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被称为地产界乔布斯,业绩直逼万科,经营中超球队,和兄弟反目,宋卫平其人不简单!

对此,宋卫平并不否认:“我确有失信之处。但是失信一个人,还是失信于绿城的业主、合作方、施工方等更多的人?这种选择真的很艰难,也非常无奈。”

  2011年11月1日深夜,一则“绿城已破产”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引发业界震惊。这不是绿城老总宋卫平*次面临破产传闻了:2009年的海外“债券门”,绿城就差点被活活逼死。那次,他靠着史无前例的好运气曾躲过一劫,还将业绩魔术般地变为直逼万科……

豪强书生

  1958年,宋卫平在浙江绍兴嵊州出生。他自小随父母到舟山群岛谋生,却赶上三年自然灾害,遍尝饥饿滋味。即便如此,他却从小就爱看《水浒》、《三国》、《说岳全传》这类英雄传奇,加上嵊州人在浙江素有“嵊县强盗”的水土基因,天生就有豪爽叛逆的这般性格。

  1977年,宋卫平还在浙江美术地毯厂织手工地毯时,得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文化底子不错的宋卫平考进了杭州大学历史系,结识了日后成为他最重要合作伙伴的师兄寿柏年。入学后,“大愤青”宋卫平忙着办报纸、开讲座,激荡文字点江山,自认为学历史能把握过去、看透未来。而大学毕业后,他也只能屈从于体制安排,分配到舟山地委党校给干部们上历史课,同时兼任体育老师。

  党校教师的工作舒适安逸。他每周两节课,上午教学、下午钓鱼、晚上打牌,无聊时总想些人类向何处去的宏大课题,还不安分地办了份《冲浪》的报纸,对体制弊病和不公现象展开无情鞭挞,结果无端惹了祸。按照最俗套的剧情,宋卫平被批评、遭停职,并因此大病一场。不过他也彻底看透了:“在一个人品比我差、学问比我差的人手下工作,是我人生的奇耻大辱。

  1987年,宋卫平愤而离职。他南下广东,进入珠海一家电脑公司,从文员干起,编企业内刊,7年内把公司要职干了个遍,应对了不少危局,体会到谋生之难,最后干成了一把手。

  之后,宋卫平的个人经历出现大段跳跃性空白。1994年,他一无所有回杭州,狼狈得连车船费都捉襟见肘,原因不详。仔细观察思索一年后,不知为何就得出了“文科生搞房地产最有优势”的奇葩结论。于是,他借贷15万,与同学寿柏年、妻子夏一波共同创办绿城;又再借300万启动项目,从此开始了在地产界狂飙突进的崛起人生。

地产乔布斯

  36岁的宋卫平依然一无所有,连婚房都是租的。他自称走投无路来创业,却很快迎来了接连不断的好运气:1994年7月,国务院宣布房改,宋卫平赶上了地产蓬勃而起的春天,一年间在杭州开发出丹桂花园等多个楼盘,得以在地产界立足;之后又开发出不少高端别墅,在浙江奠定了绿城的品牌地位。

  宋卫平最初想过捞一把就走,1997年就萌生过退意。但此时绿城员工上百,书生气浓郁的宋卫平自觉已无法抽身,“那么多人指着你吃饭呢!”本身责任感爆棚,加上学历史出身,宋卫平做项目开始更多从长远角度想问题。他横下一条心,要在中国房地产界做精品、做标杆,让绿城成为“品质”的代名词。

  关于他痴迷于造房品质的各种故事,曾在江湖上广为流传。

  宋卫平有个动人的出发点,就是为家人和朋友造房子。他喜欢事必躬亲,每个细节都去彻底了解。材料必须用市面*的一等品;别人的防水做两道,他就要做四道;别人的小区车道简而窄,他就看到了业主5年后要换大车,坚持道宽7米以上……据说他肉眼就能看出细微的误差,连砖面衔接的缝隙不对都难逃法眼。要是立面的颜色不愉悦、窗户的弧度不柔和、地砖的花纹不协调,都会成为宋卫平抡起锤子砸了重做的理由。对这个“房痴”来说,品质追求即便偏执苛刻,都是理所应当。

