基数的明星征收一部分‘明星税’”。

  但不管什么措施,每一位明星都会本能的反对。过习惯了片酬2000万的舒服日子,谁愿意回到片酬200万的年代?在上述制片人看来:“广电总局最多可以在道义上发出一个倡议书,倡议大家不要用高片酬演员,抵制天价演员。”

  一方面是明星高片酬导致的行业泡沫,一方面是市场供需决定的高片酬。这似乎陷入了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死循环问题。

  事实上在整条产业链上,除了明星本身之外,平台方的竞争对高片酬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些平台方也是买方,如果一个2亿的制作费用的影视剧拍出来没人要,那肯定以后就没人这样做了。现在的情况是,一拍出来之后,就有视频网站争抢着要买。”

  在上述制片人看来,总局的政策也可以从平台方入手。“事实上,广电总局对明星个人的掌控能力是非常弱的,而像优酷、乐视、腾讯等这些大型视频平台都是上市公司,都有财务数据可查。总局对平台的掌控能力可能更强,可以限制这些平台买剧的支出上限。"

  对于如何天价片酬,总局还在征求意见阶段,而舆论则期待另一只靴子能尽快落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娱乐资本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媒体平台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