文艺范儿的宋卫平还对房子充满了另类的人文理想,特别是打造起豪宅来,*要充满艺术品位,使其成为建筑文化符号。他造个苏州桃花源,就选最贵的中式园林方案,每块景观石都从福建采买,在广东雕磨,到苏州安放,靡费得一丝不苟。要是巨石与景观不符,便会立刻敲碎拖走,毫不吝惜其百万价值。他告诉下属:“艺术是无价的,不要考虑成本。”于是,项目总要被他雕琢数年,直到自己挑不出毛病为止,方才作罢。

  对品质的无限苛求和极度狂热,让宋卫平有了地产界的“乔布斯”之名,也每每让产品项目成为一场人性的煎熬。只要品质不达标,宋卫平便会指着项目总监的鼻子大吼“你可以去跳楼了”,甚至说着说着就把手机或水杯直接扔出去,拍桌子更是家常便饭。公司人人都被痛骂过,且极其不留情面。但私下里,员工们只是觉得这位绿城的“暴君”脾气不好,却不是个坏人。

绿城的标准如此苛严,使其成为产品上难以超越的公司,于是,众多地产友商在他眼中什么都不是。他嘲讽万科的房子极其粗糙:“绿城的房子做成这样,产品经理要自杀N次!”融创的豪宅请他去掌眼,他随即挑出毛病一堆。这种强迫症般的精益求精,也让绿城赢得了极高的口碑,江浙富豪们大都成了“绿粉”。杭州同地段绿城的楼盘,价格比别人高20%,照样有人抢着买单。

  好房子加上地产热,让绿城过上了十多年风光无限的好日子。2001年,绿城的销售额不过6.7亿元;2006年就跃升至64亿,并于当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资本市场让绿城如虎添翼,不仅融资26.7亿港元,还发行了一笔4亿美元的固定利息债券。同行们只得眼巴巴地看着绿城坐稳了杭州地产老大的宝座。

  然而,福兮祸所伏。谁也没料到,正是这笔4亿美元债券,差点要了宋卫平的命。


豪赌人生

  绿城有大钱了,宋卫平也着实“城会玩”。

  早年,宋卫平就是个十足的体育迷,并在党校兼职干了两年体育老师。他几乎对任何有输赢的体育项目都热爱,特别钟情桥牌、围棋、足球。他桥牌水平极高,自创了一种叫牌方法,写了本专业书;他痴迷围棋,竟跟一位围棋美女传出过绯闻;不过他的*是足球,1998年组建绿城足球俱乐部,花十几亿养着球队18年,年年忙着来保级,“大宋王朝”的旗子愣没换。早年为了揭露足球黑幕,他竟嚷嚷着“做好坐牢的准备”,引爆了轰动全国的足球黑哨事件……

  但所有这一切,都比不上他在土地拍卖场上的狂热赌性。

  2007年,手握重金的宋卫平踌躇满志。不论地价多么高涨,宋卫平都会身穿红色T恤,高调出现在各大土地拍卖会现场,一掷千金地疯狂拿地。他说:“我只知道钱有个很重要的用途——买地。”有人说,他就喜欢在现场举牌的感觉。

  一年间,绿城的土地储备从885万平方米飙升至1227万平方米,多宗“地王”被宋卫平接连拿下,唬得穆迪都把绿城的投资评级从稳定调成了负面。但宋卫平对这一切都不以为意,他相信,绿城房子的高品质足以覆盖地价带来的高成本,只要项目能快速变现,赚钱不成问题。

  有意思的是,宋卫平虽然号称绿城“暴君”,管钱的却是他的黄金搭档、行政总裁寿柏年。他本人既不管公司财务,也不怎么看财务报表。只要他估摸着公司还有钱,就会忍不住在土地市场买买买。有段时间浙江地产圈内盛传,只要是宋卫平看中的地,必定会被收入囊中。

疯狂拿地的结果,就是令人眩晕的高负债率。2007到2008年,绿城负债率从88.2%飙升到140.1%。激进的财务杠杆让大股东和银行都不寒而栗,宋卫平却当着所有人的面大胆放言:别指望绿城的负债率会降低,负债率不高,说明公司没有成长性。

  谁也没料到,2008年的宏观调控会裹挟着全球金融风暴一并袭来。房地产市场在当年9月断崖式下滑,绿城全年销售实现151亿,仅完成年度目标的四分之三。更要命的是,各大银行的贷款全部叫停,负债率高企的绿城顿感寒意彻骨。

  宋卫平开始在财务和项目上辗转腾挪,以舒缓资金困局。然而,那笔4亿美金的海外债务却成了“紧箍咒”,让他没法继续融资。因为根据协议,绿城在经营中不能抵押、不能负债过线、不能出售资产等,一旦违约,海外债主们将有权提前赎回。

  资金的链条几乎要崩断,死到临头,宋卫平干脆狠狠地赌了一把:绿城主动公布了一连串违约行为,主动引爆了这笔天价债务。华尔街的债主们疯狂了,立刻要求提前赎债。宋卫平的如意算盘是跟债主们讨价还价,然后将债务打折赎回拉倒;但债主们则不依不饶,直接威胁要对绿城进行破产清算。

  只能说,宋卫平的运气实在太好。美国的金融风暴深入蔓延,到了2009年5月,海外债券市场也开启了暴跌节奏,让债主们傻了眼。为尽快回笼资金,债主们只得鸣金收兵,同意对债务打折。最终,绿城以发行一笔信托基金的方式,用27亿人民币拆掉了这颗“定时炸弹”。

  “债券门”是绿城的一大鬼门关。宋卫平*次距破产触手可及,事后回想都令人不寒而栗。如今,“紧箍咒”没了,债台更加高筑的宋卫平开心地发现,他又可以继续到处借钱了。劫波渡尽后,宋卫平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上苍,让我们活了下来。

超级大反转

  2009年,对宋卫平和绿城来说,*是惊心动魄、始料不及的一年。

  年初,绿城还行走在破产边缘,年底财报一公布,人们却跌破了眼镜。当年绿城销售额达创纪录的533亿元,相较2008年惨淡的151亿,可谓狂飙突进。令人振奋的是,绿城还超越保利、中海、万达、恒大等一票地产大鳄,一举成为全国地产亚军,仅比万科少120亿。

  绿城缘何咸鱼大翻身?宋卫平就一个字——赌。

  5月,绿城海外债务“拆弹”成功,宋卫平马上就杀进了土地拍卖场。一年下来,杭州排名前10的地王他抢下4个。绿城的负债率即便有所下降,依然高达105.1%。宋卫平敢赌,主要是2008年底中央政府推出了“四万亿计划”,杭州作为“急先锋”推出的稳定楼市“24条”更是引领风骚。这次他赌赢了,大获全胜。

  宋卫平身上狂放不羁的气质在此时展露无遗。他放言,未来将是绿城的天下,3-5年内销售额要突破千亿,并超越万科成为行业霸主。有人问他为何非要超越万科,宋卫平说:“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从小学开始,我就没考过第二名。”在他看来,“品质*”的绿城要是规模做不到*,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这话工薪阶层不爱听。绿城的房子好是好,但豪宅当道,价格超贵。绿城要是当老大,谁还买得起房?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但是宋卫平用行动告诉世人,他可以。很快,人们又将见证绿城的大厦将倾。


“卖儿卖女”

  2011年11月1日深夜,一则“绿城已破产”的消息在微博上迅速传开,引发震动。人们纷纷揣测,绿城极可能是这轮宏观调控*个倒下的巨头。而宋卫平则连夜赶出一篇《从绿城“被破产”说起》的文章,“意在感谢诸位,也向大家报告,绿城目前一切尚好”。

  但人们心知肚明,绿城的确大事不好。

2009年绿城死里逃生让宋卫平倍感庆幸,但这种感恩并未持续太久,他便回到了疯狂拿地、赶超万科的冒险之路。他豪掷400多亿在全国拿地,让绿城的负债率再度跨越*,2010、2011年已飙升至132%、148.7%。

  让人感慨的是,负债高企并不是*的“杀手”。宋卫平追求*的工匠精神,也大大影响了绿城的资金周转。2007-2010年,绿城平均存货周转周期为2200多天,从拿地到卖房回款要足足6年。不少同行觉得,宋卫平是把房子当艺术做,而不是当生意做。这是个大优点,前提是,别碰到宏观调控。

  2010年“史上最严”宏观调控再度来袭,让宋卫平又一次陷入梦魇。在资金匮乏、销售乏力的背景下,宋卫平竟死扛着不降价,对变化多端的调控政策更是一肚子意见。但最终,宋卫平妥协了,他打算先努力卖房子,再不行就卖几个项目;如果还不管用,就直接把价格降到底,房子卖完再也不做房地产了。

  残酷的现实,让这些略带赌气的话一一“兑现”。2011年底到2012年4月,宋卫平连续转让6个项目,“卖儿卖女”般回笼现金60亿元,只能在“生死线”上苟延残喘。

  真正的“救兵”来自于香港九龙仓集团和孙宏斌的融创。2012年6月8日,九龙仓以42亿受让绿城24.6%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6月22日,融创又以33.7亿获得绿城9个项目的一半股权,双方组建了一个股权各半的合作平台“融绿”,由融创负责全面操盘。至此,绿城的负债率终于降到了100%以下。而宋卫平个人付出巨大代价,股权被稀释至25.45%,仅仅略高于九龙仓。

  然而,当一生波澜壮阔的孙宏斌走进绿城,所有人的命运都将就此改变。

融绿蜜月

  在中国的地产界,孙宏斌是个令人热血的存在。这位出自清华的高材生早年进联想,曾被柳传志视为接班人培养,不料师徒反目,又被柳传志亲手送入监狱。出狱后,两个大男人冰释前嫌,柳传志出手帮其重出江湖,孙宏斌就此开启了在地产界的征途。他创立顺驰,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挑战万科,功败垂成后将顺驰贱卖,草草收场;之后靠融创二次崛起,以“地产不死鸟”的气势卷土重来,终成地产界一方豪强。

由于与宋卫平一样疯狂拿地、历经过公司生死,且同样挑战万科、折戟沉沙,宋卫平将融绿合作,称为“一个正在遭受挫折和一个曾经受过挫折的男人的拥抱”。

  对于绿城和宋卫平,孙宏斌可谓倾心已久。网上盛传“绿城破产”第二天,孙宏斌就若无其事地在微博上发声,顺手买了一套房,“表示对绿城的支持”;接着,他不断公开赞美宋卫平的工匠精神,连廊柱与砖块的距离都拿捏得极其精准,感慨绿城倒了是行业悲哀,不公平;最后,孙宏斌几乎公开“示爱”:我真的喜欢宋卫平,一是都是血性的性情中人,每次喝酒都喝多;二是都有理想主义情怀,为理想宁可头破血流;三是都怀英雄的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代价大、消魂、刻骨铭心……

  没有人能拒绝这么一位极富魅力的男人的“爱”,身处困境的宋卫平就这样和孙宏斌走到了一起。

  在“狼性”十足的孙宏斌的调教下,绿城卖不动的楼盘到融绿手上立刻大卖,令宋卫平出乎意料地满意。这正是绿城的短板:品质上苛刻至极的宋卫平,嘴上虽然“残暴”,对员工却重情重义,使得销售团队狼性不足,远没有融创那么狠辣。而孙宏斌能精准地把控财务,掌握人性,“善让三军用命”。对于这事,宋卫平自觉不如。有时他甚至拿孙宏斌来吓唬下属:再不好好干,把你丢融绿那边去。

  危机渐过,宋卫平则考虑起绿城的未来。他膝下没有子女,自己和老搭档寿柏年都年事已高,房地产又世道艰难。或许把绿城托付给“小兄弟”的孙宏斌,自己投身养老地产和农业,可能是*的选择。但托孤事大,宋卫平对孙宏斌还举棋不定。

  两件事很快让宋卫平改变心意:一是寿柏年健康状况日差,去新加坡出差突发胃出血,身体已不堪重负,急于退休;二是2014年春天楼市再度萎靡,销售数据难看,宋卫平唯恐绿城要再度面临“生死关”。

  而绿城控股一笔20多亿的员工集资债,成了宋卫平卖掉绿城股权的导火索。2009年开始,绿城每年通过信托向绿城员工募集资金,钱则投向了足球、教育、医疗等不赚钱的项目,早已不堪重负。宋卫平觉得卖了股、还了债就一身轻,免得拖累员工筑大错。

  另外,宋卫平卖股还有个上不了台面的原因:赌博输钱了。据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的合伙人阎焱爆料,宋卫平常常飞往拉斯维加斯豪赌。说法一出,随即遭孙宏斌愤怒驳斥。实际上宋卫平有幽闭恐惧症,没法长途坐飞机,根本不可能跑拉斯维加斯。“就是有时候打打牌、打打麻将。这是我们浙江人的一个通病。”宋卫平对此倒坦荡得很,声称卖股大概有3%用来还赌债。

  2014年5月22日,融创以50.6亿元收购绿城24.31%的股份。无数媒体见证了这场惺惺相惜的“禅让大典”。发布会上,宋卫平以“天下本一家,有德者掌之”盛赞孙宏斌,认为这个有斗志、有激情的“小兄弟”最适合做自己的接班人,并表明这是他“一生最正确的选择”。

  人们惊诧于一场金额巨大的资本交易,更乐见其中竟饱含着深厚的兄弟情谊。谁也料想不到,半年后,人们又将亲历一场大跌眼镜的兄弟“撕逼”,宋卫平竟又痛悔“卖给了一个不该卖的人”,与孙宏斌的交易不过是场“野合”。即便最离奇的小说,也都没有现实来的令人错愕。


恩怨情仇

  股权转让发布会上,有人曾问孙宏斌,以后万一和宋卫平发生了矛盾怎么办?宋卫平抢过话筒说:“万一,那我退避三舍,让到三次没有问题。但是事关客户、事关团队、事关社会价值,原则问题我当然不让,我也会抗争。

  蜜月期,即便谈起矛盾来都有打情骂俏之嫌。这话自然没人当真,但,宋卫平是当真的。

  梳理这场年度大戏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还要从最初说起。

  2014年4月,孙宏斌接到绿城行政总裁寿柏年的电话。据孙回忆,寿柏年的话很简单:要不你来接手绿城吧?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说得再想一想。绿城的机会本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尽管他需要一晚权衡风险,但显然并不是个艰难的决定。

  实际上,绿城“不愁嫁”。宋卫平要转让股权的消息一出,不少地产大鳄登门造访,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央企。宋卫平一一拒绝,只等孙宏斌的决定。选择融创很好理解,融绿平台两年内成绩显著,彼此已非常了解。倒是第二大股东九龙仓对这场交易颇有微词,但依然尊重宋卫平的意见,最终交易得以做实。

  让人意外的是,如此重大的交易谈判,宋卫平本人竟然没参与:他对金融法律不熟悉,绿城的谈判人是寿柏年。签约前几天,宋卫平倒想过要写份备忘录,对孙宏斌提些要求并签字,后来却忙忘记了。而在发布会上,孙宏斌就绿城品质、客户投诉、降价等问题都做出了承诺,宋卫平也就觉得口头承诺也算数。

协议签署也颇为草率,其中并没有违约条款,算是个君子协定。签约没多久,绿城财务部门已开始向新东家献媚,让宋卫平颇感不爽。7月7日,融创付了全款,宋卫平交了管理权,融创以田强为首的新管理团队就开进绿城。这些做法都不规范,董事会没批准、没公告,存在着明显的法律漏洞,为日后的纷争埋下了隐患。

  最初,宋卫平还催着孙宏斌交割股权,但孙宏斌回复的都是“再等等”。原因无他,香港证监会认定孙宋二人是一致行动人(因为有融绿平台),准备就股权交易提出全面收购要约。这对孙宏斌来说,显然是巨大的资金压力。

  到了8月,宋卫平手机上开始收到大量的投诉短信,业主、合作伙伴、地方政府纷纷跑到宋卫平这告状,控诉融创不履行承诺、楼盘乱降价,引发业主强烈抗议。宋卫平把情况反馈给孙宏斌要他妥善处理,他“是是是、好好好”之后,就没了下文。这渐渐让宋卫平感觉所托非人,并起了回归绿城的念头。

  随着时间推移,负面消息越来越多,宋卫平也越来越愤怒。10月底,宋卫平终于向孙宏斌摊牌,明确要回归绿城。两人一时都僵持不下,只好约定按法律程序来解决,且都不对外发声。但很快,宋卫平“要毁约”的消息被泄露,虽未抹黑宋卫平,却在为孙宏斌叫好。人们还记得孙宏斌拯救绿城的往事,如今宋卫平要反悔,他依然声称“你是永远的大哥”,已占尽了道德制高点。

  此时,宋卫平除了哑巴吃黄连外,更觉愤怒。他开始向外界解释为何回归、孙宏斌如何不曾兑现承诺,却极不恰当地使用了“以后要找人,不要找狼”的攻击性语言,结果让孙宏斌赢得了更多的同情。

  11月12日晚,一份重要文件摆在宋卫平面前。这份香港证监会出具的意见函表达了两个关键意思:一是交易需等待裁决,裁决前不得交易;二是如果双方强行交易,产生的司法后果(可能是刑责)将由双方各自承担。

  这与当天融创律师出具的意见完全不同。宋卫平开始追问绿城律师,律师说意见函早在7月份已经发出。那会宋卫平一直催着孙宏斌交割股票,但孙宏斌说“再等等”,显然是因为看到了这份函件。而宋卫平一直没有看到,极可能是被入驻绿城的融创团队截留了。宋卫平当场拍案而起,就此对孙宏斌彻底放弃。

  11月19日,宋卫平骤然罢免田强绿城总经理职务,随即传出双方为抢夺公章、大打出手的谣言。事已至此,人们已难以看清其中的是非。唯有一点可以确定,交易和情谊都已无法挽回了。

众说纷纭

  一场绿城争夺战,从当众的热情拥抱开始,演变成兄弟反目的商业宫斗。这其中,利益与情怀、规则与价值、狼性与人性,甚至理科与文科的差异,都被媒体大肆解读,深入挖掘。财经媒体圈也分化为两大阵营,挺宋派与挺孙派相互口诛笔伐,争论不息。当孙宏斌的“你是永远的大哥”遭遇宋卫平的“我是受到业主们的呼唤”,所有人都陷入一场情感大戏中不能自拔,令人难看清事件和主人公的真实面目。

  站在不同的角度,结论显然会大相径庭。

  从开始选择到最后抛弃,孙宏斌显得何其无辜,事件的主导权始终在宋卫平一边。且不说遵从最一般的商业信誉,仅看兄弟之情,孙宏斌既有当初对绿城的救助之功,更别提接手后还帮着绿城大卖了小半年的房子。有数据显示,2014年7-10月间,绿城实现销售额360亿元,成绩极为优异。但随着协议作罢,万事成空,融创团队只能灰头土脸地退出。

  对此,宋卫平并不否认:“我确有失信之处。但是失信一个人,还是失信于绿城的业主、合作方、施工方等更多的人?这种选择真的很艰难,也非常无奈。

在宋卫平的字典里,业主永远是*位的。这让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完全无法理解。他总说,公司好不好不是股东说了算,而是业主说了算,业主比股东大。或许口号人人会说,但宋卫平确实做到了将自己的手机号公开给所有业主。大量的业主通过发短信直接向他投诉,等他学会了玩微信后,收到的投诉就更频繁了。

  融创接手绿城的日子里,宋卫平收到过曲阜市政府发来的红头文件,要求兑现修建孔子博物馆的承诺;接着,青岛绿城项目出现“六五折甩卖”,承诺配建的中小学未兑现,引发老业主打砸售楼处,甚至自驾千里到杭州抗议;上海有业主竟在楼上挂横幅,上书“这难道叫豪宅吗?这是欺诈。”出于对客户和品牌的爱惜,这都让宋卫平不能忍。于是朋友归朋友,他还是决定要把孙宏斌赶走。

  显然,两人的世界观完全不同。或许在孙宏斌看来,房地产就是一门生意。“悔约”后,两人爆发过一次争吵,孙宏斌对他说:“我也知道要对客户好,但是我首先要有企业,要做强做大。你对客户那么好,公司都没了,怎么对他好呀?”

道不同不相为谋

  关于信用问题,宋卫平觉得不能狭隘到遵循没温度的白纸黑字。天下有大信,天下有大义,为此负了孙宏斌一人,他觉得也值了。

  宋卫平回归绿城缺钱。消息一出,全国百万绿城业主纷纷力挺宋卫平。沈阳业主甚至提出提前缴纳10年物业费,青岛业主更等不及地*了360万,要帮宋卫平回归。虽然外界对宋卫平不守商业规则的指责甚嚣尘上,但“绿粉”选择无视,让宋卫平倍感欣慰。而开发商和业主竟如此情深义重,在中国更是罕见。

  实际上,宋卫平的名字和绿城的品牌就能换来真金白银。2014年12月23日,中交集团宣布出资收购绿城的股份,为这场大战画上了休止符。在签约仪式上再谈融创,宋卫平开玩笑地说:“兄弟是靠不住的。”这般沧桑巨变,让人既迷茫又忍不住陷入深思。


梦幻乌托邦

  相比融创的“狼性”,中交集团显然更温和、更尊重。融创入主后曾把宋卫平晾一边,中交则会向他汇报大事,算得上极为礼遇。此外,中交还希望他继续担任联席董事局主席。这显然这比万科大股东嚷嚷着搞掉王石聪明得多,“赶走创始人”是一种罪恶,中交可不想承担这样的恶名。

  宋卫平当然愿意留下,他说他舍不得业主。这在生意场上听起来矫情得让人难堪,有哪个开发商赚钱还要赚感情呢?但宋卫平就是这么个人。当初宋卫平反悔,舆论普遍认定他是看到调控放松、地产转暖后见利忘义。其实毁约后,他在绿城的股份已所剩无几,大都是多年前捐赠给丹桂慈善基金的部分,要说利还真没多少。

  实际上,宋卫平早就新创了一个公司叫蓝城,中交入主后将蓝城拆分重组。如今,蓝城的养老地产和农业项目由宋卫平全权负责。他打算用这个平台搞个大项目——打造“宋氏小镇”。宋卫平要赶在自己进养老院之前,努力5-10年,做出5-10个唯美、田园、宜居、具有梦幻色彩的理想小镇。

  懂历史的人都知道,梁漱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如今农村人口空心化,城市房价又高企,人人看不到未来。宋卫平则设想,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周边买农地、做农庄。城里人到这买套150平米的大房子,就能搭配给5亩地。业主既可以自己劳作,也可以雇农民来打理;出产的农作物既可以上自家餐桌,也可以委托蓝城农业代销。这样农民不用进城,城里人则能享受到田园生活与和谐邻里关系,每年种地还能赚个三五万。小镇的文教、医疗、商业配套都是大城市标准,宋卫平觉得这才是理想中的好生活。

  在宋卫平的构想中,小镇将成为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小社会、乌托邦,自然纯净,令人温暖。他甚至希望小镇做成“申请制”:不是什么人有钱就能买,申请人要进行背景审查,小镇业主们都通过后方能入住,确保居民价值观纯洁统一。

  这种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能在“宋氏小镇”中实现吗?没有人能知道。但显然,他要打造的田园很诗意、很美好,令人向往。难怪有人说,不管绿城还是蓝城,只要有宋卫平在,就是一座温暖的城。

 文章转载自:华商韬略(微信号:hstl8888),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华商韬略授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房地产开发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